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用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治疗老年中高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方法30例患者均为老年中高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别用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或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治疗,连续10天为1个疗程,均化疗2个疗程。结果单用高三尖杉酯碱组15例患者中达到完全缓解(CR)者2人,部分缓解(PR)者4人,未缓解(NR)者9人,治疗有效率为40%,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组1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者2人,部分缓解(PR)者5人,未缓解(NR)者8人,治疗有效率为46.7%。化疗过程中,共16例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症,停药后10d左右恢复正常,有4例发生心脏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轻微,未出现皮肤粘膜出血及严重感染现象。结论对于老年中高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用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或含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的方案化疗,可达到一定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小,患者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82.
目的回顾性研究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的JAK2V617F突变率,及在有无伴有JAK2V617F突变患者的止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3年5月我院48例MPN病人进行JAK2V617F突变的检测,并对其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血常规(WBC,RBC和Hb及PLT)、常规出凝血指标(PT、aPTT、Fbg)及止凝血机制分子标志物(GMP-140、TF、TAT、AT、TFPI、PAP、D-D等)的检测。结果 (1)在48例MPN患者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0例,其中JAK2V617F突变阳性患者16例,占80%。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22例,其中JAK2V617F突变阳性患者12例,占54.5%。特发性骨髓纤维化(PMF)6例,其中JAK2V617F突变阳性患者2例,为33.3%。(2)无论患者有无JAK2V617F突变,均存在着血常规和止凝血机制的异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且有JAK2V617F突变的患者较没有JAK2V617F突变的患者的血常规和止凝血机制的改变更明显一些,二者也有着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及特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等Bcr-abl阴性的经典MPN患者中存在着较高的JAK2V617F突变率,并且无论有无JAK2V617F突变均存在着血常规的改变和血液中血小板活化、凝血亢进、抗凝的抑制及纤溶激活等止凝血功能的改变,且在JAK2V617F突变阳性的患者中这些改变更明显。  相似文献   
83.
小儿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好发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体温超过39℃即发生抽搐。发作时两眼上翻或斜视、凝视,口吐白沫,面部及四肢肌肉强直并阵阵抽动,伴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等。这种现象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者几秒,长者几分钟,一般不超过15分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发作严重或惊厥时间较长者面、唇、指甲发紫,伴喉部痰声,甚至窒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84.
目的调查PICC置管患者及家属对导管周围血栓知识的了解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导管周围血栓知识问卷对舟山地区PICC置管患者55例及家属68人进行调查。结果患者与家属对导管血栓知识的认知率均较低,但患者得分高于家属。经二项分类非条件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认知受高年龄、低文化程度、居住地为各岛屿和第1次置管的影响;家属的认知受性别(男性)、高年龄、低文化程度及居住地为各岛屿的影响。结论 PICC置管患者及家属对导管周围血栓认知率较低,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5.
氟达拉滨(福达华)是一种嘌呤核苷类似物。目前推荐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的一线药物,并经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其对其他类型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实体瘤、骨髓移植前预处理等也同样有一定的疗效。本院2006年7月25日收治了1例少见类型的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LL),经传统的CHOP方案治疗无效,改用氟达拉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评价EPOCH方案治疗老年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经病理确诊为PTCL老年患者28例,采用EPOCH方案治疗:依托泊苷 50 mg/m2、表柔比星12 mg/m2、长春新碱 0.4 mg/m2溶解于0.9 % NaCl溶液持续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4天;环磷酰胺750 mg/m2静脉滴注,第5天;泼尼松60 mg/m2口服,第1天至第5天,每21 d为1个疗程。依据WHO 标准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和评估。结果 28例患者共完成85个疗程EPOCH方案化疗,中位化疗2个疗程,完全缓解(CR)15例,部分缓解(PR)5例,总有效(OR)率71.4 %(20/28),总体平均生存时间20个月。初治患者 CR率64.7 %(11/17),PR率23.5 %(4/17),OR率88.2 %(15/17),明显高于诱导化疗失败的难治性患者[分别为36.4 %(4/11)、9.1 %(1/11)和45.5 %(5/11)]。两组OR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9,P<0.05),且初治患者平均生存时间长于难治性患者(24个月与13个月)。EPOCH方案化疗的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53.6 %(15/28)和50.0 %(14/28),非血液毒性发生率较低,初治与难治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CH方案是治疗老年PTCL患者有效而且耐受性较好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87.
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纤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5例下肢深静脉栓塞(lower legs deep venous thrombosis,LDVT)患者,应用尿激酶治疗,探讨治疗前后纤溶酶原活性(PLG:A),纤溶酶活性(pL: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纤溶酶激活物抑制物(PAI)和纤维蛋白原抗原性(Fg:Ag)的变化,结果显示PAI和Fg:Ag明显降低(P值分别<0.05和<0.001),pl:A呈显著增高(P值<0.001)。同时,下肢深静脉栓塞部分与完全再通24例(24/35例),疗效达68.5%,无1例出血与过敏。由此证实尿激酶具有明显溶栓效应,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饮食行为、家庭等因素对超重、肥胖中学生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从东莞市3个镇(街)4所中学的全体学生12 837人中筛选对象,采用成组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超重、肥胖中学生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肥胖,性别,母亲文化程度,食物偏好,父母行为方式是超重肥胖中学生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论控制体重,建立健康饮食行为习惯有利于预防超重、肥胖中学生的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89.
目的动态观察恶性肿瘤患者抗凝治疗前后止凝血功能的变化,为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对56例恶性肿瘤高危血栓患者在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抗凝治疗前后进行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检测,包括PLT、PT、aPTT、TT、Fbg以及血小板活化、凝血、抗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包括GMP-140、TF、TAT、TFPI、TpP、PaP、uPA、tPA、PAI-1、D-D含量和凝血因子Ⅱ、V、Ⅶ、Ⅷ、Ⅸ、Ⅹ和Ⅺ活性及抗凝血酶AT活性。结果在恶性肿瘤高危血栓组患者应用LMWH抗凝治疗后出现了Fbg、TF、TAT、TpP和D-D含量的降低(P〈0.05或P〈0.01),TFPI含量和AT活性的上升(P〈0.05),与抗凝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PLT略有下降和PT、aPTT、TT略有延长,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LMWH在恶性肿瘤高危血栓组患者的治疗中可以降低凝血因子的活化,减少凝血的激活,增加机体抗凝血的作用,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在恶性肿瘤患者中起到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芦荟用于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新鲜芦荟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和控制效果.方法直线加速器放疗的69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4例.观察组放疗前将新鲜芦荟汁外涂在照射野皮肤上,对照组不使用任何方法预防保护.两组放疗后,照射野皮肤按WHO对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分级标准每日进行评价,并及时记录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的时间和程度,评价至总疗程结束.数据采用t、x2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观察组皮肤放射性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x2检验,x2=7.915,P<0.01;观察组皮肤放射性损伤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Uc=2.352,P<0.001;观察组皮肤放射性损伤的发生时间明显迟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Uc=3.633,P<0.001.结论新鲜芦荟外用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时皮肤放射性损伤有较好的预防和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