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泌尿外科抗感染药学会诊情况,为参与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与预防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临床药师参与泌尿外科的105例患者共计144例次临床药学会诊情况,统计会诊类型、感染灶分布、抗感染方案制定与调整、临床采纳与效果评价,评价临床药师参与会诊泌尿系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 144例次会诊中,临床药师抗感染方案制定与调整33例次(22.92%),特殊级别抗菌药物审批87例次(60.42%),抗感染药物使用指导24例次(16.67%)。临床药学会诊临床采纳率为95.83%,有效率为97.83%。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泌尿外科抗感染治疗会诊,可以从药学角度探讨泌尿外科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提高抗感染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胃癌组织Mina53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Mina53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由c-Myc诱导的核抗原,在结肠癌、食管癌等消化道肿瘤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目前,Mina53在胃癌中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目的:探讨Mina53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胃癌手术标本68例,同期收集正常胃窦黏膜组织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Mina53、c-Myc、Ki-67的定位和表达情况,分析胃癌组织中Mina53与c-Myc、Ki-67表达,以及与胃癌主要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Mina53、c-Myc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63.2%对0%,P0.001;52.9%对0%,P0.001;55.9%对3.3%,P0.001)。胃癌组织中,Mina53与c-Myc、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1,P0.05)。Mina53高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部位无关,而与病灶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1)。结论:Mina5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其表达与c-Myc和Ki-67呈正相关,并与胃癌的分化、浸润、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Mina53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并有望作为胃癌预后判断的标记物,为胃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80 kV管电压联合个体化对比剂低剂量注射方案行颈动脉CT血管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需要行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136名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区段法分成A、B、C、D 4组,A组为100 kV 15 s团注常规组,53例;其他3组为80 kV 10 s团注对照组,根据≤50 kg、50~70 kg、70~90 kg体重分为B、C、D组,分别给予20、25和30 ml对比剂,B组20例,C组38例,D组25例。比较4组的有效剂量(E)、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和客观指标。结果 B、C、D 3组的E分别为(1.85±0.91)、(1.89±1.08)和(2.14±1.27) mSv,显著低于A组的(5.66±0.56) mSv,差异有统计意义(F=169.34,P<0.05),B、C、D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图像的主观评价和诊断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颈总动脉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明显低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F=14.90、12.94、14.43,P<0.05),但所有颈动脉靶血管内CT值均在250 HU以上,均符合临床诊断要求。结论 80 kV管电压10 s团注方案,可有效降低颈部CTA检查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而并不影响诊断效果。因此,该扫描方案可行且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
35.
胃炎的分类和分级——新悉尼系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陈晓宇  施尧  刘文忠 《胃肠病学》1999,4(4):250-255
自1990年悉尼世界胃肠病学会议公布了“胃炎分类——悉尼系统”之后,迄今已近10年。我国在实践过程中提出了一些问题,有的还进行了讨论。今推荐的“胃炎的分类和分级——新悉尼系统”刊于《The American Journalof Surgical Pathology》1996年第20卷第10期。该文实际上是1990年“胃炎分类——悉尼系统”的重要补充,刊出的目的是为了让我国胃肠病学专业工作者能更好地了解国际上对胃炎分类的较新看法,期望在实践中能进一步对胃炎分类进行讨论,使胃炎的诊断更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子宫脂肪平滑肌瘤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脂肪平滑肌瘤的21例患者临床及超声检查资料。应用全自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估算病理图像中脂肪细胞的含量。并将声像图与病理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1例子宫脂肪平滑肌瘤患者共25个肿瘤,病灶位于子宫体肌壁间17个,浆膜下5个,黏膜下2个,宫颈部1个;瘤内呈致密高回声13个,呈高、低相间回声9个,呈低回声3个;瘤内血流信号Adler血流半定量分级为0级8个病灶,Ⅰ级13个病灶,Ⅱ级3个病灶,Ⅲ级1个病灶。瘤内脂肪细胞含量10%~95%;脂肪细胞呈点状、簇状、片状分布,与平滑肌细胞相间排列。结论子宫脂肪平滑肌瘤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以致密高回声为主。致密高回声提示病理组织中脂肪细胞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综述危重症患者指尖血糖监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以提高临床指尖血糖监测结果的真实性。方法 检索国内外大型医学类数据库,阅读相关文献,梳理其影响因素及相应对策,并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 影响危重症患者指尖血糖监测结果的因素有末梢循环异常、血细胞比容、血糖水平、采血方式、药物、吸氧和透析等。应对相关因素的对策有温水洗手、改变采血方式、选择合适的血糖仪试纸条及血糖监测设备等。结论 结合目前相关研究的成果,将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提高危重症患者血糖监测结果真实性的对策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38.
豹皮樟总黄酮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豹皮樟有效部位总黄酮(LCTF)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炎症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SD大鼠左后足跖皮内注射0.1ml,弗氏完全佐剂复制AA模型;大鼠免疫后12d开始分别灌胃LCTF66.5、133、266mg/kg,连续给药12d。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滑膜细胞,透射电镜分析滑膜细胞内具分泌功能细胞器的形态学改变;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腹腔巨噬细胞、滑膜细胞分泌IL-1β水平;探讨LCTF作用机制。结果LCTF133、266mg/kg可恢复A、B型滑膜细胞的分泌功能;纠正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滑膜细胞过高分泌IL-1β的功能。结论LCTF可恢复AA大鼠滑膜细胞的形态及改善腹腔巨噬细胞、滑膜细胞过高的分泌炎性介质的功能是其治疗AA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9.
桡动脉压迫型止血器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佩兰  陈晓宇  王美兰 《护理研究》2007,21(34):3162-3163
[目的]为了观察压迫型止血器用于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与所有经桡动脉路径行PCI的病人进行术前谈话,将60例同意使用新方法用YM-RAO-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的病人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同意使用传统方法用弹力粘贴固定绷带对穿刺部位进行包扎止血的病人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压迫部位远端肿胀、麻木、发绀、创口渗血、皮下血肿、桡动脉急性闭塞、迷走反射性晕厥发生率.[结果]两组创口渗血、皮下血肿、桡动脉急性闭塞、迷走反射性晕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肢端肿胀、麻木、发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动脉压迫止血器用于经桡动脉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操作简便,安全舒适,血管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婴儿早期维生素D(Vitamin D,VD)补充对生长发育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至10月在北京两个区妇幼保健院生产的1 752名健康婴儿(母乳喂养)为研究对象建立出生队列。利用问卷调查获取婴儿早期VD补充状况;记录婴儿出生及6月龄身长、体重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并计算年龄别身长Z评分(LAZ)、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及BMI Z评分(BMIZ);采集6月龄粪便,后利用16s 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肠道菌群构成。结果婴儿6月龄内VD补充率为79.74%,补充剂量(474.33±70.29)IU/d。VD缺乏组婴儿6月龄体重(8.58±0.64)、BMI(18.14±1.86)、6月龄体重及BMI增量(5.15±0.75,4.77±1.04)以及WAZ(0.08±0.26)显著高于VD补充组(8.26±0.47,17.55±1.73,4.94±0.89,4.16±0.71及0.03±0.23)(P0.05)。对粪便菌群分析发现,VD缺乏组乳杆菌属(21.60±5.88)及肠球菌属(10.79±8.11)含量高于VD补充组(10.94±4.01,4.56±9.95)(P0.05)。多元回归分析证实,婴儿6月龄体重及BMI与VD补充时间(r=-0.211,r=-0.186)与剂量(r=-0.232,r=-0.201)成反比,与乳杆菌属(r=0.312,r=0.342)及肠球菌属(r=0.207,r=0.231)含量成正比。结论婴儿早期VD缺乏可引起体重及BMI增加过快,并促进肠道乳杆菌属及肠球菌属生长,可能会增加后期肥胖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