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8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研究表明异常的免疫功能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提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本文就TNFα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比较帕罗西汀和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41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强迫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完成了研究,其中帕罗西汀治疗72例(帕罗西汀组),氯米帕明治疗69例(氯米帕明组),疗程均为10周。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均服用安慰剂1周。帕罗西汀组第1周20mg/d;第2周30mg/d;第3周40mg/d;第4~10周低剂量组40mg/d,高剂量组50mg/d。氯米帕明组第1周50mg/d;第2周100mg/d;第3周150mg/d,第4~10周低剂量组150mg/d,高剂量组200mg/d。结果 帕罗西汀组痊愈率为21%,显效率为60%,总有效率为93%。氯米帕明组痊愈率为28%,显效率为57%,总有效率为90%。两组患者疗效的差异无显著性。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氯米帕明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χ^2=10.54,P=0.00)。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疗效与氯米帕明相当,但不良反应比帕罗西汀少而轻。  相似文献   
23.
国内已有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性活动进行了观察。发现药物剂量与性活动障碍无关。本文观察了50例男性康复期继续服药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性活动,通过定量分析,发现性活动障碍与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明显相关,与病程,年龄(26~50岁之间)无关,这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4.
抑郁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细胞免疫学功能。方法收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单相抑郁症的门诊患者27例,正常对照者22例,采血作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测定。结果抑郁症患者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效应细胞、靶细胞之比为20∶1,10∶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而与年龄、性别、病期、抑郁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和免疫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提示抑郁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神经-免疫系统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25.
26.
金玉康胶囊Ⅰ期耐受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健康人体对金玉康胶囊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单次给药组和连续给药组.单次给药组分别单次口服金玉康胶囊150,300,450,600,750和900mg;连续给药组以750mg·d-1剂量连续服药7d.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心电图以及生命体征.结果:在单次服药150~900mg及750mg·d-1连续服药7d的观察剂量范围内,金玉康胶囊对健康受试者的生命体征和肝肾功能没有明显影响;主要不良反应有困倦、头晕头痛、口干,个别有恶心呕吐.结论:在观察剂量范围内,金玉康胶囊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价富马酸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经典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对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双盲双模拟对照试验方法。共入组符合研究方案的病例237例,奎硫平组119例,氯丙嗪组118例。两组药物剂量均为每天300—750mg。结果:两组的主要疗效指标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在治疗结束时与基线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根据PANSS减分率评定临床总有效率,奎硫平组的有效率为61.61%,氯丙嗪组的有效率为64.81%,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奎硫平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54%,氯丙嗪组的发生率是76.27%。其中以震颤、肌紧张和静坐不能等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室检查两组均无严重异常。结论:富马酸奎硫平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28.
为了观察观苯丙氨基苯乙(BPAA)对喹诺酮类药物与人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的相互作用,本研究首次用重组人类GABAA受体,通过放射配体结合竞争抑制实验方法,依次进行了联苯丁酮酸、BPAA对萘啶喹诺酮抗菌药依诺沙星(enoxaxine)竞争抑制^3H-蝇蕈醇与Sf-9膜表达GABAA受体亚型A2β2γ2s、A2β3γ2s、α3β3γ2s和α5β3γ2s结合的实验。结果发现BPAA能明显增加依诺沙星对^3H-蝇蕈醇与各受体亚型的竞争抑制作用,IC50减小10^4-10^5倍,与BPAA相比,联苯丁酮酸的抑制作用较小,IC50减小10^2倍。本研究直接反映了联苯丁酮酸和BPAA与喹诺酮类药物在体内与GABAA受体的相互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两种药物发生了化学/分子作用,形成一种与GABAA受体有着极高亲和力的新结构。目前,本研究还在继续进行,验证喹诺酮类药物和BPAA之间的这种化学/分子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利培酮在中国的应用概况.方法在2484名使用利培酮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中,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阳性与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及不良反应量表,在利培酮治疗8周前后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在治疗第8周末继续服用利培酮者占97.02%,其中96.60%服用剂量≤6mg·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将计算机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推出的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CIDI)结合,开发CIDI计算机神经网络诊断系统(CIDI-ANN)以辅助精神疾病的诊断。方法 建立误反向传播网络(BP网络)和自组织映射网络(kohonen网络)辅助CIDI诊断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使用60例样本训练神经网络,建立CIDI-ANN,使用另外的222例样本进行跨效度检验,结果 对WHO提供的CID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