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术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对家兔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前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术后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双氯芬酸钠组(术前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术后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点眼)、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术前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术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联合组(术前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点眼+术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每组10只。分别记录术后第1天、术后3周、术后6周角膜水肿程度分级评分、前房闪辉分级评分、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分级评分、房水中前列腺素(PG)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及蛋白免疫印迹(WB)法测定晶体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各组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分级评分、前房闪辉分级评分、PCO分级评分、房水PG水平相近(P>0.05);术后3周、6周时,其余3组以上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各指标分别低于双氯芬酸钠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P<0.05),双氯芬酸钠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术后时间的增加,各组角膜水肿分级评分、前房闪辉分级评分、PCO分级评分、房水PG水平呈现出降低趋势,在术后6周时达到最低值(P<0.05)。其余3组晶状体TLR-4、NF-κB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晶状体TLR-4、NF-κB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低于双氯芬酸钠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P<0.05),双氯芬酸钠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晶状体TLR-4、NF-κB mRNA和蛋白水平相近(P>0.05)。结论:术前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术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对家兔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术前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术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可明显抑制家兔白内障术后晶状体TLR-4、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TLR-4/NF-κB炎症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病人的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视力明显增高,眼压明显地降低,均有滤过泡形成。结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3.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病毒性角膜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眼部用药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及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给予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滴眼,对照组20例给予0.1%阿昔洛韦滴眼液滴眼;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同样给予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滴眼,对照组15例,给予0.1%阿昔洛韦滴眼液滴眼.各组每日4次,观察记录初诊、治疗后3、7、14 d复诊时的症状、体征及变化情况,并评价其疗效.结果 用药后治疗组同对照组各项症状和体征计分的下降值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Wilcoxon 检验,P<0.05).治疗组同对照组相比,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角膜浸润计分的下降值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F检验,P<0.05).单纯疱疹病毒:治疗组的有效率95.0%,对照组为80.0%.带状疱疹病毒:治疗组的有效率93.3%,对照组为80.0%.经Ridit检验,两种病毒性角膜炎治疗组和对照组间的疗效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较0.1%阿昔洛韦滴眼液具有更好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42例(42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在给予常规吸氧、降眼压及扩张血管等治疗的同时,应用葛根素0.3g溶于注射用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以15d为1个疗程,并在疗程前后分别利用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观察眼底血管灌注情况,同时检查视力及视野,了解其治疗前后的改变情况。结果:入院当天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32例表现为充盈缺损,10例表现为充盈迟缓;治疗后,32例表现充盈缺损的病例中,21例(66%)完全再通,9例(28%)部分再通,2例(6%)无变化;10例充盈迟缓的病例治疗后动脉充盈前期为(1.7±0.75)s,动脉完成充盈循环时间为(1.8±0.41)s,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患者视力在对数视力表中提高4行以上者有18例(43%),提高2行以上者38例(90%);治疗前后的90°视野平均敏感度差异有显著性(t=5.431,P<0.001)。结论:葛根素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有较好的疗效,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晶状体囊袋内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本科室收治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18例(651眼),术中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后晶状体囊袋内分别注入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抗代谢药物的甲基纤维素溶液0.5 mL.所有患者完全随机法分为4组:实验组155例(157眼)注入含有0.2 mg/mL丝裂霉素C(MMC)、12.5 mg/mL 5-氟尿嘧啶(5-FU)的甲基纤维素溶液;空白对照组173例(194眼)仅注入甲基纤维素溶液;MMC对照组145例(151眼)注入含有0.2mg/mL MMC的甲基纤维素溶液;5-FU对照组145例(149眼)注入含有12.5 mg/mL 5-Fu的甲基纤维素溶液.5 min后用灌注液置换晶状体囊袋内的药物并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术眼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生长情况,眼内压变化及晶状体前、后囊膜混浊情况,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各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情况无明显差异,术前后眼内压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6个月及以上的患者中,实验组、空白对照组、MMC对照组、5-FU对照组患者晶状体前囊混浊发生率分别为11.83%(11/93)、57.65%(49/85)、50.60%(42/83)、52.63%(40/76),晶状体后囊混浊发生率分别为3.23%(3/93)、20.00%(17/85)、10.84%(9/83)、14.47%(11/76),与其他各组比较.实验组晶状体前、后囊混浊发生率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晶状体囊袋内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能有效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从而预防后发性白内障.  相似文献   
76.
目的用平板离心法建立一种新的角膜缘干细胞分选方法。方法用人角膜缘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出角膜上皮细胞,收获细胞后用转速1400r·min-1和1800r·min-1分别将细胞用平板离心法于未包被的六孔板上进行分选。ATC1为1400r·min-1贴壁的细胞,ATC2为1800r·min-1贴壁的细胞,NAC为1800r·min-1离心力作用下漂浮而不能贴壁的细胞。分选出的三群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克隆形成实验、Ki67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结果细胞计数显示用转速1400r·min-1筛选出的ATC1占总体细胞量的(11.32±2.46)%。在离心速度为1800r·min-1时,筛选出ATC2为(18.55±2.79)%,而NAC则为(68.29±4.07)%。ATC1表达角膜缘干细胞标志ABCG2、p63,而不表达角膜上皮细胞分化标志K3。ATC2较少表达ABCG2和p63,大部分表达K3。NAC则不表达ABCG2、p63,而几乎完全表达K3。在这三群细胞中ATC1细胞群具有最强的细胞增殖活性,其克隆形成率和Ki67阳性细胞检测率分别为(3.90±0.17)%和(56.78±2.39)%。ATC2克隆形成率和Ki67阳性细胞检测率分别为(2.48±0.19)%和(9.67±1.88)%。NAC克隆形成率和Ki67阳性细胞检测率分别为(0.84±0.89)%和(4.76±0.57)%。结论平板离心法是一种新的角膜缘干细胞的分选方法。ATC1、ATC2和NAC可能分别为角膜缘干细胞、短暂扩充细胞和终末分化细胞。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曲安奈德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前膜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及神经胶质细胞的抑制率差异,找出视网膜前膜细胞达最大抑制率时的最低有效药物浓度,用于指导临床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PVR)防治。 方法: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曲安奈德(TA)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前膜细胞、RPE及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 结果:三种细胞对TA的反应不完全相同,其中视网膜前面细胞达最大抑制率时所需要TA的最低有效药物浓度0.8mg/mL,RPE细胞最大抑制率所需TA最低有效药物为0.4mg/mL,神经胶质细胞最大抑制率所需TA最低有效药物为0.6mg/mL;且抑制率与药物作用时间呈正相关性。 结论:TA能够有效抑制体外培养的视网膜前膜细胞、RPE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增生;抑制视网膜前膜细胞增殖所需TA药物浓度明显高于RPE和神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A2(Eph A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C57BL/6小鼠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模型(OIR)中的表达以及相关性。方法新生C57BL/6小鼠1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只。实验组小鼠建立OIR模型,对照组饲养于正常氧环境。各组小鼠于出生后第17天处死,将小鼠眼球行组织切片后HE染色,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视网膜组织Eph A2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视网膜VEGF含量,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关系。结果实验组视网膜大量新生血管形成,实验组小鼠视网膜切片新生血管细胞核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99.10±3.15/个比4.20±0.8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3,P0.01)。各组视网膜中Eph A2的ELISA检测结果:实验组Eph A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80.82±20.70 pg/ml比14.42±6.80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3,P0.01)。视网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VEGF实验组视网膜组中表达明显升高,在对照组小鼠视网膜有微弱表达,实验组VEGF吸光度值高于对照组(5.19±0.75比1.88±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2,P0.05)。Eph A2和VEGF两者的表达显著相关(r=0.85,P0.05)。结论 Eph A2与VEGF的表达在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可能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芬戈莫德(fingolimod,FTY720)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 CNV)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采用MTT法和划痕法观察不同浓度FTY720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 )的增生和S1 P诱导下的细胞迁移的影响。应用大鼠角膜微囊袋模型,检测FTY720对S1 P诱导的CNV的作用。将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和C组,每组10只,在各组角膜基质层内植入S1 P的同时依次植入0,5,20μg FTY720缓释颗粒。术后对CNV生长情况观察,并在12 d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0,102,103,104 nmol/L FTY720与HUVECs共孵育72h可抑制细胞增生(P<0.01),10,100nmol/L FTY720作用24 h后,可抑制由S1 P诱导的细胞迁移,随FTY720浓度增加其抑制细胞增生和迁移的作用均增强,A、B、C组大鼠角膜微囊袋缓释微粒体植入后12d,CNV面积分别为10.05±1.19,6.59±0.95,2.70±0.68mm2(F=145.155, P<0.01),A与B组、B与C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  相似文献   
80.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corneal wavefront-guided combining Q-value guided aspheric keratctomy excimer LASEK for high myopia of thin cornea (<500μm) and corneal wavefront-guided combining Q-value guided LASIK for high myopia of thick cornea (>500μm). Methods Of selected 25 high myopia of thin cornea (42 eyes), and 38 high myopia of thick cornea (65 eyes), compared the preoperative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UCVA), age, corneal thickness, atherectomy thickness,remnant thickness, spherical equivalent (SE), Coma-like RMS (root of mean square), spherical-like RMS,RMSg (root of mean square of general aberration) with postoperative UCVA of 2, 4 weeks, 1 month, 3, 6 months SE, Coma-like RMS, spherical-like RMS, RMSg, Level of Haze. Result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6 months aiter operation in UCVA, spherical equivalent (SE),Coma-like RIMS, spherical-like RMS and RMSg. Both groups showed high safety, efficacy, predictability and the sam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Conclusions Aspheric keratectomy excimer LASEK for high myopia of thin cornea and corneal wavefront-guided combining Q-value guided LASIK for high myopia of thick cornea have the sam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