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清Leptin水平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清Leptin(瘦素)水平及与血压、血清胰岛素、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83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Leptin水平,其中脑梗死119例(男65例,女54例),脑出血64例(男41例,女23例),并同时测定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且与137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 男性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的Leptin水平高于男性对照组(P<0.01),且以男性脑出血患者增高更明显。女性脑出血组的Leptin水平高于女性对照组(P<0.01)。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清Leptin水平与血糖呈正相关(r=0.48,P<0.01),与血清胰岛素呈正相关(r=0.58,P<0.01),与血压呈正相关(r=0.37,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r=-0.38,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eptin水平与血清胰岛素呈正相关(r=0.47,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r=-0.30,P<0.05。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Leptin水平升高,是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的表现,是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2.
静脉滴注潘妥拉唑对健康人胃内24小时pH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潘妥拉唑是一种新型胃酸分泌抑制剂,临床已广泛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及胃泌素瘤等酸相关性疾病。本研究采用胃内24hpH监测观察潘妥拉唑(商品名卫可安,大连美罗药业有限公司产品)静脉滴注对健康人胃内pH影响,以明确潘妥拉唑的药效学基础。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CHD)发病的关系。方法:共调查230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70例,其他疾病对照组80例(排除肝胆系统疾患)。清晨空腹采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浓度,并进行组间t检验。结果:CHD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可能在CHD的发病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探讨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合并反流性食管炎 (SHH组 )和单纯性反流性食管炎 (RE组 )患者的食管动力学特点。对经X线钡餐检查造影或胃镜证实的 5 0例SHH组和 5 0例RE组患者进行了食管动力和 2 4h食管pH监测。SHH组和RE组下食管括约肌长度 (LESL)为 (1 31± 0 33)cm和 (2 10± 0 86 )cm、下食管括约肌压力 (LESP)为 (1 17± 0 5 3)kPa和 (2 16± 0 6 5 )kPa ,SHH组均明显低于RE组 (P <0 0 5 )。两组反流参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SHH组除 pH <4时的反流次数其余指标均高于RE组 (P <0 0 5 )。提示SHH的食管抗反流功能比单纯RE患者明显低下 ,反流更严重 ;临床应对RE患者 ,特别是对可疑SHH患者应定期进行食管动力和 2 4h食管 pH监测。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曲马多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中脑远位触液神经元5-HT1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20~280 g,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随机分为5组(n=8):正常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NS组)、曲马多组(T组)、神经病理性痛+生理盐水组(NP+NS组)和神经病理性痛+曲马多组(NP+T组).C组不行任何处理;NS组和T组仅暴露坐骨神经,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kg或曲马多10 mg/kg;NP+NS组和NP+T组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模型制备后第7天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kg或曲马多10 mg/kg.除C组外,其余4组于腹腔注射曲马多或生理盐水前(T1)和注射后1 h(T2)时测定热痛阈和机械痛阈.于模型制备后第5天,左侧侧脑室注射30%霍乱毒素亚单位B与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CB-HRP)3μl以标记远位触液神经元,并测定远位触液神经元5-HT1A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NP+NS组中脑远位触液神经元5-HT1A受体表达下调(P<0.05),其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和T组比较,NP+NS组中脑远位触液神经元5-HT1A受体表达下调,热痛阈和机械痛阈降低,NP+T组热痛阈和机械痛阈降低(P<0.05),中脑远位触液神经元5-HT1A受体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P+NS组比较,NP+T组中脑远位触液神经元5-HT1A受体表达上调,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升高(P<0.05).结论 曲马多可下调中脑远位触液神经元5-HT1A受体的表达,该作用可能是其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地区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7-2009年447株尿路感染病原菌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监测.结果 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为79.2%,革兰阳性球菌占20.8%;大肠埃希菌分离率最高(66.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36.2%、3.8%,除草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均为100.0%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 临床医师要密切关注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变迁及耐药性情况,对其科学有效地进行预防及控制.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丙泊酚、咪达唑仑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c jun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基因表达水平探讨它们对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6只,每组12只。在心肌缺血15min后分别给生理盐水(A组)、丙泊酚(B组)、咪达唑仑(C组)再灌注,时相为Ⅰ0min、Ⅱ15min、Ⅲ30min、Ⅳ60min、Ⅴ120min、Ⅵ240min,各时相取2只大鼠,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后取缺血心肌标本作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 jun基因表达,显微镜下计数阳性细胞,拍片。结果:各组Ⅲ、Ⅳ、Ⅴ、Ⅵ时相与Ⅰ时相相比c jun基因表达明显增强(P<0.05);A组Ⅲ、Ⅳ、Ⅴ时相c jun基因表达均比B、C组增强(P<0.05),统计学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丙泊酚、咪达唑仑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安全可用的麻醉药,其作用与缺血再灌注时间有关,即在30~120min内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明显保护作用,这对临床选择合理时间窗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胚胎干细胞发育毒性评价模型研究Cry1Ab蛋白对于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以评估其发育毒性。方法:设置Cry1Ab蛋白7个剂量组(31.25、62.50、125.00、250.00、320.00、1 000.00、2 000.00μg/L),以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为阳性对照,以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 PBS)为溶剂对照,分别处理小鼠胚胎干细胞D3(embryonic stem cell line D3,ES-D3)和小鼠成纤维细胞3T3。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计算受试物对于不同细胞的增殖半抑制浓度(50%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of growth and viability, IC50)。设置Cry1Ab蛋白5个剂量组(125.00、250.00、320.00、1 000.00、2 000.00μg/L),设置溶剂对照(PBS),同时以5-FU为受试物进行模型验证,分别处理细胞后,通过拟胚胎体(embryonic bodies, EBs)培养...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研究肥胖女性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2 h后的胃液量(GV)是否等于或小于常规禁饮者。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的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BMI 28~32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6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碳水组(CHO组)和禁食组(Control组),每组51例。Control组术前1 d的23:00开始禁食禁饮,CHO组在麻醉前2 h口服300 mL碳水化合物。主要指标:用胃超声检查并计算右侧卧位两组胃液量的平均差异与非劣效性界值(Δ) 17.05 mL进行比较。次要指标:胃超声下右侧卧位横截面积(CSA)、 Perlas分级、单位体重的胃液量(GV/kg)、胃液pH值、患者满意度、胃排空时间。结果 胃液量的平均差异为7.18 mL(95%CI:-0.06~14.43),95%CI的上限低于预设的非劣效性限值(Δ=17.05 mL)。Control组和CHO组的平均胃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26,66) mL vs. 58(34,65)mL,P=0.43]。两组单位体重的胃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0.
任志强  梁文波  尹宁 《江苏医药》2021,47(10):1017-1019,1023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对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给予TEAS;P组在术毕送入麻醉复苏室时给予TEAS;AP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和术毕送入麻醉复苏室时分别给予T EAS.每次电刺激时间为30 min.记录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观察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 与A组比较,P组和AP组患者的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较早,患者满意度增高(P<0.05),AP组优于P组(P<0.05).P组和AP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A组,AP组PONV发生率亦少于P组(P<0.05).P组和AP组PONV发生率低于A组,AP组亦低于P组(P<0.05).结论 分别在麻醉诱导前30 min和术毕进入复苏室时实施T EAS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可明显促进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