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温热体外对人胃癌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温热对人胃癌细胞株增殖、生存以及黏附、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对人胃癌细胞株(AGS,MKN45, SGC7901,NCI-N87,SNU-1和SNU-16)行43℃ 2h的温热处理,以37℃常温培养为对照.处理后用MTT法绘制生长曲线并比较增殖抑制情况;光镜下动态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和形态学变化;Hoechst33342/PI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染色等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和死亡的具体形式;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定量分析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比例;黏附和侵袭试验观察胃癌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能力.结果:MTT提示,温热对SNU-1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P<0.01),对SNU-16则无显著影响(P>0.05),对4株贴壁细胞则表现为暂时性的增殖抑制(d1-d2,P<0.05);光镜观察发现温热处理后SNU-1细胞出现死亡,而其他细胞无;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未发现AGS在温热处理后24h有显著的形态学改变,而SNU-1则出现凋亡和坏死;FCM提示温热处理不增加 AGS的自然死亡率(t=0.45,P=0.678 8),但能诱导SNU-1发生凋亡和坏死,增加细胞死亡率(9.7%±1.1%vs 20.1%±2.5%,t=6.54, P=0.002 8);黏附试验表明温热能不同程度降低4株贴壁细胞的黏附能力[AGS(t=4.86, P=0.008 3),MKN45(t=4.50,P=0.0108), SGC7901(t=6.83,P=0.002 4),N87(t=4.16, P=0.014 1)1;侵袭试验表明温热能不同程度降低6株细胞的侵袭能力[AGS(t=2.94, P=0.042 5),MKN45(t=3.60,P=0.022 7), SGC7901(t=4.70,P=0.0093),N87(t=12.41, P=0.0002),SNU-1(t=3.63,P=0.022 2), SNU-16(t=4.13,P:0.0145)].结论:大多数的胃癌细胞株表现对短时间温热的耐受,除了暂时性的增殖抑制作用外,温热并无细胞杀伤作用,SNU-1是一个例外,温热能导致SNU-1细胞的凋亡和坏死;同时,温热处理能降低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42.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内皮祖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 ia/Reperfusion,I/R)损伤后骨髓及循环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 i-tor cells,EPCs)的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手术对照组),C组(I/R组),术后12、24、48 h,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和循环中EPCs的数量,分别采用ELISA法和western b lot检测循环中VEGF、TNF-α含量及肝脏VEGF表达,TUNEL法原位检测肝脏内皮细胞凋亡。结果手术创伤可以引起骨髓及循环中EPCs数量的一过性增加(12、24 h,P<0.05),并伴有循环中VEGF、TNF-α的升高(12h,P<0.05)。肝脏I/R后骨髓和循环中EPCs的数量显著增加(P<0.01)并伴有高水平的VEGF、TNF-α(P<0.01),骨髓和循环中EPCs数量与血浆VEGF水平呈线性相关(r分别为0.89和0.86),I/R后12 h肝脏VEGF表达增加。I/R后肝脏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肝脏I/R损伤后骨髓和循环中EPCs数量显著增加,其变化主要源于VEGF的动员和趋化作用,EPCs可能参与了肝I/R后损伤内皮的修复。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基因(serine/threonine kinase15,STK15)沉默后对胃癌细胞系MKN45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STK15基因作为胃癌靶点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应用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ence,RNAi)抑制STK15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TK15蛋白质的表达变化;体外侵袭实验检测MKN45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MTT法检测MKN45细胞增殖速度的变化。将裸鼠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皮下移植经STK15siRNA处理的MKN45细胞,观察其成瘤性的改变。结果 MKN45细胞经STK15 siRNA作用后,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STK15-组与对照组比较体外侵袭能力明显下降[平均4值为(182±27)比(308±38),P<0.05];更多的MKN45 细胞聚集于G2/M期附近[G2期DNA含量细胞为(30±5)%比(14±3)%,P<0.05];增殖速度明显减缓(P<0.05);在裸鼠体内成瘤性明显减低[平均肿瘤重量为(0.15±0.07)g比(0.29±0.16)g, P<0.05]。结论靶向STK15的siRNA可在体内外抑制胃癌MKN45细胞的增殖,STK15有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血清γ-痕迹蛋白(SCysC)在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意义.方法测定60名正常人和43名肾病患者的SCysC、血清肌酐(Scr)和24 h肌酐清除率(Ccr),同位素51Cr-EDTA方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28例肾病患者SCysC、Scr、Ccr与GFR显著相关(P<0.01).43例肾病患者的SCysC与Scr、Ccr显著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SCysC、Scr、Ccr,三者曲线下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在GFR正常的肾病患者中,SCysC升高较Scr更敏感(P<0.05).结论血清SCysC可以作为评价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了解胃癌组织中黑色素瘤抗原基因(MAGE)-1、3基因的表达,并探讨其作为免疫治疗的靶抗原在胃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36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相应的癌旁“正常”黏膜中MAGE-1、3基因的表达情况,并以37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镜活检组织和4株胃癌细胞株作为对照。结果 36例胃癌组织中,MAGE-1表达阳性率为72.22%(26/36例),MAGE-3表达阳性率为69.44%(25/36例),MAGE-1、3表达双阳性率为52.78%(19/36例),MAGE-1、3任一基因表达阳性者32例,阳性率为88.89%(32/36例)。癌旁“正常”黏膜中MAGE-1、3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22%(17/36例)和44.44%(16/36例),MAGE-1、3表达双阳性率为30.56%(11/36例)。37例慢性胃炎组织中,MAGE-1、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9.73%(11/37例)和27.03%(10/37例),MAGE-1、3表达双阳性率为8.11%(3/37例)。胃癌组织MAGE-1、3基因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和慢性胃炎患者。4株胃癌细胞株MAGE-1、3基因表达均为阳性。结论 基于MAGE-1、3基因在胃癌中的高表达率,可利用其作为靶分子进行免疫治疗,同时也可作为一种有临床价值的随访指标。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保罗样激酶1(plk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胃癌临床病理指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回顾检测plK1在89例切除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并分析plK1表达与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plk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2.7%(38/89),明显高于邻近非癌组织的13.5%(12/89)(P<0.01)。plk1基因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plk1表达阳性患者的预后明显较阴性患者差(P<0.05)。结论plk1基因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其过表达程度可作为胃癌的某些生物学行为及判定预后的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血清γ-痕迹蛋白(SCysC)在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60名正常人和43名肾病患者的SCysC、血清肌酐(Scr)和24 h肌酐清除率(Ccr),同位素51Cr-EDTA方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28例肾病患者SCysC、Scr、Ccr与GFR显著相关(P<0.01)。43例肾病患者的SCysC与Scr、Ccr显著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SCysC、Scr、Ccr,三者曲线下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在GFR正常的肾病患者中,SCysC升高较Scr更敏感(P<0.05)。结论血清SCysC可以作为评价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8.
肿瘤抗原相关基因 MPS- 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抗原相关基因 MPS- 1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 Western印迹,检测 42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正常黏膜组织以及 AGS、 MKN- 45、 SGC 7901、 KATOⅢ、 N- 87和 SNU- 1 6株胃癌细胞中 MPS- 1的表达情况.结果 MPS- 1 mRNA在胃癌组织和细胞株中均有表达. MPS- 1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 1.37± 0.87,明显高于其在相应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0.99± 0.67, P< 0.01). MPS- 1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相关, TNM分期为Ⅲ、Ⅳ期标本中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的标本( P< 0.05);但与肿瘤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同时, MPS- 1在 6株胃癌细胞中的表达高于胃正常黏膜上皮细胞 GES- 1, RT- PCR与 Western印迹结果一致.结论胃癌抗原相关基因 MPS- 1可能在胃癌的恶性转变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为今后胃癌免疫治疗提供了又一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优化应用于胃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方法 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正常胃黏膜和胃癌组织中的蛋白质.比较不同蛋白提取方法(机械匀浆+TCA沉淀法.碾磨+丙酮/TCA沉淀法)、不同最高聚焦电压、不同样本上样量以及不同pH值范围固相pH梯度胶条对双向凝胶电泳结果的影响.结果 机械匀浆+TCA沉淀法得到的蛋白质点较多,但电泳图谱中出现大量横纹,对电泳图后期分析的干扰相对严重;碾磨+丙酮/TCA沉淀法则能达到最高聚焦电压,上样量少,使用pH 5-8固相pH梯度胶条获得可分辨的蛋白质点数最多且效果较好.结论 对胃癌组织、正常胃黏膜组织的全蛋白抽提方法和电泳条件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癌症高表达(Hec1)基因表达沉默对胃癌细胞AGS分裂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siRNA使Hec1基因表达下调,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Hec1mRNA表达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经AnnexinV/PI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胃癌细胞AGS转染Hec1siRNA48h后,Hec1基因表达抑制率达到90%;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细胞G2/M期比例显著高于各对照组(P<0.05),细胞分裂被阻滞,出现明显凋亡;形态学检测发现,Hec1siRNA转染48h后处于分裂中期细胞高于各对照组,转染72h后细胞呈明显凋亡形态学改变。AnnexinV/PI双染色法显示Hec1基因沉默后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P<0.05)。结论抑制Hec1基因表达,可以明显阻滞细胞分裂并停留在有丝分裂中期,同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