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螺旋CT三维重建在LeFort 型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eFort型骨折是颌面部一种常见且又特殊类型的骨折 ,文献上少有涉及关于LeFort型骨折的影像学知识。现就其相关问题结合三维CT讨论。1.材料和方法 :1996年 11月至 2 0 0 1年 3月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对 2 0 2例各种类型的颌面部骨折进行3DCT检查 ,男性 16 6例 ,女性 36例 ,年龄 6~ 6 3岁 ,平均 2 9岁。检查方法 :使用SOMATONPlus 4螺旋CT ,扫描层厚 3mm ,扫描方式采用螺旋扫描 (螺距 1)或连续无间隔扫描 ,全程扫描时间 30~ 4 0s。应用软件选用表面遮盖 (surfaceshadeddispl…  相似文献   
2.
正颌外科三维立体可视化模拟手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基于CT图像数据的计算机辅助三维立体手术模拟系统,为了术前进行精确设计手术方案及达到术后良好效果提供真实可靠依据。方法:应用医学可视化技术和Visual C^**编程语言开发出立体结构三维重建和手术模拟软件,建立以CT数据为信息源的计算机正颌外科立体可视化手术仿真模拟系统,可模拟各种正颌外科手术移动骨质过程,并且以动态动画形式演示,可从任意角度进行观察。结果:该系统建立了颅颌面畸形立体结构模型,以动态形式成功演示了正颌外科截骨移动手术仿真模拟,手术过程真实逼真,立体可视化效果好,应用普通播放软件即可在计算机屏幕上播放模拟正颌外科手术过程,并可预测手术后上下颌咬合状态及手术效果。结论:正颌外科三维立体可视化模拟手术系统的建立,为正颌外科截骨矫治牙颌面畸形术前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实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全心的科学方法,改变仅凭主观经验诊断畸形和设计手术方案的传统模式,可在计算机屏幕前制定手术方案进行医患交流,共同协商,提高了正颌外科手术安全性、精确性和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血管CT成像中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重建(AIDR)3D算法与图像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ATOM 701-D型成年男性仿真人头颅模型,配置碘水混合对比剂模拟脑血管.采用320排容积CT以100 kV、300 mA、0.5 s进行颅脑单圈扫描,分别采用AIDR 3D 4个等级(off、mild、standard、strong)进行图像重建.获得轴位血管CT值及噪声、脑组织CT值及噪声、SNR和CNR.不同迭代算法等级重建对图像质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不同AIDR 3D等级重建的血管噪声、脑组织噪声、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血管CT值及脑组织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不同AIDR 3D等级降低噪声效果和提高图像质量能力不同,等级越高,图像质量越高.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过程中不同防护屏和操作者不同体位时所受辐射剂量的构成特点。 方法?采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常用7个体位,取桡动脉入路,对标准仿真人模体进行射线曝光,采集测量不同体位无床旁防护、只有悬吊防护屏、只有床旁固定铅裙时第1、第2操作者入射体表剂量。重复测量20次。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情况下体表入射剂量值差异,分别计算不同体位不同防护屏屏蔽率。 结果?第1、第2操作者体表入射剂量在只有床旁固定铅裙时均高于只有悬吊防护屏时(t值1 =926.0、376.5、75.8、1 329.0、668.0、1 148.0、419.5,t值2 =102.6、41.1、82.8、539.4、541.8、204.0、4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位悬吊防护屏对第1操作者体表入射剂量屏蔽率分别为98.31%、93.67%、67.74%、98.63%、99.52%、89.28%、96.10%,床旁固定铅裙对第1操作者屏蔽率分别为10.39%、4.53%、57.67%、0.68%、4.66%、54.38%、9.68%。 结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过程中操作者所受辐射剂量主要来源于导管床上方散射辐射,以左足位、左前斜位、足位、右足位、右前斜位最显著;左头位、头位时操作者所受辐射剂量除了来源于导管床上方散射辐射,也有部分来源于导管床下方散射辐射。充分了解各体位时所受辐射剂量构成特征,有助于日常辐射防护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5.
CR与非晶体硅DR胸部摄影曝光剂量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CR与非晶体硅DR在胸部摄影中入射剂量的差异,探讨两者最优化曝光剂量。方法 应用CR、DR分别对胸部模体行不同入射剂量曝光成像,记录模体表面入射剂量,用CDRAD2.0评估软件计算模体影像图像质量因子反数值IQFinv。CR组、DR组图像IQFinv差异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CR组、DR组各自图像IQFinv与入射剂量的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应用ROC曲线分析获取两组最佳图像IQFinv值,并换算曝光剂量。结果 CR和DR组入射剂量和图像质量IQFinv值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 =0.893、0.848, P<0.01),并存在线性回归。CR和DR组IQFin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455, P<0.05)。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0.893, P<0.001),最佳IQFinv值为3.55。结论 CR、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均随着入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入射剂量相同时,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优于CR;在获得相同的图像质量时,与CR相比应用DR可大大降低被检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CR与非晶体硅DR胸部摄影曝光剂量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CR与非晶体硅DR在胸部摄影中入射剂量的差异,探讨两者最优化曝光剂量.方法 应用CR、DR分别别胸部模体行不同入射剂量曝光成像,记录模体表面入射剂量,用CDRAD2.0评估软件计算模体影像图像质量因子反数值IQFinv.CR组、DR组图像IQFinv差异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CR组、DR组各自图像IQFinv与入射剂量的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应用ROC曲线分析获取两组最佳图像IQFinv值,并换算曝光剂量.结果 CR和DR组入射剂量和图像质量IQFinv值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893、0.848,P<0.01),并存在线性回归.CR和DR组IQFin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5,P<0.05).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0.893,P<0.001),最佳IQFinv值为3.55.结论 CR、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均随着入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入射剂量相同时,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优于CR;在获得相同的图像质量时,与CR相比应用DR可大大降低被榆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建立腰椎X射线摄影图像质量控制模型,通过该模型实时和回顾性评估临床图像。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检查的1389例患者,搜集患者的正位、侧位和斜位腰椎X射线摄影图像。采用基于U-Net的全卷积神经网络对腰椎X射线图像中的解剖结构进行分割,利用该分割算法建立一种自动评价模型检测不合格图像。采用Dice相似系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评价模型性能,并对模型投入应用后的腰椎X射线摄影图像进行统计评价。结果 模型在验证集上的准确性为0.971~0.990(0.98±0.10)、敏感度为0.714~0.933(0.86±0.13)、特异性为0.995~1.000(0.99±0.12)。质控模型在2022年腰椎X射线摄影的优秀率为28.8%,中等率54.8%,不合格率16.4%。结论 基于人工智能的腰椎X射线图像质控模型实现腰椎解剖结构的精准分割,可对图像质量作出准确评价,有利于保证技师对腰椎X射线摄影操作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输尿管癌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评价MRI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方珐用1.5T磁共振扫描仪,采用T2加权成像(T2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脂肪抑制技术和MR尿路造影(MRU)检查,观察分析21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MRI表现。结果21例原发性输尿管癌中,5例表现为输尿管上端结节状病灶,4例表现为输尿管中段结节或条状病灶,12例表现为输尿管下段或下端结节或条状病灶。T1WI为等、略低信号,T2WI为等、高信号,增强扫描有轻、中度强化。MRU显示输尿管截然中断13例,鼠尾状狭窄中断4例,管壁不规则狭窄僵硬4例,与术中所见梗阻部位及程度完全相符。结论MRI结合MRU能清晰显示输尿管肿瘤的梗阻部位、梗阻程度以及累及范围、周围结构情况,选择合理的检查序列加做增强扫描,是诊断输尿管肿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血管CT成像中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与图像质量及剂量间的关系,以确定最优管电压和迭代重建的参数。方法:利用ATOM 701-D型成年男性仿真人头颅模型,配置碘水混合造影剂自制脑血管。采用320排容积CT以80、100、120 k V管电压分别联合自适应迭代降剂量技术(AIDR 3D)迭代重建4个等级(off、mild、standard、strong)共12种方案,按管电流等其他参数不变进行颅脑单圈扫描,记录辐射剂量。获得横断面血管CT值及噪声、血管周边脑组织CT值及噪声、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管电压扫描及不同迭代算法水平重建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管电压100k V时较120 k V时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分别降低39.29%、39.52%和39.42%;管电压80 k V时较120 k V时CTDIvol、DLP及E分别降低66.88%、67.02%和67.31%。管电压一定,不同迭代水平重建时:血管噪声、血管周边脑组织噪声、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CT值及血管周边脑组织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迭代重建水平一定,不同管电压扫描时:血管CT值、血管噪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周边脑组织CT值、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周边脑组织噪声在AIDR 3D off和mild水平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tandard和strong水平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0 k V管电压扫描联合standard或strong水平的迭代重建算法会获得较高质量的脑血管成像。  相似文献   
10.
选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常用的7个投照体位,在没有辐射防护情况下分别测量第一操作者在不同高度体表所受的入射剂量,并绘制体表入射剂量分布图。结果是重要辐射剂量区域内剂量峰值都出现在20~70 cm高度;在130~160cm高度出现剂量次高峰。投照体位以左脚位(spider位)时入射剂量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