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58篇
  免费   1227篇
  国内免费   71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92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348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1270篇
内科学   687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1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20篇
综合类   4841篇
预防医学   571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3324篇
  5篇
中国医学   9364篇
肿瘤学   104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30篇
  2022年   337篇
  2021年   421篇
  2020年   433篇
  2019年   539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478篇
  2016年   501篇
  2015年   544篇
  2014年   897篇
  2013年   834篇
  2012年   1062篇
  2011年   1266篇
  2010年   1111篇
  2009年   1024篇
  2008年   1139篇
  2007年   1042篇
  2006年   1012篇
  2005年   1080篇
  2004年   1064篇
  2003年   1010篇
  2002年   966篇
  2001年   785篇
  2000年   663篇
  1999年   532篇
  1998年   410篇
  1997年   329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244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 毫秒
81.
<正>"利小便实大便"是临床上常用的治泄之法。溯源均言始于《伤寒论》:"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伤寒论》第159条)。该法在临床运用广泛,效果明显,受到诸多医家的推崇。但中医发展中历来是百家争鸣的氛围,亦有提出质疑的医者,周叔平~([1])从基础理论、起源、功效等方面推论利小便没有止泻之功,其认为"利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慢性肾炎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对其24h尿蛋白量、尿RBC计数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84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研究组采用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0d。分析对比治疗前后两组24h尿蛋白量、尿RBC计数水平,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24h尿蛋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d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量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24h尿蛋白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尿RBC计数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d后两组尿RBC计数水平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尿RBC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慢性肾炎患者,可减少其24h尿蛋白量,改善其尿RBC计数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门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6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两组在给予降糖、降压、降脂等常规治疗外,对照组口服甲钴胺,治疗组给予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疗程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疗效、中医临床症状、血流变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中医症状、血流变、神经传导速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取胰俞并辨证加减,治疗组每穴每侧分别注射黄芪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各1 m L,对照组每穴每侧分别注射甲钴胺各1 m L。2组均每日注射1次,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天,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2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传导速度(MNCV)的变化情况并统计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均能明显提升神经传导速度(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提升MNCV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提升SNCV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58/60),优于对照组的66.67%(40/60)(χ~2=30.745,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优于甲钴胺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黄芪制首乌汤剂对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生化指标及肾组织的影响,探讨复方及其君药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阿霉素肾病(ADRN)模型,造模成功后将3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ADRN模型组(模型组)、益肾通络方治疗组(复方组)、复方减君药治疗组(去君药组)、黄芪+制首乌治疗组(君药组),每组7只。治疗组每天分别灌胃益肾通络方复方汤剂(4.58g/kg)、复方去君药汤剂(3.44g/kg)、黄芪+制首乌汤剂(1.14g/kg),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连续3周后检测大鼠的生化指标和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复方组、去君药组、君药组24h uPro用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复方组、去君药组、君药组24h uPro、ALB、Scr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去君药组ALB、Scr、BUN水平及君药组Scr、BUN水平与复方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君药组ALB、Scr、BUN水平与去君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大鼠病理学检查均有一定程度恢复。结论:中药复方及其君药对模型大鼠肾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君药在复方中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86.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和注射用黄芪多糖对结肠癌耐药细胞株的杀伤作用,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中成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药物浓度梯度递增间歇诱导法建立人结肠癌lovo细胞耐5-氟尿嘧啶细胞株,并命名为lovo/5-Fu。MTT法检测lovo/5-Fu的耐药能力及不同浓度中成药对lovo/5-Fu细胞株的耐药逆转作用,并根据相应结果计算耐药逆转倍数(RF)。细胞迁移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黄芪多糖组、鸦胆子组和华蟾素组,检测不同中成药对lovo/5-Fu细胞株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5-Fu对lovo细胞株的IC_(50)为14.5 mg/L,对lovo/5-Fu细胞株的IC_(50)为115.1 mg/L,根据上述两株细胞的IC_(50)可算出lovo/5-Fu细胞株对5-Fu的耐药指数为:7.94。浓度为17.3、45.3、83.8、112.5 mg/L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的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9.5、23.5、54.4、86.5倍;浓度为8.2、21.2、38.6、50.1 mg/L华蟾素注射液的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11.2、25.2、56.6、90.5倍;浓度为26.3、70.9、115.2、163.4 mg/L注射用黄芪多糖的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1.5、8.2、26.5、74.2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黄芪多糖组、鸦胆子组和华蟾素组侵出小室的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迁移能力明显减弱,其中以鸦胆子组和华蟾素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和注射用黄芪多糖这三种中成药均能不同程度的逆转lovo/5-Fu对5-Fu的耐药性,其中以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和华蟾素注射液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中药封包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气虚血瘀型中风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第1组)32例给予常规治疗,黄芪桂枝五物汤组(第2组)33例在第1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黄芪桂枝五物汤,中药热封包组(第3组)31例在第1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封包,黄芪五物汤合中药热封包组(第4组)32例同时使用上述3组的治疗方法。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4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4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第1、2、3组比较,第4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最显著(P0.05);第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第1组(P0.05);第3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与第1组和第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总有效率65.6%,第2组总有效率87.9%,第3组总有效率74.2%,第4组总有效率93.8%。第4组总有效率高于1、3两组(P0.05),与第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总有效率高于第1组(P0.05),与第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P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两比较中,第4组的PADL评分均高于其余3组(P0.05);第2组和第3组的PADL评分均高于第1组(P0.05);第2组与第3组的P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中药热封包治疗可改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黄芪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临床疗效,并探讨黄芪对RAU患者失衡表达转录因子T-bet/GATA-3的调节作用.方法:健康对照组25例,RAU患者65例随机分为RAU常规治疗组和黄芪治疗组,观察治疗后1年溃疡复发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4)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bet和GATA-3蛋白表达.结果:黄芪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25%(P<0.01).血清IL-4含量,对照组(25.45±3.69)pg/ml,显著低于RAU常规治疗组(42.32±4.47)pg/ml,(P<0.01),治疗组(32.35±5.24)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IFN-γ含量,对照组(24.53±2.69)pg/ml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17.57±0.68)pg/ml(P<0.01),黄芪治疗组(21.60±3.03)gp/m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bet蛋白表达,健康对照组(0.75±0.17),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0.21±0.09)(P<0.01),黄芪治疗组(0.56±0.23),显著高于常规治疗RAU组(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ATA-3蛋白表达,健康对照组(1.06±0.20),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1.82±0.17)(P<0.01),黄芪治疗组(1.04±0.27),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芪通过调节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平衡表达,纠正RAU患者Th1/Th2细胞亚群失衡的免疫异常,有效治疗RAU溃疡复发.  相似文献   
89.
茵陈五苓散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茵陈五苓散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茵陈五苓散组、胶股蓝组。采用高脂饲料喂饲法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1个月后抽样检测大鼠主动脉,以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造模成功指标。治疗1个月后分别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用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学变化,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主动脉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主动脉VSMC肌动蛋白的变化。结果茵陈五苓散对动AS模型大鼠有明显的降脂作用,能改善血液流变性、消退斑块、维持主动脉组织结构及功能,使细胞肌动蛋白表达趋于正常。结论茵陈五苓散具有良好的抗AS作用,它可能是通过调整细胞肌动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研究炙红芪和炙黄芪对脾气虚大鼠脑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SPF级雄性大鼠50只,其中10只作为空白组,40只采用过度疲劳、限制饮食、苦寒泻下三因素复合造模。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炙红芪组、炙黄芪组和补中益气丸组,炙红芪和炙黄芪组灌胃1.26 g·mL-1水煎液,补中益气丸组灌胃1.89 g·mL-1水煎液,给药量10 mL·kg-1,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同体积蒸馏水,实验中测定大鼠体质量、肛温及游泳时间。给药结束,测定大鼠胸腺及脾指数,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合酶-2(COX-2)、二胺氧化酶(DAO)、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多巴胺(DA)及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结果 模型组较空白组大鼠体质量、肛温及游泳时间均显著降低,脾及胸腺指数显著降低;炙红芪组和炙黄芪组能够改善脾气虚大鼠的胸腺质量、胸腺指数、脾质量和脾指数。空白组、模型组、炙红芪组、炙黄芪组和补中益气组大鼠血清IL-6含量分别为(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