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4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2篇
内科学   12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416篇
预防医学   49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12篇
  2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1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笔者于2010年4月收治1例锁定性肩关节下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腋神经损伤.现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49岁.因车祸致左肩部肿痛活动受限1 h入院.查体:左上臂处于过度外展、上举位,屈肘前臂置于头顶上方,腋下及胸壁淤血,可扪及肱骨头,肩外侧三角肌处皮肤感觉减退,肩关节弹性固定.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分析比较DHS和经皮微创加压钢板(PCCP)治疗Evans-Jensen Ⅰ、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讨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手术治疗Evans-Jensen Ⅰ、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133例,其中DHS组84例,PCCP组49例.结果 PCCP组与DHS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方面相比...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总结逆行股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峡部以远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合并钢板断裂的临床经验.方法 应用逆行股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12例峡部以远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合并钢板断裂.结果 切口全部一期愈合,随访12~2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等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3%.结论 应用逆行股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峡部以远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可加快启动其成骨机制促进骨愈合,其内固定稳定可靠,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是一种良好内固定选择.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CroweⅣ型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31髋)成人CroweⅣ型髋臼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以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和放射学检查评价疗效。[结果]26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21个月(10个月~4年)。术前Harris评分平均(36.45±2.47)分,术后(82.84±3.58)分,(P﹤0.01)。1例出现坐骨神经完全损伤,经保守治疗6个月后部分恢复。[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CroweⅣ型髋臼发育不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5.
HLA相合同胞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HLA相合同胞间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目的:评价HLA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2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HLA相合同胞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预处理方案为BU+CY方案或CY+TBI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采用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短程甲氨蝶呤。 结果:最短随访2个月,最长随访80个月。患者均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 L-1的时间为10~18 d,血小板≥20× 109 L-1的时间为10~37 d。主要并发症:感染败血症12例,巨细胞病毒感染9例,带状疱疹病毒感染3例,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0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1例,出血性膀胱炎4例。至随访结束,17例无病生存,8例死亡。提示HLA相合同胞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急性白血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目的: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免疫分型,融合基因及基因突变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并探讨其与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液肿瘤研究中心2015年8月到2016年6月经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查确诊的ALL患者30例,按照FAB标准分类,27例为B系ALL,3例为T系ALL。分析ALL患者白血病细胞膜表面及胞浆内分化抗原,并且对所有患者都进行43种融合基因定性筛查(BCR-ABL,AML1-ETO,PML-RARα等)和ALL基因突变(IKZF1,TP53,PAX5,JAK1,JAK2,CRLF2,PHF6,NOTCH1,FBXW7,PTEN)的二代测序(NGS)检测。结果:30例ALL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74岁,中位年龄11.5岁。30例ALL中B-ALL发病率(90.00%)明显高于T-ALL(10.00%)。27例B-ALL患者主要表达CD19、CD22、CD10和CD34等。CD19和CD22是B-ALL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抗原;3例T-ALL主要表达cCD3、CD7、CD10和cTDT等,CD7和cCD3是T-ALL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抗原。30例ALL患者的43种融合基因定性筛查发现,BCR-ABL、TEL-AML1、E2A-PBX1、MLL-AF6、MLL-AF4和SIL-TAL融合基因阳性各1例,ALL相关基因突变的NGS检测结果表明,3例B-ALL患者发生TP53突变,1例B-ALL患者发生TET2 I1762V突变;3例患者(2例T-ALL,1例B-ALL)发现NOTCH1基因突变。1个疗程后成人B-ALL的治疗效果(28.57%)明显差于儿童B-ALL(95.00%),截止至2017年7月10日儿童B-ALL的生存率明显优于成人B-ALL,其差异都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白血病免疫分型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白血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评价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是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的补充。  相似文献   
47.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3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总结国内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结果 ,以提高和改善对MM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间国内22家医院332例初诊的MM病例.对这些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结果 一线治疗方案中,325例患者选择化疗,占97.9%,7例患者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SCT),占2.1%;共有197例(59.4%)患者接受了二线治疗,其中选择化疗和SCT的分别为190例(96.5%)和7例(3.6%);共有92例(27.7%)患者接受了三线治疗,其中选择化疗和SCT的分别为88例(95.7%)和4例(4.4%).主要药物不良事件为危及生命的感染19.3%、严重贫血19.3%、深静脉血栓1.2%、血小板减少16.9%、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18.1%.结论 一些传统MM治疗方案有一定疗效并适合不同患者,期待新的治疗方法 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同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炎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其造血重建情况及移植相关并发症。方法 :1例 17岁体重 6 2kg的肝炎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采用环磷酰胺 5 0mg·kg-1·d -1× 4d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5mg·kg-1·d -1× 4d。预处理后 ,给予HLA完全相合的孪生胞姐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输入有核细胞 3.8× 10 8/kg ,CD34+ 细胞为 (8.7× 10 6) /kg ,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预防方案选用环孢菌素A加FK 5 0 6。结果 :移植后第 10天白细胞计数 >2 .9× 10 9/L ,第 4 0天血常规基本恢复正常。随访 4 2个月 ,患者一般状况良好 ,重要脏器功能正常。结论 :本例应用同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治疗肝炎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 ,本方法具有骨髓造血恢复快、相关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移植用于大鼠缺血后肢的治疗后实现血管再生的能力。方法 建立大鼠后肢缺血动物模型,将取于自体的BM-MNC制成细胞悬液注射于缺血部位,分别在移植后2和30d时行动脉造影,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内皮祖细胞(EPC),毛细血管密度以及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缺血肌组织中的EPC含量增高(P<0.01)。BM-MNC移植组在移植早期VEGF表达显著增高(P<0.01)。细胞移植后30dBM-MNC移植组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血管造影可见侧支循环建立。结论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于大鼠后肢缺血区能促进血管新生,改善侧支循环,可望成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下肢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摘要:采用生物矿化交替沉积法制备了胶原蛋白-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组织引导再生膜材料,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INSTRON-5865力学实验机等方法对膜材料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交替沉积可制备在晶相组成、化学成分、羟基磷灰石尺寸上具有类骨结构的羟基磷灰石涂层;随沉积次数增加,羟基磷灰石形态发生改变,组织引导再生膜力学性能呈下降趋势,沉积5次后拉伸强度为23.67 MPa,仍优于纯胶原膜,适作组织引导再生膜。 关键词:组织引导再生;胶原蛋白;壳聚糖;交替沉积;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