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23篇
  免费   971篇
  国内免费   591篇
耳鼻咽喉   82篇
儿科学   156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697篇
口腔科学   133篇
临床医学   2664篇
内科学   1353篇
皮肤病学   118篇
神经病学   728篇
特种医学   9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1239篇
综合类   4983篇
预防医学   2027篇
眼科学   248篇
药学   2210篇
  20篇
中国医学   2168篇
肿瘤学   425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402篇
  2018年   435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351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855篇
  2013年   856篇
  2012年   1042篇
  2011年   1184篇
  2010年   1115篇
  2009年   1053篇
  2008年   1094篇
  2007年   990篇
  2006年   926篇
  2005年   964篇
  2004年   887篇
  2003年   792篇
  2002年   703篇
  2001年   669篇
  2000年   510篇
  1999年   428篇
  1998年   338篇
  1997年   307篇
  1996年   308篇
  1995年   286篇
  1994年   285篇
  1993年   207篇
  1992年   202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58篇
  1989年   156篇
  1988年   145篇
  1987年   100篇
  1986年   99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67篇
  1983年   69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3篇
  1976年   5篇
  1963年   9篇
  196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了解长宁区中学生智能终端的成瘾现况及其相关因素,为指导中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智能终端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5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长宁区中学抽取949名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学生智能终端的成瘾现况,参考Young网络成瘾评价方法进行成瘾是否的判定,分别通过K10 量表和ULS-8量表收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孤独感,探讨学生智能终端成瘾的相关因素。结果 中学生智能终端成瘾检出率为14.33%(136/94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级段、学习成绩、使用安排方式、使用目的均与成瘾检出率有关(χ2分别为43.046、8.711、21.652、13.970,P<0.05),成瘾组学生K10量表及USL-8量表总分均高于非成瘾组(Z值分别为-7.998、-7.297)。多因素分析显示年级高中(OR=1.822,95%CI:1.167~2.585)、使用目的为娱乐(OR=1.572,95%CI:1.060~2.330)、K10量表总分>14分(OR=2.788,95%CI:1.786~4.352)、USL-8量表总分>14分(OR=2.013,95%CI:1.320~3.071)是智能终端成瘾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长宁区中学生智能终端成瘾检出率较高,其与年级段及使用目的有关,智能终端成瘾还与心理健康及孤独程度有关,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42.
43.
随着人们对健康认知的改变及以健康为中心的健康战略的提出,健康文化相关概念逐渐受到学者关注。文化是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主要助推力,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文化可影响人们对健康的认知和态度,进而改变个人的生活方式、自我保健行为、求医行为等,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可产生深刻影响。国内外对健康文化的理论研究认知度不足,主体认识缺失,国际上也没有关于健康文化的统一明确定义,我国关于健康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也还处于萌芽阶段,所涉及内容杂乱且分散,缺乏高度的理论概括和系统性研究,难以统揽全局及指导健康文化建设体系。因此,本文综合国内外健康文化研究进展,初步提出健康文化概念的设想。  相似文献   
44.
针刺手法是影响针刺疗效的关键,然而其作用规律、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研究中心郭义教授团队与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王江教授团队,长期以来围绕针刺手法作用规律及神经电信息机制开展合作研究,构建了常见针刺手法的数学模型,用数学语言解析了针刺手法操作过程,实现了针刺手法的科学表征;揭示了基于神经电信息的针刺手法部分作用规律;刻画了针刺手法电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明确不同针刺手法诱发神经电信息编码存在差异,是针刺手法效应差异的机制之一。研究成果为针刺手法的科学性奠定了提供了实验依据,对针刺手法的传承、应用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FVC(3.85±1.89)L、FEV1(3.70±1.69)L及FEV1/FVC(74.28±6.92)%均高于对照组的(1.79±1.48)L、(1.82±1.19)L、(65.74±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与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疗效明显,可改善其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6.
临床营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综合学科,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营养教育是依靠临床营养学这门课程,为培养更加专业的临床营养学人才开展的一门新的教育课程.目前我国的临床营养学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医学院校对临床营养学课程重视不够,在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方面均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通过借鉴国外营养教育制度,并结合国内临床营养人才需求现状,应注意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在日后工作对临床营养的需求,逐渐开展临床营养学必修课教学,加强营养在临床应用的实践教学;并完善毕业后教育体系,对所有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增加要求到临床营养科轮转培训且不少于1个月,对非临床医学的营养师要求到临床科室轮转至少2个月.提高进修临床医师继续教育及培训营养支持治疗的认识.临床营养专业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仍需我们不断完善理论体系,积极践行学科理论和知识,满足我国临床营养的人才需求,使社会认识到临床营养对促进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7.
目的对玻切二期术后低视力人群采取特殊的护理策略,来平复病人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满意度。方法对2019年11月6日至2020年11月6日在我院接受玻璃体切割二次手术的96名低视力患者进行特殊护理干预,然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结合实际病情分析采取的特殊护理策略干预下,病人术后情绪稳定,未出现不良投诉事件,满意度较高。结论对玻切二期术后低视力人群采取特殊的护理干预策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8.
多模态隐喻是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在隐喻的构建与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声音作为非语言模态之一,其作用主要在于激活源域、识别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关系。中医四诊之闻声法,即是通过声音获取信息用于诊治,古代学者运用象声词、比喻、设置发声场景等方式记录声音。从多模态隐喻的角度,对中医古籍中记载的声音进行举例分析,展示声音在隐喻构建中对中医临床思维的影响,为中医多模态隐喻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49.
目的:对康复新液局部治疗急性牙周脓肿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急性牙周脓肿患者,根据数字分组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n=65)。所有患者进行相同的常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使用过氧化氢与生理盐水局部冲洗、含漱,实验组患者使用康复新液局部冲洗、含漱,1 M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牙龈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牙松动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的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实验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局部治疗急性牙周脓肿的效果更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0.
外感病是感受六淫、疫毒等外界因素引起的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其主要致病因素为细菌或病毒。在以肉身体验为主要认知手段的古代,中医学家不可能发现细菌或病毒的存在,因而中医学家往往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来把握认知外感病。由于外感病的发病与传播受到外界气候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尤与人体的内环境密切相关。有鉴于此,本文从“环境隐喻”的立场出发,对外感病发病的因机证治进行分析。外界的气候环境和社会环境容易被人们感受,而对于古代无法观察人体的内环境,作者借助《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祸起萧墙”的故事,对人体内环境为何与外感病的发病关系密切作以阐释,并通过人参败毒散、达原饮等方证的案例式说明,揭示清理人体内外环境而达治疗外感病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