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8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西酞普兰片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国产氢澳酸西酞普兰片剂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和与进口参比片剂比较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4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随机交叉口服20 mg西酞普兰国产或进口片剂,血浆样品经碱化后用乙醚提取,再经酸化反提取处理。采用反相HPLC-RF法测定血浆中西酞普兰浓度,检测波长:激发波长240 nm,发射波长305 nm。采用3P97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并对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结果:西酞普兰受试片和参比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26.99±4.68)和(27.27±4.16)μg·L-1;Tmax分别为(4.48±1.53)和(4.13±1.25)h;t1/2分别为(39.62±10.49)和(37.99±7.45)h;AUC0→∞分别为(1 459.4±480.9)和(1 388.4±1402.5)μg·h·L-1。国产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4±24.4)%,统计学结果表明两种片剂生物等效。结论:西酞普兰国产和进口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02.
CYP 2C19遗传多态性对西酞普兰血药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天梅  杨琴  刘薏  舒良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5):1296-1299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健康男性志愿者CYP2C19遗传多态性对西酞普兰体内代谢的影响。方法:23名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西酞普兰20mg,服药前即刘抽取静脉血,用EDTA抗凝,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测序法测定其基因型。分别在服药前和服药后一定时间点取静脉血各5mL,离心取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被试血浆西酞普兰药物浓度。用3P97分析软件分析药动学参数,并比较不同基因型受试者西酞普兰药动学的差异。结果:3名(3/23)受试者为CYP2C19慢代谢者(PMs),CYP2C19的多态性对药物代谢有影响,PMs的Cmax和AUC明显高于CYP2C19快代谢者。结论:CYP2C19慢代谢者在中国人群中比例较高,慢代谢者药物剂量应适当减低。  相似文献   
103.
抑郁症的评定与治疗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抑郁症是一组以情感持续性低落为基本特征的精神障碍,常伴有思维迟钝和行为迟滞,以及各种躯体化症状。抑郁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了,临床及病程表现比较复杂。有关其疾病归类亦不清楚。从可能致病原因考虑,抑郁症可分为原发性抑郁症与继发性抑郁症。前者病因可能与...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异丙嗪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 ( TD)的疗效。方法 :3 6例住院 TD患者被随机分组接受 12周的异丙嗪或安慰剂的双盲对照治疗 ,采用肌肉注射 ( 10 0 mg/日 )与静脉点滴 ( 5 0 mg/日 )每 2周交替给药 ,结构性摄像后盲法评定量表的方法。结果 :异丙嗪组患者的不自主运动量表 ( AIMS)评分较安慰剂组有显著进步 ( P<0 .0 0 0 1) ,其显效率达 77.8%。副反应量表 ( TESS)评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异丙嗪是一种治疗 TD有较而安全的药物 ,对于异丙嗪可能的治疗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5.
106.
急性头晕/眩晕是神经内科门急诊工作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患者往往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行走不稳等症状,持续24 h以上者总称为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AVS)。AVS的病因多样,前庭神经炎、迷路炎等周围性因素以及后循环供血区脑卒中、幕下占位等中枢性因素均可引起。发生在青年人的AVS以周围性因素居多,病程往往存在一定的自限性,总体预后良好;然而极少数却是由后循环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引起,其病因学及治疗原则完全不同于周围性AVS,-旦漏诊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既往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及其炎性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492例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且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的患者,根据患者发病入院前是否连续服用阿托伐他汀大于30 d,分为先前服药组(PG组,n=268)及先前未服药组(NG组,n=224)。在ICU住院期间,纳入患者每晚均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及28 d病死率,同时比较其炎性标志物(白细胞、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演变趋势及他汀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PG组与NG组比较,患者入院期间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25.74%比24.55%,P>0.05)、28 d病死率(50.72%比58.18%,P>0.05)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41.94%比46.24%,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PG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后的病死率显著减少(36.54%比58.14%,P=0.041),且是保护性因素(HR=0.564;95%CI,0.310~0.825,P=0.038);而PG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后,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浓度亦均低于NG组(P<0.01)。结论:先前服用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罹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后的病死率,并下调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1周残余头晕(residual dizziness, RD)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首次就诊成功手法复位的223例BPPV患者进行为期1周的随访,在首诊(W0)及手法复位后1周(W1)时进行眩晕/头晕视觉模拟量表(VAS)、头晕残障量表(DHI)评估,并在W0行GAD-7、PHQ-9、HAMA及HAMD-17等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W1时头晕VAS评分大于1分判定为存在RD。比较伴有及不伴有RD组之间人口学及临床指标的差异,调查成功手法复位后患者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成功手法复位的BPPV患者1周时RD的发生率为50.67%(113/223)。伴有RD组首诊时头晕残障量表(DHI)评分明显高于不伴有RD组(P=0.009),差异主要体现在功能性分值(DHI-F)[(17.38±8.67)vs(14.91±9.39),P=0.044]和情绪性分值(DHI-E)[4(2,11.5)vs 4(0,8),P=0.013],而年龄、性别、眩晕持续时间,焦虑抑郁评分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首诊时DHI评分30分(OR=2.149,95%CI 1.257~3.673,P=0.005)是RD的独立预测因素。线性回归发现,RD是BPPV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1周时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95%CI 10.346~16.661,P0.001)。结论:近一半的BPPV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1周存在RD,首诊时DHI总分大于30分可作为手法复位后短期RD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9.
2006年我国十省市抗精神病药处方方式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调查2006年我国10省市抗精神病药处方方式;分析4年间我国抗精神病药处方方式的变化趋势.方法 按照作者2002年的调查方法,选择10省市41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的5898例精神分裂症门诊和住院患者,于2006年5月22-28日使用自制修订的调查问卷进行精神分裂症处方方式的现况调查.结果 (1)5898例患者中,门诊患者为2716例(46.0%);住院患者为3182例(54.0%);男3041例(51.6%),女2803例(47.5%),缺失54例数据.(2)99.1%的患者接受了抗精神病药治疗,使用频率在前7位的药物依次为:氯氮平(31.7%),利培酮(30.5%),舒必利(14.5%),氯丙嗪(10.8%),奋乃静(9.2%)、喹硫平(7.2%),氟哌啶醇(5.8%).换算为氯丙嗪等效剂量后,住院患者平均药物剂量显著高于门诊患者.(3)72.7%的患者使用第2代抗精神病药治疗;第1代抗精神病药的使用频率为38.3%;6.19%的患者接受了长效药物治疗.(4)75.6%的患者接受了单一非长效抗精神病药治疗;24.4%的患者联合使用2种或2种以上抗精神病药.(5)54.1%的患者联合了抗胆碱能药、苯二氮革类、β-受体阻断剂、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剂,主要用于控制不良反应或增效治疗.结论 第2代抗精神病药已经成为我国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流药物,反映出精神分裂症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0.
抑郁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因此药物的选择和与此相关的安全性、耐受性成为治疗中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在抗抑郁剂治疗过程中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药物相互作用对治疗的影响很大,但在临床上常常被忽视,需要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