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眠尔康药枕临床应用与疗效观察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410008)方加胜,袁贤瑞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冯清泉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曾文绮湖南省人民医院内科刘庭桢湖南省医药研究所刘炳凡湖南省科委刘阳辉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慢性神经系统机能性疾...  相似文献   
72.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连续切除鞍上与鞍旁区脑膜瘤38例,31例(81.6%)获肿瘤全切除,无死亡,术后住院时间15.6±5.9天,全组术后Karnofsky记分87.22±13.60,较术前提高36.11±12.25分(P<0.001)。改善手术疗效的关键在于提高显微外科技术与设计恰当的手术入路,鞍旁型脑膜瘤首选经眶颧额颞下入路,鞍上型脑膜瘤首选经翼点入路。  相似文献   
73.
作者收集了1973年9月至1979年12月间收治的2000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死亡138例.伤后48小时内死亡50例(36%),晚期死亡88例(64%).尸检56例.48小时内死亡病例作尸检者50%.晚期病例作尸检者占35%.56例均作了全身尸检.全部大脑和80%的全身尸检均由作者之一完成,新鲜大脑在未切开或切开后均照了相,并用10%甲醛至少固定10天后作切片,每个脑标本均通过脑和脑干的适当部位切25个碏块,每一碏块切片均用H·E Bodian神经末梢染色,三色法染色和Luxol-抗PAS—苏木素染色后,进行显  相似文献   
74.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饲养管理与生长发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生产繁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适宜的环境和营养以及SHR的生长、发育、繁殖情况。0~26周的SHR体重增长情况表明,从第7周开始,雄鼠体重明显高于雌鼠(F<0.05),4~12周龄是SHR体重增长最迅速的时期。SHR种鼠繁殖四胎后及时淘汰,配种一周后雌雄种鼠及时分开饲养,这两条措施可提高SHR的产量。  相似文献   
75.
儿童髓母细胞瘤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儿童髓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及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四脑室顶部切开联合四脑室正中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小儿髓母细胞瘤27例。结果:手术全切除22例(81.5%)、次全切5例(18.5%)。术后26例颅高压症状消失,临床体征改善,1例恶化,无与手术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肿瘤位于小脑蚓部6例,四脑室内9例,小脑蚓部和四脑室内者11例,小脑半球1例。肿瘤供血来源于双侧小脑后下动脉分支19例。术中打通导水管26例,1例术中同时行枕大池分流。术后25例病人随访5个月至3年4个月,并接受放疗。其中23例未见复发或转移,1例转移至骨髓,3例原位复发。结论:正确认识小儿髓母细胞瘤的病理解剖结构及其周围组织结构有利于肿瘤切除,采用显微手术全切除肿瘤组织, 妥善保护好小脑后下动脉及分支,避免伤及脑干和四脑室底的结构,术中解除导水管梗阻,是降低复发和转移率、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脑肿瘤干细胞(brain tumor stem cells,BTS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研究BTSCs比例与人脑神经上皮肿瘤病理级别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人神经上皮肿瘤细胞接种于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中,使其中的脑肿瘤干细胞增殖和传代,利用细胞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干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Nestin和CD133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46例脑肿瘤及5例正常脑组织CD133的表达,并与肿瘤病理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从人神经上皮肿瘤病例中分离培养出BTSCs;BTSCs可以在体外增殖并传代,并且表达干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Nestin和CD133;CD133在正常的脑组织中未见表达,在各级神经上皮肿瘤中均有表达,各级别肿瘤中的阳性细胞比例差异有显著性(P〈0.01),CD133阳性细胞比例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各种病理类型神经上皮肿瘤组织中均存在干细胞特征的细胞,CD133的表达与肿瘤级别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7.
枕下开颅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枕下开颅后,采用硬膜-颈肌悬吊关颅对消除皮下积液的作用。方法 1997年7月~2000年3月79例患者采用枕下开颅+常规分层关颅,2000年3月-2005年6月63例患者采用枕下开颅+硬膜-颈肌悬吊关颅。结果 在行枕下开颅+常规分层关颅的79例患者中出现皮下积液为8例,行穿刺或引流治愈7例,而行枕下开颅+硬膜-颈肌悬吊关颅的63例患者中无1例出现皮下积液。结论 枕下开颅+硬膜-颈肌悬吊关颅能有效预防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78.
目的:建立以Fe3O4磁性纳米颗粒(Fe3O4,MNP)/胞嘧啶脱氨酶(CD)/5-氟胞嘧啶(5-FC)系统为基础的神经系统胶质瘤治疗方法.方法:利用高温分解铁有机物法以2-吡咯烷酮和乙酰丙酮铁为原料制备出Fe3O4 MNP,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磁性材料进行表面修饰.以Fe3O4 MNP为载体将CD基因转染U251胶质瘤细胞,检测Fe3O4 MNP对质粒pCMVCD的结合与保护能力.通过RT-PCR,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CD基因在U251细胞的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5-FC化疗后U251-CD细胞生长曲线的变化.结果:制备出粒径为(10±2)nm的Fe3O4 MNP;使用Fe3O4 MNP作为载体将CD基因成功转染U251细胞;脂质体转染组转染率为(39.23±12.12)%,而示Fe3O4 MNP转染组转染率为(67.35±11.19)%,2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Fe3O4 MNP作为载体转染的U251-CD细胞CD基因稳定表达,并呈时间相关性增强表达模式;U251-CD细胞加入5-FC后能显著抑制U251细胞生长.结论:Fe3O4 MNP可作为胶质瘤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Fe3O4 MNP/CD/5-FC系统可作为脑胶质瘤辅助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颅眶沟通瘤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35列患者根据肿瘤主体位置、大小和性质不同分别采用眶翼点入路(5例)、眶颧额颠(12例)入路和额眶入路(18例)进行显微切除手术.肿瘤切除后对前颅底骨质的缺顿,分别采用游离骨膜加生物胶、带蒂额帽状腱膜瓣、带蒂颞肌筋膜瓣以及汰板加带蒂额帽状腱膜瓣等方法 进行颅底缺损的修复.结果 手术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7例.手术后无脑脊液漏、搏动性突眼及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35例患者30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10年.其中25例眼球突出患者22例术后恢复正常,3例明显减轻;26例视力视野损害患者22例术后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4例无明显变化;22例眼球运动障碍者术后18例灰复正常或明显改善,2例无变化,2例加重.结论 肿瘤主体位置、大4、和性质是决定选择不同手术入路的关键.术后根据前颅底骨质缺损的位置和范围不同,分别选择不同材料的修补方法 能避免术后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0.
目的通过采用多聚左旋赖氨酸(PLL)与超顺磁氧化铁纳米微粒(SPIO)的复合物对脂肪干细胞(ADSCs)体外进行标记,观察SPIO标记ADSCs脑内移植治疗大鼠脑梗死的分布和迁徙情况。方法显微镜下直接结扎大脑中动脉方法制备大鼠脑梗死模型36只,随机分成缺血未干预对照组(12只)、磁性标记ADSCs移植组(12只)和未磁性标记ADSCs移植组(12只),采用立体定向方法脑内移植。对移植后大鼠的神经系统行为和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病理组织化学染色观察ADSCs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并用磁共振成像的方法在体观察ADSCs的分布,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移植后3周神经系统行为学评分显示移植组动物明显改善,ADSCs脑内移植后3周MRT2WI显示移植区低信号改变并通过胼胝体向病灶迁移。病理组织检查显示磁共振低信号改变区可见普鲁士蓝染色阳性细胞。结论移植ADSCs可以有效地促进大鼠脑梗死后神经行为功能的恢复,MRI可用于在体评价经SPIO和PLL复合物标记的ADSCs细胞移植后在体内的分布、迁移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