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6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modified Banxia Houpu decoction on globus hystericus.Methods:The 95 patients with globus hystericu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of 46 cases treated with modified Banxia Houpu decoction and a control group of 49 cases treated with Manyanshuning(Granula for Clearing the Throat).In addition,a normal group of 24 healthy people was set up.SCL-90 scale was adopted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evaluat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  相似文献   
82.
不同年龄阶段胃癌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阶段胃癌的发病特点,达到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的目的。方法:总结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的原发性胃癌843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按不同年龄段分为:青年组,年龄≤40岁,42例(4.98%);中年组,年龄41~70岁,611例(76.0%),随机抽取106例;老年组,年龄≥70岁,190例(22.5%),随机抽取56例。分析比较三组间基本情况、临床表现、肿瘤好发部位、病理特点及就诊特点等。结果:青年组、中年组及老年组男性比例分别为50%、73.6%、80.6%(P<0.01);首发症状均为上腹痛、腹胀,纳差等;确诊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30、61、72d;确诊时晚期病例分别占76.2%、73.5%及71.4%(P>0.05),但分析首诊方式及误诊率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胃窦癌占47.6%,明显高于中年组、老年组(16.0%和23.2%,P<0.05);中年组、老年组贲门胃底癌分别占39.6%和41.1%,明显高于青年组(14.3%,P<0.05)。不同年龄阶段胃癌病理类型均以腺癌为主,青年组低分化及未分化癌明显高于中、老年组(P<0.05)。结论:不同年龄阶段胃癌发病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各组患者确诊时为晚期肿瘤比例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早期胃癌诊断较难。青年发病确诊时间长,胃窦癌占优势,病理类型低分化多见,提示预后不良。中老年组胃癌男性患者比例增多,肿瘤好发部位于贲门胃底,病理为高中分化癌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83.
我们对 1 992年 6月~ 1 999年 1 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实施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TACE) ,现将资料完整的 1 1 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1 2例 ,男 1 0 1例 ,女 1 1例。年龄 2 3~72岁。全部病例均经超声、CT或肝动脉造影诊断 ,AFP低阳性者 1 6例 ,阳性率 75%。肿瘤为块状型 91例、结节型 1 8例 ,弥漫浸润型 3例。癌肿位于肝右叶 78例 ,左叶 1 6例 ,双叶 1 8例。按全国肝癌防治研究协作会议肝癌分期标准 ,Ⅱ期 98例 ,Ⅲ期 2 1例。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A级 63例 ,B级 43例 ,C级 6例。HBV感染率 93 8%。合并肝…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善得定和垂体后叶素对门脉高压症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64例经B超和肝功能及AFP测定确诊为肝硬变(50例)和原发性肝癌(14例),患者均来自本院消化科收治患者,所有病例并发出血经临床和内镜诊断为门脉高压引起的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所有患者随机分成A组34例(男18例,女16例,肝硬变26例,肝癌8例)用善得定治疗,B组30例(男15例,女15例,肝硬变24例,肝癌6例)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所有病例进行Child分级,门V测定、曲张静脉内镜下程度分级及出血量估计,两组患者除治疗方法不同外,性别构成、病因、Child分级、曲张静脉程度分级、门静脉宽度、出血量经检验均衡性一致(P>0.05),故两组实验结果有可比性.具体治疗方法:①善得定治疗组:0.1mg加生理盐水20mL静注,继以0.1mg加5%葡萄糖250mL静滴98h,出血停止后12h~24h内停药.②垂体后叶素组:0.2u/min静滴持续用药,出血停止过后24h~48h内停药.同时观察出血量、出血停止时间及有无腹痛等副作用,如再出血重复以上治疗.统计方法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①两组患者出血量A组为500mL±183mL,B组为480mL±172mL,两者无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A组为7.53h±0.94h,B组为13.06±1.53h,差异  相似文献   
85.
患者男,49岁,因"腹痛、腹涨1个月余,伴呕吐"入院,自2001年开始已反复多次出现腹胀、腹痛症状,多伴有呕吐,多次腹平片示中腹部有气液平面,消炎对症治疗能好转,多次检查胃镜、结肠镜及小肠X线钡餐,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无腹部手术史.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是否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高发人群。方法 321例经临床及磁共振诊断为颈椎病的患者作为颈椎病组,同期选取249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RDQ评分问卷调查,比较颈椎病组及对照组的RDQ评分及GERD发生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颈痛程度与RDQ评分是否相关,并对可能危险因素及颈椎病分型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椎病组RD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RDQ评分≥12分作为GERD评判标准,颈椎病组GERD 43例(13.4%),对照组GERD 17例(6.8%),颈椎病组GERD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颈痛程度组间RDQ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颈椎病中,交感神经型发生GERD的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各型(P0.05);颈椎病合并GERD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女性、非甾体抗炎药和精神心理因素。结论颈椎病患者发生GERD的风险较高,且以交感神经型最为显著。女性、药物和精神心理因素是颈椎病合并GERD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7.
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亚型分析2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8.
目的:评价抗反流黏膜切除术治疗不伴有食管裂孔疝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苏北人民医院胃肠中心收治的不伴有食管裂孔疝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16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12例,比较手术前后胃食管反流症状、...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胃镜下逐级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驰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9例贲门失驰症患者行胃镜直视下逐级气囊扩张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扩张技术成功率100%,29例患者治疗后吞咽困难症状都得到缓解,未发生穿孔并发症。随访时间为一年。1个月时症状缓解率为100%,1年时为88.0%。结论胃镜直视下逐级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驰症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损伤小等优点,是贲门失驰症的理想和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0.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住,又称食管入口黏膜斑,常在内镜检查时被发现,内镜检出率0.1%~ 10.0%.病变与先天发育异常相关;黏膜具有酸分泌作用;幽门螺杆菌可定植于黏膜.多数无临床表现,症状轻而无特征性;胃食管反流和幽门螺杆菌与并发症产生有关,个案报告并发有溃疡出血、穿孔、瘘及腺癌等.无症状者无需治疗;内镜随访仍很重要.有症状者需要治疗,推荐抑酸和抗反流药或局部用氩气刀消融治疗可改善反流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