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2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348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349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319篇
内科学   510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09篇
特种医学   1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56篇
综合类   1257篇
预防医学   285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401篇
  3篇
中国医学   301篇
肿瘤学   8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简单稳定、可靠的新生SD大鼠心室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使分离的心室肌细胞存活率和纯度更高。方法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Ⅱ型联合消化,分离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离心使用低转速(750r·6min-1),进行体外培养,观察使用培养板贴壁细胞的原位计数方法计算存活率,观察心室肌细胞生存过程当中的形态以及心率变化,并以细胞免疫荧光进行心室肌细胞纯度鉴定,结合共聚焦镜下观察心室肌细胞形态结构。结果最初分离下来的心室肌细胞为圆形,形状饱满,亮度高,培养第1天,心肌细胞多数贴壁,伸出伪足,少数贴壁的单个细胞开始出现搏动,搏动的频率和节律不齐,培养3~4d后可铺满成单层,呈大片同心圆状,开始同步搏动,收缩有力,搏动频率多在40~90次·min-1。培养第5~7天的心室肌细胞搏动频率趋于一致,搏动频率多在80~100次·min-1。直至第9d后细胞的搏动频率逐渐下降,成纤维细胞逐渐优势生长,搏动细胞的比例也逐渐降低,心室肌细胞形态开始明显改变,培养第20天时,部分细胞停止搏动,形态发生很大的改变,心室肌细胞的胞浆出现空泡,原先出现的伪足的地方变细,开始出现断续的表现,细胞大多脱落;免疫荧光显示培养的心室肌细胞纯度达93%以上;平均存活率达96%。结论改进的细胞培养技术可获得生长状态良好的心室肌细胞,提高存活率和心室肌细胞纯度。  相似文献   
72.
为探讨细胞外组蛋白对小鼠原代单核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及可能机制,将小鼠原代单核细胞培养于含不同浓度组蛋白的培养基上,采用MTT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并筛选合适的组蛋白浓度。将原代单核细胞培养于特定浓度组蛋白培养基上,利用MTT染色法检测不同时间的细胞活性。分别用自噬抑制剂和死亡抑制剂预处理细胞,采用MTT染色法结合PI-Annexin V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和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组蛋白组细胞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应用死亡抑制剂后,细胞死亡率明显下降(P0.05)。细胞外组蛋白可抑制原代单核细胞活性,诱导原代单核细胞死亡,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自噬可能会增加组蛋白诱导的单核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73.
74.
肥胖症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是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异常所致的脂肪存储量显著增加。成年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体脂量明显增加的趋势,且绝经期后随着性激素水平的骤然下降--尤其是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机体的脂肪细胞分化异常所造成的脂肪蓄积,主要集中在身体的中央(主要是腹部、臀部)区域。而绝经妇女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与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具有高度负相关性[1]。就许多疾病而言,局部脂肪异常堆积相较全身体脂含量的增多可能是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心外膜脂肪细胞核因子(NF)-κB信号途径抑制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泡沫细胞模型,分为空白组,转染试剂组,siRNA干扰组,高脂组,高脂+SRT1720组,高脂+SRT1720+siRNA干扰组。采用油红O染色判断模型的建立,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进行蛋白表达的分析。结果建立模型成功;与高脂组比较,高脂+SRT1720组SIRT1蛋白表达量升高显著,NF-κB及其下游靶分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表达量下降显著(P0.05)。与高脂+SRT1720组比较,高脂+SRT1720+siRNA干扰组SIRT 1蛋白表达量下降显著,NF-κB及其下游靶分子TNF-α蛋白表达量升高显著(均P0.05)。结论泡沫细胞中SIRT1是NF-κB信号通路的上游,通过抑制心外膜脂肪组织NF-κB炎症信号途径,参与调节泡沫细胞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移出,可为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76.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地获取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原代培养的方法。方法:窒息法处死大鼠,打开胸腔经心脏放血后,从背部取出一段脊柱。将脊柱稍加修剪后,从中轴线处打开脊柱,暴露脊髓,在其两侧找到椎间孔内的为DRG,用器械离断神经纤维,取出DRG。Ⅰ胶原酶联合Trypsin-EDTA先消化DRG,再用吹法DRG以获得单个神经元;用TNB-100 basal Medium的复合培养液在经过0.1 mg/ml PolyD-lysine hydrobromide和0.01 mg/ml lamina包被的培养皿内,于5%CO2,37℃孵箱内培养48 h。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元内标志物BetaⅢTubulin的表达,用Alexa flour 488标记的二抗进行显色,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获得了单层贴壁的神经元,其胞体形状多样,突起生长良好,细胞之间正在逐步形成网络连接;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细胞的胞体和突起中均可高表达BetaⅢTubulin,且荧光染色较强。结论:运用该方法可以简便地从大鼠DRG内获得单层贴壁的原代神经元。  相似文献   
77.
棕色脂肪在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而脂肪细胞分化及其调控失常与人类许多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多种癌症等密切相关。本文从脂肪细胞的起源、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脂肪细胞分化及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上述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78.
79.
80.
背景:肠道菌群与棕色脂肪组织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调控机制和广泛联系,但是目前机制尚未阐明。目的:揭示棕色脂肪组织与肠道菌群间的潜在关系,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实验思路。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以“brown adipose tissue,intestinal flora,obesity,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family”为英文检索词,以“棕色脂肪组织,肠道菌群,肥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家族”为中文检索词在PubMed、万方、维普、知网数据库中检索1994-01-01/2020-06-01的相关文献,并对文献的相关内容进一步筛选、归纳分析与总结,最终纳入38篇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肠道菌群失调会影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PPARs又可以影响棕色脂肪组织的代谢进而调控肥胖;PPARα、PPARβ和PPARγ都与脂肪代谢有关,可以被相应的激活剂激活促进棕色脂肪组织的表达,其中PPARγ在肠道菌群和棕色脂肪组织中的联系最为密切,肠道菌群代谢的变化可以上调PPARγ的表达,从而激活棕色脂肪组织达到减肥的目的;②调节肠道菌群与棕色脂肪组织的关系可以治疗肥胖症;③从棕色脂肪组织、PPARs信号通路两者中研究抵抗肥胖的相关药物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