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64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260篇
预防医学   13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3篇
  2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c events,VTE)的影响因素。方法颅脑创伤患者44例,住院7d发生VTE者22例为VTE组,未发生VTE者22例为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T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VTE组格拉斯哥评分,性别比例,行手术治疗、合并多处创伤、中心静脉置管、既往大手术、既往小手术、使用呼吸机≥24h、使用镇静药物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体质量指数、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OR=13.371,95%CI:1.363~131.166,P=0.026)、合并多处创伤(OR=30.054,95%CI:1.070~844.099,P=0.046)是颅脑创伤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结论女性、合并多处创伤是颅脑创伤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2.
背景 甲硫氨酸能够促进DNA甲基化的发生,DNA甲基化参与疼痛的发生发展和维持。急性炎性痛是临床常见症状,控制不及时会转化成慢性炎性痛,外源性补充甲硫氨酸可能通过调节DNA甲基化参与调节急性炎性痛,改善患者疼痛症状。目的 本研究采用甲醛溶液诱导急性炎性痛模型大鼠,观察注射L-甲硫氨酸(L-MET)是否会减轻大鼠足底急性炎性痛并探讨其机制,以期为寻找新的疼痛生物标志物和开发理想的镇痛新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7月-2018年12月,将24只健康成年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0.9%氯化钠溶液+0.9%氯化钠溶液组)、B组(L-MET+0.9%氯化钠溶液组)、C组(0.9%氯化钠溶液+2 g/L甲醛溶液组)、D组(L-MET+2 g/L甲醛溶液组),每组6只。B组、D组腹腔注射L-MET,2次/d,总量不超过0.18 mg/kg,连续注射3 d;A组、C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C组、D组左后足足跖部皮下注射2 g/L甲醛溶液20 μl,制作甲醛溶液所致急性炎性痛模型,大鼠足部肿胀并会出现相应的抬足舔足行为视为模型制作成功;A组、B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全程记录给药后60 min大鼠行为学,并记录疼痛次数,每隔3 min为1个观察时段,共分20个观察时段。行为学检测结束后,将大鼠处死,取脊髓L4~L6之间脊髓组织,检测大鼠脊髓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及大鼠脊髓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DNMT2、DNMT3a、DNMT3b RNA水平。结果 A组、B组大鼠无明显不适异常反应;C组、D组大鼠出现躁动不安、注射足抬起不着地、舔咬或抖动注射足等反应,其疼痛行为反应呈典型的双相变化,从注射后即刻开始,持续3~5 min的急性疼痛时相(第一时相),5~10 min的静息期,随后出现可持续0~45 min的继发性疼痛时相(第二时相)。C组、D组大鼠各时间点疼痛次数均多于A组、B组(P<0.05);D组大鼠6~39 min疼痛次数少于C组(P<0.05)。B组、D组大鼠脊髓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高于A组(P<0.05);C组、D组大鼠脊髓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低于B组(P<0.05);D组大鼠脊髓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高于C组(P<0.05)。C组、D组大鼠脊髓DNMT3a、DNMT3b RNA水平高于A组、B组(P<0.05);D组大鼠脊髓DNMT3a RNA水平低于C组,DNMT3b RNA水平高于C组(P<0.05)。结论 L-MET对于甲醛溶液所致急性炎性痛模型大鼠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其机制与脊髓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以及DNMT水平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人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AVM)患者出血相关因素,以及脑AVM病灶组织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量与不同年龄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8年10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130例脑AVM患者资料,对脑AVM出血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在130例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在术中切除的脑AVM组织石蜡标本作为研究组,其中按是否出血分为颅脑出血组(24例)、颅脑未出血组(16例),并按照年龄分为<20岁组(12例)、20~50岁组(15例)、>50岁组(13例)。另选取同期8例癫痫手术患者大脑皮质石蜡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组脑组织标本中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KDR2)阳性表达以判断鉴定EPCs;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法进行KDR2、CD34阳性定位以判断EPCs定位,并进行SDF-1表达检测。  结果  脑AVM病灶大小<3 cm、深部脑AVM及单一静脉引流是引起脑AVM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研究组AVM病灶组织中KDR2、CD34阳性表达,而对照组脑组织无表达;免疫荧光双染显示,EPCs主要位于血管壁边缘,而SDF-1能与平滑肌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共染,脑AVM组织中SDF-1表达高于对照组。<20岁组AVM组织EPCs数量高于其他年龄组患者(P<0.05)。颅脑出血组与未出血组间EPCs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病灶<3 cm、单一静脉引流和发生于脑深部的AVM易出血,需引起关注。SDF-1可能参与了EPCs的调控,EPCs可能参与了AVM中的血管重建。  相似文献   
24.
肠外营养液渗透浓度对静脉炎发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经兔耳静脉持续输入静脉营养液( INA),观察不同渗透浓度的INA对静脉炎发生的影响. 方法:将24只实验兔随机分成三组,即低渗透浓度组( 300 ~ 590 mmol/L)、中渗透浓度组(600 ~ 890 mmol/L)和高渗透浓度组(1 000~1 350 mmol/L),每组8只.经兔耳静脉以10 ...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运用精细化管理改善医院退费流程。方法:对江苏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压氧治疗退费流程进行改善优化,并追踪分析34例患者优化前后的退费步骤、往返次数、患者满意度。结果:高压氧治疗退费流程步骤、往返次数大大缩减(P < 0.05),患者对该退费流程满意度明显提升(P < 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高压氧治疗退费流程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提升了医院运营效率,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炎症反应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69例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36例)和死亡组(33例),采用自行设计的呼出气冷凝液(EBC)收集器收集机械通气1、3、5和7 d呼气端的EBC,用化学荧光法测定EBC中过氧化氢(H2O2)浓度,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EBC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 1存活组EBC中H2O2和TNF-α含量逐渐下降,机械通气3、5、7 d较1 d明显降低H2O2(μmol/L):0.12±0.04、0.08±0.02、0.03±0.01比0.22±0.14,TNF-α(ng/L):15.14±3.11、12.24±2.37、9.76±1.89比18.54±2.59,均P0.05。2死亡组EBC中H2O2:和TNF-α含量逐渐升高,机械通气第五天、第7天EBC中H2O2浓度较1 d明显升高(0.38±0.11、0.44±0.12比0.24±0.03,均P0.05);机械通气3、5和7 d TNF-α含量较1 d明显升高(18.3±2.56、21.3±2.34、29.7±3.21比15.52±3.14,均P0.05);7 d时EBC中H2O2和TNF-α含量较3 d、5 d明显升高(均P0.05)。3存活组和死亡组机械通气患者EBC中H2O2浓度和TNF-α含量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Ⅲ)评分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EBC中H2O2水平和TNF-α含量的高低与预后有关,故可作为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炎症反应的重要监测指标,并可作为评估其治疗和预后的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7.
探讨干扰素疗效与慢性乙肝患者CD2 8阳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的关系。分离 32例慢性乙肝患者及 8例正常对照PBMCs,以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2 8+ PBMCs,结果显示慢性乙肝患者在干扰素治疗前和结束时CD2 8+ PBMCs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分别为P <0 0 1及P <0 0 5 ) ;干扰素治疗结束时患者CD2 8+ PBMCs水平显著升高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抗病毒治疗 3个月后有 2 1例患者达到完全或部分应答标准 ,11例无应答 ;产生完全或部分应答组 ,在治疗前、后CD2 8+ PBMCs均相应高于无应答组 ;进一步分析表明 ,治疗前完全应答组显著高于无应答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部分应答组虽高于无应答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研究结果提示慢性乙肝患者CD2 8+ PBMCs水平可能与患者对干扰素的应答有关 ,似可作为干扰素疗效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28.
2001年5月至2002年5月,我们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进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45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22例和常规输液治疗组(对照组)23例。EN组男14例,女8例;平均年龄56.1岁;行胃大部切除17例,全胃切除5例。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54.9岁;行胃大部切除16例,全胃切除7例。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治疗及观察方法:EN组采用Nutricia能全力,其能量密  相似文献   
29.
健肝灵冲剂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谷雨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能提高肝组织内SOD、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丙二醇含量,并有效地减轻肝脏的病理损害,结果提示健肝灵冲剂对实验性小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0.
商陆抗病毒蛋白对感染细胞模型中HCV复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商陆抗病毒蛋白(PAP)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细胞模型中HCV复制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PAP处理HCV感染细胞模型(HCV-HepG2),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及细胞内HCV RNA,以不同浓度的α-2b干扰素(IFNα-2b)处理同样的细胞模型作为对照。结果:经PAP处理后各模型组细胞内HCV RNA含量于48小时、96小时和144小时进行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培养上清液中HCV RNA含量在48小时时,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96小时和144小时时,各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AP对HCV的抑制作用随PAP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以100μg/ml浓度的抑制作用最强。用IFN-α2b处理HCV—HepG2模型亦得出类似的结果。两者均以第48小时的抑制率最高。但在96小时、144小时时PAP对细胞内HCV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IFN(P〈0.05,P〈0.01)。结论:PAP对HCV感染细胞模型中的HCV复制有明显地抑制作用,且作用强于IFN-α2b。PAP对细胞无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