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6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晚期胃癌合并急性胰腺炎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海杭  徐永居  张利 《胰腺病学》2006,6(6):351-351
患者男,60岁。因“中上腹隐痛1月”入院,无明显恶心、呕吐、畏寒、发热、腰痛。入院前1月,渐起中上腹不适、隐痛,伴恶心、嗳气、反酸、纳差、体重下降3kg,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好,轻度贫血病容,巩膜无黄染,中上腹轻压痛,未及明显包块。肝肋下未及,腹水征(-)。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1g/L,白细胞总数6.8×109/L,血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胆汁酸均正常。血CEA2.78U/L,CA19-959.42U/L,CA12515.42U/L,AFP2.60U/L。胃镜检查示:胃窦部不规则隆起,约4.4cm大小,表面见有2cm×3cm不规则溃疡,病变距幽门约…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及其衍生技术在治疗胃黏膜下肿瘤(SMT)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内镜治疗的胃SM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胃SMT患者中,肿瘤位于黏膜肌层5例,黏膜下层10例,固有肌层37例。病变直径为(0.8±0.1)cm。32例接受ESD,13例接受内镜下黏膜挖除术(ESE),7例接受内镜下消化道壁全层切除术(EFE),6例内镜治疗失败转手术治疗,成功率为88.5%。术中穿孔3例,出血2例,贲门黏膜撕裂1例;术后迟发性出血2例。EFR组均将瘤体及其相连的固有肌层和浆膜层切除,并在内镜下完全缝合胃壁缺损。52例患者术后均接受2~22月随访,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病例。结论 ESD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胃SMT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血性腹水的病因、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该院85例明确诊断的血性腹水患者,对该病的病因、临床特点以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结果 85例中,男性52例,女33例,平均年龄53.4岁。各种恶性肿瘤引起者62例,占72.9%,为首位,其中49例为消化道肿瘤,占79.0%;病因为非恶性肿瘤23例,占27.1%。结论血性腹水病因各异,认为恶性肿瘤居多,其中消化道肿瘤最多见,非恶性血性腹水常见于结核性腹膜炎。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观察针刺、耳压结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予以铝碳酸镁片、莫沙比利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耳压治疗;两组均治疗28 d。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症状积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亦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耳压配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6.
结直肠息肉的发生与饮食、遗传、慢性炎性反应刺激、肠道菌群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多因素相关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量食用红肉或加工肉制品可显著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而结直肠息肉中的腺瘤性息肉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此文就摄入红肉及加工肉制品与结直肠息肉发病风险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影响消化性溃疡并大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1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26例消化性溃疡并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设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既往消化性溃疡病史、NSAID服药史、出血方式、血红蛋白含量、休克、输血、溃疡部位、溃疡大小、内镜表现、HP感染、乙肝病毒感染、伴发疾病、伴发疾病累及器官数这17个因素为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其与消化性溃疡并大出血预后的关系。结果: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提示年龄、休克和伴发疾病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血红蛋白含量、休克、溃疡大小和内镜Forrest分级为患者发生再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消化性溃疡并大出血治疗预后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临床上应加以重视,以便指导和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评价改良抗反流黏膜切除术(anti-reflux mucosectomy, ARMS)治疗伴中度食管裂孔疝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rGER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7年6月—2020年6月,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30例合并3~5 cm食管裂孔疝的rGER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3周黏膜切除组(n=15)和3/4周黏膜切除组(n=15), 分别进行相应黏膜切除范围的改良ARMS。比较手术前后胃食管反流症状、胃镜检查食管炎情况、24 h食管pH监测结果、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LES)静息压力, 并分析两种不同黏膜切除范围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3周黏膜切除组患者术后6个月较术前的胃食管反流病评分(9.53±0.36比11.93±0.57, t=6.874, P<0.001)、酸暴露时间(19.81%±1.72%比31.45%±2.78%, t=8.020, P<0.001)、DeMeester评分(40...  相似文献   
40.
正人到中年,特别是三高人群,医生建议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通过其抗血小板作用,能预防心脑血管病和外周动脉血栓形成,阻止心绞痛、心梗、脑中风等的发生。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SC)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术后的冠心病人,以及一些缺血性卒中患者,除服用阿司匹林外,还要联用氯吡格雷来预防血栓再形成,这种双联抗血小板用药俗称为双抗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