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5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55篇
内科学   87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487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527篇
中国医学   183篇
肿瘤学   5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比较卡介苗(BCG)与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灌注治疗对膀胱癌复发的预防作用及治疗毒性。方法收集关于BCG与HCPT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的比较性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CI)作为评价比较疗效及毒性差异的指标。统计软件为RevMan5。结果共入选16个临床研究,包括705例接受BCG和905例接受HCPT膀胱灌注治疗的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BCG组1年内复发率高于HCPT组(P=0.009),但2年内复发率和长期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4、0.99)。BCG组膀胱刺激症状、血尿和发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HCPT组(P均〈0.00001)。结论 HCPT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1年内复发率低于BCG,2年内复发率和长期复发率无差异,但治疗毒性明显低于BCG。  相似文献   
62.
王成勇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0):1034-1035
目的:观察羟喜树碱(camotothecin,CPT)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对136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术后采用CPT40 mg+生理盐水40 ml即刻及CPT20 mg+生理盐水40 ml规律膀胱灌注,观察其预防肿瘤术后复发的效果。结果:136例随访8~22个月,其中21例膀胱肿瘤复发,复发率为15.4%,总不良反应率为13.2%。结论:CPT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HCP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HCPT治疗80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TURBT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76例患者经6个月~2年随访后12例复发,复发率为15.79%.其中9例再次行TURBT术,3例改行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结论:TUR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HCPT具有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羟喜树碱(HCPT)对宫颈癌HeLa细胞作用的机制。方法 CCK8检测Hela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自噬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GFP-LC3 shRNA转染和Hoechst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自噬特异小体量的改变以及凋亡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HCPT抑制Hela细胞生长呈浓度依赖性(P<0.05),IC503μmol/L HCPT作用Hela细胞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的表达以及LC3-Ⅱ/LC3-Ⅰ比值发生改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Bcl-2表达也发生明显改变(P均<0.0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ela细胞带有GFP-LC3的自噬体增加,凋亡细胞也增多(P均<0.05)。结论 HCPT能够诱导HeLa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p62以及LC3的表达增强,从而激活细胞自噬发生;且HCPT能够激活宫颈癌HeLa细胞发生自噬,进而诱导细胞凋亡来达到抗肿瘤目的。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能否缓解喜树碱(camptothecin,CPT)用药引起的骨髓抑制。方法:取Balb/c小鼠,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CPT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以1 mg·kg-1作为CPT给药剂量,使用全血分析仪检测24 h内不同时间点白细胞浓度变化,为后续联合用药提供检测时间点参考。随后取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CPT(1 mg·kg-1)组,NCTD低、高剂量(10,20 mg·kg-1)组,CPT(1 mg·kg-1)+NCTD(10 mg·kg-1)组和CPT(1 mg·kg-1)+NCTD(20 mg·kg-1)组。连续灌胃2周,采用眼球采血法,应用全血分析仪检测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的差异。病理组织切片评估肠道的毒性情况。结果:CPT LD50为1 mg·kg-1。CPT单独给药后6 h小鼠白细胞数目降至最少。24 h内与CPT单独用药比较,CPT+NCTD联合给药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明显上升(P0.05),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无明显变化。连续灌胃2周,比较CPT单独用药,CPT+NCTD联合给药组白细胞数目明显上升(P0.05),其中淋巴细胞升高显著(P0.01),其他细胞无明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的无明显差异,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显示CPT主要毒靶器官小肠的病理变化短期、长期均不明显。结论:NCTD可减轻CPT用药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并没有增加其肠道毒性,为临床CPT应用,并减轻其毒性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制备羟基喜树碱聚乙二醇化聚十六烷基氰基丙烯酸酯(PEG-PHDCA)纳米粒,并进行表征。方法酯化、缩聚法制备PEG-PHDCA,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新合成材料的相对分子质量,纳米沉淀法制备纳米粒,测定其粒径、载药量、包封率,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结果所得纳米粒相对分子质量为2 300~2 700,能较好地包埋喜树碱,平均粒径为(86.5±7.2)nm,Zeta电位为(-16.34±2.4)m V,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90.23±1.13)%和(3.17±0.15)%。载药体系能实现药物良好的体外缓释。结论 PEG-PHDCA适合作为纳米制剂的载体。羟基喜树碱PEG-PHDCA纳米粒能提高药物的水溶性,并可实现其体外缓释。  相似文献   
67.
目的:测定喜树碱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超滤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喜树碱与大鼠血浆以及健康人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测定。结果:在1,4,8 μg·mL-1质量浓度下喜树碱与大鼠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6.68±0.45)%,(96.41±0.13)%,(96.09±0.44)%;与健康人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5.47±0.27)%,(94.92±0.42)%,(94.72±0.48)%。结论:喜树碱与大鼠和健康人血浆蛋白均有很强的结合,并且在考察浓度范围内喜树碱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无浓度依赖性,但是存在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制备9-硝基喜树碱包合物脂质体以提高其抗肿瘤效果。方法:饱和水溶液法制备9-硝基喜树碱包合物,考查制备包合物脂质体的最佳方法和工艺,制备9-硝基喜树碱包合物隐形脂质体并评价其药剂学性质及抗肿瘤效果。结果:9-NC包合物脂质体最佳工艺为乙醇注入法以10 mg胆固醇,720 mg磷脂,1.0 g包合物处方制备。所制备的9-NC包合物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12.10±0.81) nm,包封率为(60.11±1.08)%,且体外抗肿瘤效果显著提高。结论:包合物脂质体是喜树碱类药物的抗肿瘤应用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经紫杉类和蒽环类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分别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或氟尿嘧啶(5-FU)、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或卡铂和吉西他滨联合羟基喜树碱(HCPT)进行解救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转移性乳腺癌经紫杉类和蒽环类治疗进展后适合的化疗方案。方法 2006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经紫杉类和蒽环类治疗后进展的65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分为:GX方案组(n=34):吉西他滨800~1000mg/m2,d1、d8;卡培他滨850~1000mg/m2 bid,d1~d14或5-FU 500mg/m2 d1~d5。GP方案组(n=21):吉西他滨800~1000mg/m2,d1、d8;顺铂70mg/m2或卡铂AUC=4~6。GH方案组(n=10):吉西他滨800~1000mg/m2,d1、d8;HCPT 6~8mg/d,持续用5~6天。21天为1周期,每两个周期评价疗效,获疾病控制的患者继续化疗至6个周期。结果 64例可评价疗效,65例可评价不良反应。GX方案组、GP方案组及GH方案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6.4%、33.3%和3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8个月(1~22个月)、8个月(1~48个月)和6个月(2~12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5);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4.5个月(6~37个月)、14个月(4~48个月)和16个月(5~63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3)。3组的3~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以吉西他滨为主的方案对既往经紫杉类和蒽环类治疗后进展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为有效的解救方案。  相似文献   
70.
HPLC-荧光法测定兔血浆中羟基喜树碱的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兔血浆中羟基喜树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荧光法,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63 nm,发射波长为550 nm,Lichrospher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75 mol/L醋酸铵缓冲液(pH 6.4)(32∶68,含0.2%三乙胺),流速1.0 mL/min,采用内标法测定浓度。结果兔血浆样品中羟基喜树碱与内标(喜树碱)峰分离良好,内源性杂质不干扰样品峰,最低检测浓度为1.0μg/L。HCPT浓度范围在2.832~5 800μg/L间呈线性相关,回归方程为Y=0.008 596 0.004 282C,相关系数为r=0.999 2,相对回收率分别为100.0%~105.0%,日内和日间变异均小于15.0%。结论本实验方法具有专属性,且灵敏、可靠,适用于HCPT类制剂给药后血药浓度的检测,有助于深入研究HCPT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