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脊髓全横断SD大鼠模型骨髓CD34^+细胞移植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 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7在昆明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①采用Pelcoll细胞分离液离心+贴壁分离法对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骨髓细胞进行粗筛后,收集骨髓悬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密切观察细胞生长情况。②收集培养至第3周的悬浮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CD34单克隆抗体鉴定。③选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1d,1,2,4和8周各3只)。将经CD34单克隆抗体鉴定后的CD34^+细胞移植人脊髓全横断大鼠模型脊髓横断处尾侧。④术后密切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分别在术后1d,2,4和8周行BBB评分检测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⑤同时行冰冻切片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细胞的分布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34^+细胞的存活。 结果:对照组大鼠第22天死亡1只,进入结果分析29只。①免疫荧光镜下见,培养至两三周的骨髓悬浮细胞中,圆形绿色荧光细胞可达90%以上。②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培养至两三周后的骨髓悬浮细胞多数呈CD34阳性,阳性率达(74.6&;#177;1.7)%。③两组大鼠BBB评分结果显示,移植组大鼠后肢自主运动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④移植后2,4和8周时移植组脊髓横断处头尾两侧均可见绿色荧光细胞,且多分布于灰质中,散在或聚集成片:免疫组织化学法可见移植组脊髓横断处头尾两侧切片中均有CD34^+细胞散在。 结论:移植骨髓CD34^+细胞可在脊髓全横断大鼠脊髓中存活并迁移,其大鼠后肢自主运动功能得到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72.
异病同治,辨主证为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一种具体体现。不同疾病发展到同一阶段出现相似的证,或是一人身兼数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共同表现出的最显著的证候(主证),就可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病主要着眼于证的区别,而异病同治实质上是抓主证,通过辨别主诉中的一组证候,作为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本文从异病同治与证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面进行阐释,明确抓主证在异病同治中的重要性,同时列举了异病同治的相关例证,以期拓展临床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73.
方证辨证是一种临床诊疗思维方法,其思想起源于《伤寒杂病论》。在其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后世医家的重视和深入研究。本文从方证理论的思想来源,方证辨证与方证相关的区别,以及方证辨证与其他8种辨证方法相比的优越性等方面入手,对这一辨证方法的提出和发展作出了初步分析。方证辨证有别于方证相关,集辨证与论治于一体,是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中最直接的方法,方证辨证是方证与病证的相对应,强调抓主证的重要性。作为一种新的学术观点,方证辨证法在临床辨病中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4.
代谢组学方法是研究代谢组在某一时刻细胞内所有代谢物的集合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寻找代谢物与生理病理变化的对应关系。中医证候是对机体病理状态的宏观概括,代谢组学研究内容则反映出宏观状态下机体的微观表现。近年来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对中医证候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外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对中医证候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从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对中医证候进行的研究方向、成果与不足进行论述,并提出研究展望,为深入研究中医证候微观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5.
超声体外诱导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超声对诱导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的作用,为超声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细胞株K562为研究对象,用频率为1.8 MHz的超声波辐照白血病细胞K56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超声辐照K562细胞后24 h,8 mV×5 min组及8 mV×10 min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 %和8.28 %;10 mV×5 min及10 mV×10 min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36 %和21.46 %。电压为7mV时,超声辐照K562细胞后0.5 h,1 h,3 h,5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 %,3.6 %,5.7 %,7.7 %。同时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凋亡小体形成等典型形态学改变。结论 超声可以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6.
采用荧光素染色法和ACAS570型粘附细胞仪观察冬虫夏草水提液对正常心肌细胞内Ca2+的作用及对缺氧再给氧时细胞内Ca2+的影响。结果显示:冬虫夏草水提液能降低正常心肌细胞内Ca2+的浓度,减轻缺氧再给氧时细胞内Ca2+超载现象,二者均呈良好的量效关系。提示冬虫夏草水提液可能有减轻缺氧再给氧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分析医学生在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流行期间焦虑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开展心理防护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非概率抽样(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安徽省2所医学院校6 276名医学生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星制作问卷,包括一般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等;通过微信、QQ等网络平台,在COVID-19流行期间对被试的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匿名调查。  结果  医学生焦虑得分为(38.52±7.76)分,焦虑情绪检出率为8.9%。医学生在性别、辅导员在COVID-19流行期提醒注意防护频次、本/专科生、户籍所在地、自评近期健康状况、所居住小区是否有COVID-19确诊患者、关注度、盲目消毒、自评自己被感染的风险、恐慌程度等方面焦虑情绪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本科生(OR=1.25)、自评自己感染COVID-19的风险高(OR=1.71)、特别恐慌(OR=2.75)与焦虑情绪呈正相关;女生(OR=0.62)、来自农村(OR=0.80)、自评近期健康状况一般(OR=0.06)、健康状况较好(OR=0.11)、健康状况很好(OR=0.30)、所居住小区无COVID-19确诊患者(OR=0.67),对COVID-19疫情每天关注一两次(OR=0.47)、频繁关注(OR=0.38)、盲目消毒行为一般(OR=0.53)、盲目消毒行为较少(OR=0.32)与焦虑情绪呈负相关。  结论  COVID-19流行期间,医学生焦虑得分较高,不同性别、本专科层次医学生存在差别。医学生应做好心理调适,适度关注相关信息,正确认识疫情;学校辅导员应多关心学生,并进行多方式的相关知识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78.
目的:对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7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进行结节性质判断,并以病理组织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对二维超声与彩超检查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二维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74.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9.8%,二者联合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6.6%,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良恶性结节患者的超声检查影像结果比较显示,钙化率、低回声率、高回声率、边界不清晰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混合回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79.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苏北人民医院实验中心根据自身特点,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提出苏北人民医院实验中心的疫情防控管理策略。通过建立完善疫情防控制度、人员分类管理、强化人员感控培训及考核、加强实验场所及冷链试剂管理以及创新工作模式等措施,有效降低实验中心的感染风险,保障了实验中心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0.
摘要:抑郁症和焦虑症是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抑郁和焦虑作为一种生物-心理-社会交互致病的疾病,单一、靶向明确的药物很难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中复方逍遥散自身的多成分特点,决定了其能够多靶点、多系统、多层次地调节抑郁和焦虑。课题组多年从事对逍遥散抗抑郁和焦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逍遥散具有“双向调节”和“多靶点、多系统、多层次”的两大特征。然而,要搞清楚逍遥散抗抑郁和焦虑的药效物质基础,尚需进一步借助多种学科研究手段,围绕中医证以病证结合为前提,纳入疾病和证候双重评价手段,以脑肠轴为切入点,密切结合方证耦合机制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