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0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8篇
肿瘤学   1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额下-纵裂联合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鞍区肿瘤的方法、疗效及适应证.[方法]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作者采用经额下-纵裂联合入路切除26例最大径超过4 cm的鞍区肿瘤,其中脑膜瘤13例,垂体腺瘤8例,颅咽管瘤5例.[结果]本组肿瘤全切24例,次全切2例,全切率91.7%, 术后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平均KPS计分88.5.[结论]应用经额下-纵裂联合入路可提高鞍区巨大肿瘤全切率,减少并发症;适应于肿瘤最大径〉4 cm),正中生长,质地硬,与wills环关系密切,尤其是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穿过肿瘤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个稳定的静脉性脑梗死(CVI)的动物模型。【方法】新西兰兔35只,随机分为3组(A组,单纯上矢状窦中1/3段结扎组,15只;B组,上矢状窦中1/3段+桥静脉结扎组15只;C组,假手术组5只),在术后8h、24h、48h分别测定脑水含量,TTC染色测梗死范围并和大体标本、光镜及电镜行对照研究。【结果】A组术后8h和B组术后8h、24h、48h脑组织水肿明显。与A组比较,B组结扎后脑梗死范围明显增加。B组15只兔24h、48h均可见病理证实的不同程度的CVI,而A组中仅5只兔出现了CVI。假手术组5只均未见上述表现。【结果】上矢状窦中1/3段+桥静脉结扎制备CVI动物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主编寄语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2015年如约而至。值此新春来临之际,《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谨向各位编委、作者、读者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诚挚问候!本刊创建于1974年,原名《国外医学参考资料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是卫生部最早批准、出版、发行的十四个国外医学参考资料之一。忘不了创刊之初为杂志奉献了无数心血的神经内、外科专家黄友歧,王可嘉,欧阳珊,曹美鸿,王茂山,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jugular foramen schwannomas,JFS)的入路选择及术中神经保护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分型,6例A型肿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B型肿瘤采取枕下经颈静脉突入路,1例C型肿瘤采用颈侧入路,4例C型和9例D型肿瘤采取髁旁-颈外侧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新发吞咽困难2例,吞咽困难较术前加重5例;术后新发声音嘶哑3例,声音嘶哑较前加重1例;新发舌肌萎缩、伸舌偏斜1例;面瘫加重2例;无新发面瘫及听力下降、颅内出血、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随访3~48个月,耳鸣、听力下降较术前改善12例,吞咽功能、声音嘶哑较术前改善各7例,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3例。无肿瘤复发、进展及死亡病例。结论根据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累及范围,应用微创理念精确磨除骨质,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到达病变区域,可以在全切除肿瘤的同时减少创伤,保护脑神经。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侵犯颅底骨质及鼻窦的前颅窝底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颅底重建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大冠状或小冠状皮瓣开颅,骨膜向前完整分离,分块切除肿瘤后,咬除或磨除颅底受侵蚀及增生的骨质,将突入鼻窦内的肿瘤切除。切取患者下腹部合适大小的脂肪组织,修剪后填塞入颅骨缺损处,将额骨骨膜翻下,严密缝合骨膜和颅底缺损处周边正常硬膜,用耳脑胶在缝合处粘合一圈。结果:按照Simpson标准,12例Ⅰ级切除,1例Ⅱ级切除。术后并发症包括无菌性脑膜炎3例,额叶症状包括多语、躁动、欣快及缄默3例,无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无死亡。病理诊断均为良性脑膜瘤,其中2例为细胞增生活跃。随访9个月~8年,平均3.4年,肿瘤无复发。结论:脂肪填塞颅底缺损处,带蒂骨膜与缺损周边正常硬膜严密缝合,用生物胶加固缝合处能有效防止脑脊液漏。  相似文献   
6.
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分析(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影像、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CNC的影像学特点,采用HE染色及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特征。结果肿瘤与透明隔关系密切,钙化、囊变常见,MRI表现为蜂窝样混杂信号,斑片状、条状增强。组织学形态类似少突胶质细胞。免疫组化10例Syn(+),8例NSE(+),7例GFAP(+)。结论 CNC主要发生在脑室前部或靠近室间孔区附近,其影像学有一定的特点,当此区发生肿瘤时要考虑CNC可能,需行免疫组化检查。肿瘤具有双向分化特征,免疫组化标记Syn、NSE阳性对诊断CNC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枕下骨瓣开颅术在后颅窝病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40例后颅窝病变患者采用骨瓣开颅25例,骨窗开颅15例。手术入路包括枕下正中入路、枕下正中向外的钩型切口入路及小脑半球外侧钩型切口入路。结果骨瓣开颅组术后CT显示骨瓣复位良好,术后无脑脊液漏,无皮下积液,颅内感染1例。骨窗开颅组术后脑脊液漏1例,皮下积液2例,颅内感染1例。骨窗开颅组术后有不同程度的皮瓣区下陷。结论骨瓣开颅术后复位保持了解剖层次的完整性,避免了对患者的不良心理影响,减小了残腔,减少了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GFL7基因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收集4 5例人脑胶质瘤石蜡标本,其中低度恶性(Ⅰ~Ⅱ级)2 4例,高度恶性(Ⅲ~Ⅳ级)2 1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GFL7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八因子免疫组化标记肿瘤微血管。分析EGFL7蛋白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及MVD的关系。结果EGFL7在人脑胶质瘤中存在表达,EGFL7蛋白表达主要位于肿瘤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其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t=4.3 9 9,P<0.0 1)及MVD(r=0.6 8 4,P<0.0 1)有明显的相关性;EGFL7在正常人脑组织中无表达。结论人脑胶质瘤存在EGFL7基因的表达,并且与肿瘤恶性程度及MVD具有明显相关性,提示EGFL7在人脑胶质瘤的血管生成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神经内镜治疗儿童多房脑脓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神经内镜技术在最近20年取得了重大进步并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儿童多房脑脓肿目前仍是神经外科的急症之一,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该文通过总结应用神经内镜治疗儿童多房脑脓肿的临床经验,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在手术治疗儿童多房脑脓肿中的作用。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该研究应用神经内镜治疗了16例多房脑脓肿的患儿。结果:该组16例患儿术后颅高压症状均缓解, 术后复查头颅CT/MRI示脓肿腔消失,仅存脓肿壁。随访到的14例患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年,13例脓肿壁均消失,术后脓肿复发1例。结论:用神经内镜治疗儿童多房脑脓肿具有安全、高效、并发症少的优势。[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41-43]  相似文献   
10.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巨大椎动脉瘤(附1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巨大椎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5例巨大椎动脉瘤的手术经验。瘤颈夹闭6例,椎动脉近端阻断2例,瘤壁塑形3例,孤立术3例,动脉瘤包裹1例。结果术后有13例进行了DSA和/或CTA检查,动脉瘤不显影者12例。15例患者术后1月好(GOS4~5分)10例,差(GOS2~3分)4例,死亡1例。结论手术仍为巨大椎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应个性化设计治疗方案,据术中情况合理处理动脉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