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各年龄组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分析发病原因,以便指导眼疲劳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单纯以眼疲劳症状为主诉来我院门诊就诊的317例患者,按其年龄分组对发病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老年组(40岁以上)228例,其中单纯性老视患者112例(49.1%),屈光不正伴老视84例(36.8%),其他病例分别为调节集合功能异常、眼肌功能异常(1.3%)、高眼压(2.6%)和屈光介质混浊(0.9%)。青少年组(未满40岁)89例,其中单纯屈光不正45例(38.5%),单纯干眼症39例(31.9%),屈光不正合并干眼症8例(12.1%),其他病例分别为眼肌功能异常(4.5%)和高眼压(1.1%)。结论老年人患者中,眼疲劳发病原因常见为老视眼,以及白内障所致的屈光不正,可通过个性化的验光配镜得以缓解,也可以考虑尽早行白内障手术治疗以解决屈光不正。在年轻患者中,屈光不正和干眼症是引起眼疲劳的主要原因。对眼疲劳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并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马栗种子提取物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确诊CSCR的病例62人65眼随机分成两组,常规药物治疗组30人31眼,予肌苷片、维生素C片、复方血栓通胶囊等常规治疗;联合马栗种子提取物治疗组32人34眼,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马栗种子提取物,2片/次,2次/d。两组病例口服治疗30d以上,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常规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48.4%,总有效率为77.4%;联合马栗种子提取物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70.6%,总有效率为94.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马栗种子提取物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动态观察葛根素对新西兰大白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和葛根素治疗实验组每组15只,各组右眼应用前房灌注加压法使前房内压力升高至120 mmHg(1 mmHg=0.133 kPa)维持60 min后再灌注,再灌注后第12、24、72 h分别记录其视网膜电图,与缺血前视网膜电图相比,观察a、b波的变化.葛根素治疗组在造成缺血前2 h予葛根素溶液玻璃体腔内注射,对照组予以玻璃体腔内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结果:两组右眼在结束造模后立即进行视网膜电图记录所得图形均呈直线;对照组与实验组再灌注各时段视网膜电图a波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时段b波振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葛根素能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视网膜功能恢复,对视网膜神经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切削模式LASIK治疗超高度近视远期疗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切削模式LASIK治疗超高度近视(等效球镜度数>-10.00D)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0例(165只眼)超高度近视根据角膜厚度分为单区切削LASIK及多区LASIK组,术前屈光度数-10.00D~-16.00D平均(-13.2±2.21)D(等效球镜)。A组(单区切削组)32例(59只眼)。平均屈光度为-10D~-12D平均(-11.2±2.21)D(等效球镜)。角膜厚度546~618μm。平均565±23.2μm,平均535μm±21.4μm。术中多区切削为2~3区,切削直径4.5~6μm。单区切削,切削直径为5.75~6.5μm。术后随12访~24个月。结果术后12个月时裸眼视力≥0.5A组49只眼(83%),B组86只眼(81.1%),术后最佳矫正视力A组50只眼(84.7%)B组88只眼(83%),屈光度在±1D以下者两组分别为41只眼(69.4%)72只眼(67.9%),屈光度<±2.00D者两组分别为47只眼(79.6%)82只眼(78.3%),统计学无显著差异。术后两个月内眩光、夜视力下降等并发症以B组为多,3个月左右减轻或消失。屈光回退A组4只眼(6.6%),B组8只眼(7.5%)可能与B组屈光度更高有关。结论对于超高度近视角膜较薄单区切削不够时可选择多区切削模式。多区切削不失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各年龄组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分析发病原因,以便指导眼疲劳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单纯以眼疲劳症状为主诉来我院门诊就诊的317例患者,按其年龄分组对发病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老年组(40岁以上)228例,其中单纯性老视患者112例(49.1%),屈光不正伴老视84例(36.8%),其他病例分别为调节集合功能异常、眼肌功能异常(1.3%)、高眼压(2.6%)和屈光介质混浊(0.9%)。青少年组(未满40岁)89例,其中单纯屈光不正45例(38.5%),单纯干眼症39例(31.9%),屈光不正合并干眼症8例(12.1%),其他病例分别为眼肌功能异常(4.5%)和高眼压(1.1%)。结论老年人患者中,眼疲劳发病原因常见为老视眼,以及白内障所致的屈光不正,可通过个性化的验光配镜得以缓解,也可以考虑尽早行白内障手术治疗以解决屈光不正。在年轻患者中,屈光不正和干眼症是引起眼疲劳的主要原因。对眼疲劳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并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视网膜作为神经组织,在缺血缺氧环境中易受损伤。而视网膜中央动脉是终末动脉,极易发生缺血事件,并可迅速导致视网膜的严重损伤。所以缺血性视网膜损伤在眼科疾病中较为常见,其常见的原因包括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高眼压以及影响视网膜血流量的眼科手术等。有效挽救缺血视网膜组织的措施是早期恢复血液再灌注。然而临床上发现,经历了一段时间缺血的视网膜可能并未出现明显的功能改变,但在再灌注时,却出现明显功能障碍,例如引起视力下降和客观反应视网膜功能状态的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改变,这些功能障碍有时候甚至是不可逆;或者视网膜组织在缺血时已发生了功能受损,但再灌注并不使功能障碍减轻,反而加重了组织损伤。这两种情况都说明视网膜组织与心肌、脑组织等一样会发生再灌注损伤,即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e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aia)损伤。由于能造成永久失明等严重后果,RIR成为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眼科课题。本文拟就RIR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雌激素对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谷氨酸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IR)兔眼模型视网膜组 织中游离谷氨 酸浓度的影响。 方法:新西兰白兔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各10只兔。各组动物在行双眼 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后,右眼应用前房灌注加压法使前房内压力升高至120 mm Hg(1 mm Hg=0.133 kPa),维持60 min后再灌注,建立RIR模型;左眼为空白对照眼。实验组在前房 灌注前 2 h皮下注射β-雌二醇(0.1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再灌注即 时及4、 8、24 h后分别记录各组右眼FERG,与缺血前FERG比较,观察a、b波振幅变化。最后一次ERG检 测后,立即摘除所有兔双眼眼球,采集视网膜组织,研磨及蛋白沉淀后,使用日立L-8800氨 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游离氨基酸浓度。 结果:两组兔右眼在结束造模后 即时FERG图形均呈直线;对照组与实验组再灌注各时段FERG a波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t=1.357,0.798,0.835;P>0.05);实验组各时段b波振幅明显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7,2.188,3.106;P<0.05)。兔视网膜组织中 游离谷氨酸浓度分别为: 对照 组右眼(0.265±0.014) g/L,左眼(0.207±0.013) g/L;实验组右眼(0.231±0 .007) g/L,左眼(0.203±0.014) 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807,P= 0.000);对照组双眼间、实验组双眼间以及右眼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两组左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5)。 结论:雌激素可 以阻止RIR眼视网膜组织中游离谷氨酸浓度升高, 从而保护视网膜组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ORK-CAM引导的准分子激光非球面切削个体化手术优化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3年和2008年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激光中心就诊的平均等效球镜度、角膜像差没有明显差异的近视患者300例分为两组,其中优化方案组150例(300只眼)接受ORK-CAM引导的非球面个性化切削手术,传统方案组150例(300只眼)接受传统LASIK手术.进行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残余等效球镜度、角膜像差和Q值的比较.结果 术后6个月,2组患者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术后残余等效球镜度均减少,但两组间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角膜总体阶像差均方根值(RMS)、三阶像差均方根值(RMS3)、四阶像差均方根值(RMS4)、球差、慧差和Q值均增加,但优化方案组的增幅小于传统方案组,均P <0.05.结论 ORK-CAM引导的准分子激光非球面切削个体化手术优化设计方案能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能改善术后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对大鼠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从昆明山海棠中提取生物碱,并制备3种浓度的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将实验性葡萄膜炎Lewis大鼠80只随机分为A(生理盐水治疗组)、B(0.0125%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组)、C(0.025%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组)、D(0.05%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和E(典必殊滴眼液组)5组,每组16只大鼠,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3种不同浓度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及典必殊滴眼液点眼。各组于免疫后第9 d开始每天使用滴眼液点眼,于免疫后3、6、9、12、15、18、21、24 d每组各处死 2只大鼠,取4只眼球(n=4)行常规组织切片及HE染色;根据病理切片的炎症反应程度分为5级并按炎症反应程度给予相应评分;将各组评分结果进行非参数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将各组大鼠炎症病理反应评分相比较,A组、B组和C组在各个时点均无显著差异;D组和E组自免疫后第15 d开始与前3组之间差异显著;D组和E组在各个时点的炎症反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0.05%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可有效抑制Lewis大鼠实验性葡萄膜炎眼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