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目的: 探讨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对大鼠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从昆明山海棠中提取生物碱,并制备3种浓度的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将实验性葡萄膜炎Lewis大鼠80只随机分为A(生理盐水治疗组)、B(0.0125%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组)、C(0.025%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组)、D(0.05%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和E(典必殊滴眼液组)5组,每组16只大鼠,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3种不同浓度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及典必殊滴眼液点眼。各组于免疫后第9 d开始每天使用滴眼液点眼,于免疫后3、6、9、12、15、18、21、24 d每组各处死 2只大鼠,取4只眼球(n=4)行常规组织切片及HE染色;根据病理切片的炎症反应程度分为5级并按炎症反应程度给予相应评分;将各组评分结果进行非参数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将各组大鼠炎症病理反应评分相比较,A组、B组和C组在各个时点均无显著差异;D组和E组自免疫后第15 d开始与前3组之间差异显著;D组和E组在各个时点的炎症反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0.05%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可有效抑制Lewis大鼠实验性葡萄膜炎眼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Nd∶YAG激光联合丝裂霉素C阻塞部位浸润,并使用激素眼水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的疗效。方法使用带导光纤维的WDJ110B型多功能脉冲Nd∶YAG激光泪道治疗机,对随机分为两组不同部位泪道阻塞患者130例(150只眼)进行治疗。治疗组78例(94只眼)采用单次或多次Nd∶YAG激光照射阻塞部位,阻塞解除后使用0.2 mg/ml丝裂霉素C浸润阻塞部位5 min;对照组52例(56只眼)采用单次或多次Nd∶YAG激光照射阻塞部位,阻塞解除后不使用0.2 mg/ml丝裂霉素C浸润阻塞部位。两组患者阻塞解除后再用庆大霉素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和生理盐水冲洗泪道,术后泪道内注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液。结果治疗组对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及鼻泪管阻塞治愈率分别是100%、100%、92.31%及72.73%,总治愈率为83.33%(65/78);对照组分别是85.71%、75.00%、53.33%及55.56%,总治愈率为63.46%(33/52)。两组总治愈率差异显著(P<0.05);不同部位治愈率也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Nd∶YAG激光联合丝裂霉素C阻塞部位浸润,并使用激素眼水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效果满意,是治疗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及鼻泪管阻塞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4.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在门诊的就诊人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医院整体的管理及医疗服务质量水平.目前医疗体制改革正在深入进行,如何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是其中改革的重点.详实且全面的专科门诊量动态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为管理者的决策制定和整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5.
邱海江  高宗银 《新医学》2010,41(8):523-525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在葡萄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葡萄膜炎患者(Vogt-Kayanagi—Harada综合征26例,Behcet’s病21例,特发性全葡萄膜炎11例,急性前葡萄膜炎7例,中间葡萄膜炎3例,交感性眼炎2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外周血EB病毒DNA,并进行比较。结果:26例Vogt—Kayanagi—Harada综合征患者中有6例检测到EB病毒DNA,阳性率为23%,其他类型的葡萄膜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均未检测到EB病毒DNA。结论:EB病毒感染或潜伏感染再激活可能与Vogt-Kayanagi—Harada综合征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对大泡性角膜病变、翼状胬肉术后以及丝状角膜病变患者,通过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观察其在改善角膜刺激症状和促进角膜修复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9例90眼入选住院患者采用临床对照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治疗、用药和局部包眼;治疗组在按常规给予治疗、用药的同时加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角膜刺激缓解症状和角膜愈合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眼角膜刺激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26.801,P<0.001),可以认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情况的总体分布不同;在促使角膜上皮愈合方面:术后1d总体治疗组和对照组角膜创面愈合情况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7.347,P<0.05),可以认为术后1d总体治疗组和对照组角膜创面愈合情况的总体分布不同,其中翼状胬肉术后1d治疗组和对照组角膜创面愈合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3.495,P<0.001),而大泡性角膜病变术后1d治疗组和对照组角膜创面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006,P>0.05),同样丝状角膜炎术后1d治疗组和对照组角膜创面愈合情况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245,P>0.05);术后1wk总体治疗组和对照组角膜创面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708,P>0.05),尚不能认为术后1wk总体治疗组和对照组角膜创面愈合情况总体分布不同。结论:合理使用治疗性角膜接触镜可减轻上述角膜疾病患者的痛苦,能有效的促进角膜的修复,缩短愈合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带来方便等优点,但对于大泡性角膜病变,目前主要根治方法仍是穿透性角膜移植。  相似文献   
37.
角膜层间分离清刮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施行角膜层间分离清刮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施行8~9mm深达1/2角膜的层间分离及清刮术。结果:所治病例角膜愈合良好,无不良反应,眼痛、异物感症状消失,视力有不同程度改善,随访2~24个月,临床疗效稳定。结论:角膜层间分离清刮术为不具备穿透性角膜移植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提供了一种简便、安全、不需特殊材料、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复达欣粉局部用药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及适应症.方法对细菌性角膜溃疡治疗组19例与对照组11例两组结果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14例(73.6%),疗程10~30天,平均19.0天;对照组总有效5例(45.4%),疗程15~66天,平均35.0天.两者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达欣粉局部用药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复达欣粉局部用药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及适应症.方法对细菌性角膜溃疡治疗组19例与对照组11例两组结果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14例(73.6%),疗程10~30天,平均19.0天;对照组总有效5例(45.4%),疗程15~66天,平均35.0天.两者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达欣粉局部用药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0.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型急性前葡萄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型急性前葡萄膜炎(DAAU)的发病率、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我科在1999年1月至2003年3月进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EI)组及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PI)组发生59例迟发型急性前葡萄膜炎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方法。结果:PI组的DAAU发生率明显低于EI组(χ2=20.9,P<0.005);发病时间一般在术后3周左右;女性患者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糖尿病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或二期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发生率较高;眼前部检查发现晶体赤道皮质残留检出率在PI组明显低于EI组(χ2=7.92,P<0.005);治疗以局部及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为主,部分患者辅助中药火把化根片治疗,甚至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多数患者1~2周内炎症完全消失,视力恢复良好,极少数患者病情迁延数月,甚至需行手术治疗。结论:白内障术后DAAU可能由自身晶体蛋白抗原介导的变态反应引起,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可显著降低DAAU发生率。早期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冲击疗法结合局部激素治疗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顽固性、迁延性DAAU患者辅助中药火把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