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 ,BM -MSCs)向神经元定向诱导分化及分化前后体外培养的条件。方法 :无菌条件下收集兔股骨骨髓 ,用相对密度为 1 0 77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白膜层细胞群 ,贴壁法筛检其中的MSCs ,用DMEM H条件培养基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分别取 5和 10代的MSCs向神经元定向诱导。诱导后更换为神经培养基继续培养 ,并在 1~ 2 0d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分化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志。结果 :兔骨髓MSCs在DMEM H条件培养基中建立高纯度的细胞培养 ,能够稳定地连续传代达 10代以上。不同代数的MSCs诱导后均表达巢蛋白 (nestin)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 specificenolase ,NSE)。诱导后NSCs在神经培养基中继续存活 2 0d以上 ,但未见扩增。结论 :兔骨髓MSCs能够诱导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志 ,且诱导前后的MSCs均可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存活。  相似文献   
82.
1 仪器与试剂。日立Z-5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铅空心阴极灯(日立);玻璃三角烧瓶;可调式电热板。  相似文献   
83.
目的:重组人Tau蛋白的大量制备。方法:将携带人类全长Tau蛋白基因的质粒转入工程菌E.ColiBl21,经IPTG诱导表达后,通过差速离心、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方法纯化Tau蛋白,以SDS-PAGE电泳和Western印迹法进行鉴定。结果:纯化Tau蛋白的得率约为43.3%。在SDS-PAGE上呈均一的蛋白条带,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0 000。结论:本实验以较高产量成功地纯化了重组Tau蛋白,纯化的蛋白质可以满足制备Tau抗体的需要,且其生物活性保存较好,可用于Tau蛋白生化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4.
大豆超微细精粉是利用高新技术,在低温或常温条件下粉碎成(30~50)μm左右的超微细粉,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持食品所含有的各种成份,使大豆中人体不可缺少而又难以吸收的营养成份充分地进入人体,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用这种工艺生产的产品也避免或减少了传统的湿法处理工艺产生的微生物污染问题,使成品中水份含量大为降低,由原来的10%左右降为5%左右,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医药工业等许多领域,为大豆的加工及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1]。对食品中水份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烘干法和共沸蒸馏法[2]。但用这些方法测定都需较长时间,一…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脐血单个核细胞在细胞因子诱导作用下τ蛋白及微管相关蛋白-2(MAP2) mRNA的表达。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含20%胎牛血清H-DMEM培养瓶内。以不加任何生长因子的培养为对照组,其余3组分别加入细胞因子EGF+bFGF、bFGF、EGF,终浓度均为20 μg/L。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方法检测脐血单个核细胞培养前后τ蛋白及MAP2 mRNA,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τ蛋白及MAP2阳性细胞。结果:培养前,脐血单个核细胞胞体小呈圆形;培养后EGF+bFGF组细胞胞体较大,突起粗而长,EGF组细胞胞体呈梭形,有1-2个长突触,bFGF组细胞胞体较小、有多个细长突起,形似星形细胞,对照组细胞形态类似于bFGF组,但数量较少。RT-PCR检测未培养脐血单个核细胞MAP2 mRNA表达阳性而τ蛋白mRNA呈阴性,培养后MAP2 mRNA表达增强,τ蛋白mRNA亦呈阳性;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可检测MAP2及τ蛋白阳性细胞在EGF+bFGF组、EGF组、bFGF组、对照组分别为33.5%、25.6%、19.6%、14.4%和29.8%、21.4%、15.3%、13.5%。结论:脐血单个核细胞中存在的神经元特异性分子,经培养和生长因子调控后表达增强,联合使用bFGF、EGF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化为神经元后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receptor D2,DRD2)的表达,探讨体外分化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培养的方法分离纯化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标志,DMSO/BHA/FSK作为诱导剂来诱导分化;硝酸银染色法检测神经纤维丝,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SE、DRD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分离纯化的MSCs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34、CD45表达阴性;间充质干细胞相对特异性标志CD44强阳性表达;加入诱导剂后,MSCs形成多极神经元的形态。银染色法显示神经纤维丝阳性表达,RT-PCR显示诱导后细胞表达NSE、DRD2 mRNA,免疫组化显示NSE、DRD2蛋白表达阳性。结论:MSCs分化为神经元后可以表达神经受体DRD2。  相似文献   
87.
88.
本实验利用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观察了电针(A组)、直流刺激器(B组)及双向平衡电脉冲刺激器(C组)对神经损伤后自残及神经再生的影响,D组为对照。结果:(1)术后17d,C组的右后足趾自残率为13%,而A、B及D组分别为46%、53%及80%,C组的自残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01);(2)右侧屈肌反射阈:当刺激强度为35±5V(C组)、45±5V(A和B组)时,可引出短潜伏期(45~150ms)的A类及长潜伏期(125~525ms)C类传入纤维反应,而当刺激强度增至65±5V时,于D组仅见长潜伏期(190~600ms)的C类传入纤维反应;(3)术后17d脊神经节的标记细胞百分享分别为11.1%(C组)、5.7%(B组)、5.2%(A组)及1.1%(D组);脊髓前角的标记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6.6%(C组)、8.1%(8组)、7.4%(A组)及1.9%(D组)。上述结果表明:双向平衡电脉冲刺激器在抑制神经损伤后自残及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等方面具有更显著的生理功效。  相似文献   
89.
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5组动物用于注射Formalin致痛模型镇痛实验:动物注射Formalin液后1min开始涂蝎毒镇痛酊或生理盐水(其中1组于注射前30min口服阿斯匹林,观察早反应及迟反应。另5组动物用于神经干结扎慢性痛镇痛模型: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在镜下于腓总神经与胫神经分支处结扎神经干,48h后分别涂蝎毒镇痛酊、生理盐水或口服阿斯匹林,第20d记录肌电变化。结果:蝎毒镇痛酊外用,对大鼠注射Formalin引起阵发性肌电发放、神经干结扎慢性痛及结扎后自残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提示蝎毒镇痛酊对急、慢性躯体痛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0.
雄性大鼠21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A、B、C三组,氨基甲酸乙酯(1g/kg)腹腔麻醉,双针记录电极置于右侧股二头肌以记录肌电,双侧腋窝皮下埋藏板状电极以引导心电信号。肌电信号及心电信号,经生物信号处理系统(SMUP-PC)Z自动记录心电幅值、频率及屈肌反射阈值、潜伏期,并进行定量分析处理。尾静脉注射蝎毒纯化因子Ⅱ(AFSVC-Ⅱ)的剂量,A组为43μg/kg,B组为65μg/kg,C组为130μg/kg,注入容量均为0.3ml。AFSVCⅡ注射前及注射后(每隔10min测定1次,80min停止观察)分别对上述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AFSVC-Ⅱ尾静脉注射43~65μg/kg对心电幅值没有显著影响,但注射130μg/kg10~30min,可明显减低心电幅值;AFSVC-Ⅱ尾静脉注射43~65μg/kg对屈肌反射没有显著影响,但注射130μg/kg10~30min,可明显减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及减慢神经传导的速度。提示:蝎毒可通过抑制Na+通道,从而明显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