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多途径联合营养支持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后机体康复及代谢的影响.方法: 78例胃癌患者手术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39例:A组术后早期外周途径肠外(PN)联合管饲肠内营养(EN)、恢复经口进食后则口服联合管饲流质及肠内营养液;B组(对照组) 术后早期经管饲实施肠内营养,恢复进食后即仅自由经口进流质食物及肠内营养液,不进行其它途径营养支持.观察术前、术后10d两组患者体重(BW)、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re-Alb)以及氮平衡(NB)的变化.以躯体生活自理量表(Physical Self-maintenance Scale,PSMS)评定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A组患者体重较术前平均下降2.8kg,B组患者体重较术前平均下降6.5kg,两组术前、术后体重变化差异显著(P<0.01),血清白蛋白A组术后10d较术前变化不大(34.7±6.7 g/L vs 34.5±6.2 g/L),B组则较术前明显下降(35.8±7.9 g/L vs 32.2±5.8 g/L),P<0.05;转铁蛋白、前白蛋白A组术后10d均已经恢复到术前水平,而B组TF和Pre-Alb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病人术后第一天均处于负氮平衡,术后10d A组恢复正氮平衡而B组仍为负氮平衡.两组均无严重营养相关并发症, 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1).A组术后日常活动能力优于B组.结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后早期仅依赖肠内营养而恢复进食后仅经口进流食和肠内营养液不能完全满足机体营养需求,可导致医源性营养不良.多途径联合营养支持能有效预防医源性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42.
胆道闭锁和胆汁黏稠是导致新生儿阻塞性黄疸的常见疾病,两者鉴别困难。我科2002年6月-2003年6月经手术确诊治疗胆道闭锁5例,胆汁黏稠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其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一氧化氮(NO)的变化规律及NO对其的影响.方法:11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损伤组、L-精氨酸(L-arg)处理组和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 L-arg处理组.各组动物分别在复流后0,1,3,6和12 h取血液标本,用以检测血清NO,ALT,MDA和血浆TNF-α水平.结果:损伤组NO在肝脏I/R早期略有升高,然后明显降低.血清ALT,MDA和TNF-α在复流后升高.给予L-arg处理可以明显减轻这种变化(P<0.05).联合应用L-NNA可以明显抑制L-arg的作用(P<0.05).结论:在大鼠肝脏I/R损伤中,血清NO再灌注1 h后明显降低.应用L-arg可以明显抑制大鼠肝脏I/R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4.
将标准化病人引入普通外科课堂教学的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引入SP对改善普通外科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以本院2003级156名学员为研究对象,以胃溃疡穿孔为例,设计三种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SP+讲解”教学模式;“讲解+SP”教学模式。对学员基础理论的掌握能力、学员对授课形式的评价、学员的临床能力进行考核。结果显示,改进的两种教学模式课题明显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员学习的热情。虽然改进的两种教学模式不能进一步提高学员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可以明显提高学员的临床技能,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普通外科临床课堂教学中引入SP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5.
目的:通过药物预处理改善乳腺癌;忙后辅助化疗病人的不良反应。方法:将113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预处理组在化疗前给予口服及静脉止吐药物预防胃肠道反应;并口服升白药物和注射集落刺激因子预防骨髓抑制发生。对照组未做特殊处理。化疗每周期间隔为21天,2组均化疗三周期以上。结果:两组化疗后消化道不良反应有明显的差异,预处理组消化道症状明显改善(P〈0.05)。两组化疗后,白细胞计数预处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预处理组患者对化疗耐受性也明显增加。结论:化疗前药物预处理可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活瓣式小肠造瘘术在降低新生儿及婴儿小肠造瘘术后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入选的患儿分为活瓣式肠造瘘术组(13例)以及常规肠造瘘术组(10例),其中活瓣式肠造瘘术组采用袢式造瘘的方法,先将肠管浆肌层与腹膜及腹壁肌层缝合固定,在与该缝合层面约一个肠管直径距离处将肠管浆肌层与皮肤、皮下、腹壁肌肉一并缝合固定,使处于腹壁内的肠段形成类似回盲部的“瓣样”皱襞结构。对比活瓣式小肠造瘘术组与常规肠造瘘组术后水电失衡情况,皮肤糜烂、肠管脱出的发生率及排便情况。结果与常规造瘘术组相比,活瓣式造瘘术组患儿每日每百毫升进奶量对应的排便质量显著降低[(25.95±3.39)g vs.(22.23±2.49)g,P<0.05],每日每千克体质量对应的排便质量显著降低[(27.05±3.31)g vs.(23.23±2.64)g,P<0.05],每周体质量增长量显著提高[(136.42±20.23)g vs.(154.27±16.74)g,P<0.05];同时可以有效预防肠管脱出,并减轻瘘口周围皮肤糜烂程度。结论活瓣式小肠造瘘术可以减少肠造瘘口排便内容物中的水分含量,降低新生儿及婴儿小肠造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护理负担,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7.
目的 为研究抗小肠移植排斥反应提供稳定、操作简单、良好的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SD大鼠进行一期同种异体异位节段性小肠移植.结果 模型稳定后60 例小肠移植的术后3d存活率达90%.结论 熟练和完善的外科操作、良好的血管吻合、充分的补液及术后的复温和保温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8.
射频消融治疗术对兔肝脏肿瘤影响的实验研究及意义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对肿瘤组织的治疗效果及其意义 .方法 :通过外科手术将VX2肿瘤组织混悬液穿刺注射建立新西兰兔肝脏肿瘤模型 ,按照射频治疗的先后顺序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射频治疗前 (对照 )、射频治疗后 1 ,3,5 ,7和 1 4d 6个时间组 ,分别对其肝功能、肿瘤B超影像学及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 .结果 :1wk内肝功能出现明显异常改变 ,多数指标在 2wk左右恢复 (P <0 .0 5 ) ;射频治疗 1wk内B超影像学提示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 ,之后逐渐缩小 ;RF治疗后肿瘤组织会形成坏死区、损伤区和炎性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 ,部分坏死区会形成液化区 ,部分损伤区会出现坏死 .细胞凋亡大量存在于治疗区内 .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术对肝脏肿瘤疗效确切 ,细胞凋亡可能是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一项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9.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是一种累及肝内外胆管的进行性硬化性病变,并常伴有肝纤维化,是引起新生儿黄疸的重要原因,病因不清。本病的发病率在欧美约1/20000,而  相似文献   
50.
药物预处理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药物预处理改善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病人的不良反应.方法:将113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预处理组在化疗前给予口服及静脉止吐药物预防胃肠道反应;并口服升白药物和注射集落刺激因子预防骨髓抑制发生.对照组未做特殊处理.化疗每周期间隔为21天,2组均化疗三周期以上.结果:两组化疗后消化道不良反应有明显的差异,预处理组消化道症状明显改善(P<0.05).两组化疗后,白细胞计数预处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预处理组患者对化疗耐受性也明显增加.结论:化疗前药物预处理可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