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61篇
  免费   543篇
  国内免费   115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77篇
临床医学   3016篇
内科学   18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93篇
特种医学   9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4698篇
综合类   4321篇
预防医学   58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186篇
  12篇
中国医学   2858篇
肿瘤学   7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316篇
  2015年   433篇
  2014年   665篇
  2013年   763篇
  2012年   1052篇
  2011年   1305篇
  2010年   1088篇
  2009年   1091篇
  2008年   1114篇
  2007年   1146篇
  2006年   1037篇
  2005年   989篇
  2004年   839篇
  2003年   724篇
  2002年   508篇
  2001年   457篇
  2000年   329篇
  1999年   484篇
  1998年   472篇
  1997年   501篇
  1996年   471篇
  1995年   381篇
  1994年   290篇
  1993年   185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低氧诱导因子(HIF)‐1α是一种介导哺乳动物细胞内低氧反应的核转录复合体,对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等有重要调节作用,且在椎间盘细胞中明显表达。椎间盘退变是引起临床上颈肩痛和腰背痛的主要原因,其早期主要特征为髓核细胞数量减少甚至消失、细胞外基质成分合成与降解平衡紊乱。髓核细胞处于低氧环境中,细胞内合成的 HIF‐1α对其存活有重要作用,因此 HIF‐1α可能与椎间盘退变密切相关。该文就HIF‐1α与椎间盘退变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2.
<正>发生于椎间盘的囊肿是一种少见的脊柱疾病,2001年日本学者Chiba等[1]将其命名为椎间盘囊肿(discal cyst)。目前国内外报道案例不多,多以个案方式报道,且均为腰椎间盘囊肿。由于本病发病率低,临床医师认识不足,容易误诊。我们收治2例腰椎间盘囊肿伴突出的患者,报告如下。病例1男,27岁,因"腰痛6个月伴左下肢放射痛3  相似文献   
53.
<正>椎体软骨终板分为骨性终板和软骨终板,其作用非常重要,对维持脊柱的整体以及椎间盘的功能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终板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化学特性的改变容易引起椎间盘退变相关疾病[1~3]。腰椎终板及终板下骨质在MRI上的信号改变被称为Modic改变,其发生率正常人群中为6%,腰背痛人群中为40%[4],Modic改变在中年会进  相似文献   
54.
<正>近年来,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微创技术如椎间盘镜、椎间孔镜、介入技术在颈椎外科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并且收到了良好的疗效。另一方面,在颈椎外科手术中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具有天然的优势,它提高了手术的精细度和安全性,在颈椎外科中熟练使用手术显微镜将使脊柱外科医生如虎添翼,而且通过显微外科技术的辅助,一些常规的开放手术可以通过微创方式来完成。  相似文献   
55.
椎间盘退变与细胞死亡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椎间盘退行性变被认为是临床下腰痛的重要原因,其分子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椎间盘退变的分子基础研究已经成为热门.椎间盘独特的生理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导致了它易于退变的特点.椎间盘退变开始与椎间盘细胞学行为的改变有关,包括细胞死亡的增加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然而,在退变椎间盘中的细胞死亡机制仍不明确,主要包括细胞凋亡和自噬.对椎间盘退变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能够为将来进一步改善和治疗椎闻盘退变打下基础.虽然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学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椎间盘本身的生物环境对生物学治疗的发展仍具有挑战性.  相似文献   
56.
唐强  袁帅  王伟东  孔抗美  王新家 《中国骨伤》2015,28(11):994-999
目的:探讨MRI中椎管及硬膜囊大小对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选择的参考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非手术和手术治疗的1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非手术组91例,男55例,女36例,年龄20~ 68岁,平均(43.37±12.48)岁;手术组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龄20~ 64岁,平均(42.98±12.95)岁。采用JOA评分(29 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和膀胱功能)及效果进行量化评价。同时在腰椎MRI T2轴位测量椎管和硬膜囊大小的相关参数(包括椎管正中矢径和有效矢径、侧隐窝宽度、椎管和硬膜囊面积),并计算有效矢径/正中矢径、隐窝宽度/正中矢径和膜囊面积/椎管面积的比值。将两组患者的各参数值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分析其与治疗前JO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144例患者随访1~3年,平均2.1年。治疗前非手术组和手术组的JOA评分分别为16.27±2.96和12.64±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19,p<0.01).末次随访非手术组与手术组比较,JOA评分(25.41±2.22 vs 25.76±2.29;t=-0.853,p=0.396>0.05),改善率[(72.95±12.54)% vs (76.80±9.45)%;t=-1.855,p=0.065>0.05]和优良率(84.91% vs 78.02%;χ2=3.704,p=0.295>0.0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非手术组的复发率(14.29%)较手术组(5.67%)高。(2)手术组椎管正中矢径和有效矢径、侧隐窝宽度、椎管和硬膜囊面积、有效矢径/正中矢径、隐窝宽度/正中矢径均小于非手术组,硬膜囊面积/椎管面积则大于非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前JOA评分与椎管正中矢径和有效矢径、侧隐窝宽度、椎管及硬膜囊面积有正相关性(p<0.01);与有效矢径/正中矢径、侧隐窝宽度/正中矢径也有正相关性(p<0.05);而与硬膜囊面积/椎管面积有负相关性(p<0.01).结论:非手术和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但非手术治疗复发率较高。术前测量椎管及硬膜囊的MRI参数对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的选择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57.
吴海挺  蒋国强  卢斌  罗科锋  岳兵  陆继业 《中国骨伤》2015,28(11):1000-1005
目的:探讨Dynesys动态中和内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1年5月采用Dynesys系统治疗的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7~75岁,平均49.1岁。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L3-L5 7例,L2-L4 1例,L4-S1 5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15例,L3-L5 10例,L2-L5 4例,L2-S1 1例。所有患者腰腿痛和(或)间歇性跛行症状经正规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记录手术前后患者的腰腿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通过影像学资料观察固定节段及头侧邻近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和椎间活动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8~65个月,平均50.6个月。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分别为1.25±0.70和1.29±0.89,ODI为(25.10±6.52)%,腰腿痛VAS评分及ODI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随访固定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有所升高,椎间活动度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各随访时间点头侧邻近节段活动度、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ynesys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中远期临床疗效满意,能保留部分椎间活动度,对邻近节段影响小。Dynesys远期临床疗效还有待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方法对比,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方法治疗腰椎双节段病变的优缺点。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分别采用上述两种固定方法治疗的腰椎双节段病变49例,男17例,女32例,其中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瞄准器引导下经皮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组(A组)23例,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组(B组)26例。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29例,腰椎间盘退变17例,腰椎退行性滑脱(Ⅰ度)3例;L2,3、L3,4 1例,L3,4、L4,5 30例,L4,5、L5S1 18例。对比两组病例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液量。根据影像资料对比两组病例手术前后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的变化、腰椎冠状面和矢状面Cobb角变化,观察椎弓根螺钉、椎板关节突螺钉有无松动、断裂,以及椎间融合器有无移位,评价椎间融合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腰部切口疼痛进行评分。术前、末次随访采用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评价两组病例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切口无感染及皮肤坏死。术中、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未出现马尾或神经根损伤以及下肢神经根功能恶化现象。两组病例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切口引流液量对比,A组优于B组。术后72 h,VAS评分A组为2.35±1.20,B组3.11±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9个月。所有患者椎间隙高度获得良好的恢复,并有良好的维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椎板关节突螺钉或椎弓根螺钉松动、移位、断裂,亦未出现椎间融合器移位现象。末次随访时两组病例的腰椎冠状面和矢状面Cobb角均获得良好的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率A组为93.5%,B组为9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相比,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瞄准器引导下经皮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方式治疗腰椎双节段病变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操作简单、稳定性好、融合率高、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部分腰椎双节段病变病例固定融合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单节段Pro Disc-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置换节段屈伸活动旋转中心(center of rotation,COR)的位置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2年2月收治的23例行单节段Pro Disc-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男9例,女14例;年龄27~65岁,平均45岁。病程10~84个月,平均25个月。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15例,脊髓型颈椎病5例,混合型颈椎病3例。病变节段:C4、5 5例,C5、6 14例,C6、7 4例。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价临床疗效;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活动度、置换节段及相邻节段活动度、椎间隙高度以及置换节段屈伸活动COR位置坐标(COR-X,COR-Y)的变化;比较分析COR位置变化与术后临床疗效以及影像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例术后出现声嘶,术后3个月症状消失。患者均获随访6~36个月,平均18.3个月。末次随访时假体无移位、松动、下沉及断裂。末次随访时JOA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NDI评分较术前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活动度,置换节段活动度,上、下相邻节段活动度以及置换节段COR-Y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隙高度、置换节段COR-X显著增加(P0.05)。置换节段COR-X变化与术后JOA、NDI、置换节段活动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根据手术前后COR-X之差是否小于均值1.86 mm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间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术后JOA、NDI、颈椎整体活动度、邻近节段活动度及椎间隙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Pro Disc-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临床疗效满意,能有效维持颈椎整体活动度、置换节段和相邻节段活动度,增加置换节段的椎间隙高度。术后置换节段矢状面COR位置较术前显著前移,且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随COR前移距离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小关节内侧缘阻滞联合臭氧注射与单纯小关节内侧缘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CT(或MRI)检查证实为后外侧型和椎间孔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23例,随机分为小关节内侧缘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组(A组)61例和单纯小关节内侧缘阻滞治疗组(B组)62例;所有患者分别随访1、3、6个月。结果术后1个月,A组有效率90.2%;B组有效率7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A组和B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关节内侧缘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与单纯小关节内侧缘阻滞术相比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