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9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探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体表心电图QRS波群电轴与射频消融成败的关系,对23例IVT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左室IVT15例、右室IVT8例。在左室IVT中,10例QRS波群电轴左偏(-81°±9°)者均消融成功;5例电轴右偏者(+110°~+230°)中只有1例(+110°)消融成功。电轴左偏与电轴右偏患者的消融成功率比较(10/15vs1/5),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右室IVT中,5例电轴正常或轻度右偏患者均消融成功;另3例电轴左偏患者均消融失败。结果提示室性心动过速(VT)时QRS波群电轴对术前判断VT的起源部位及消融难易程度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室性期前收缩V1~V3导联ST段明显抬高对Bmgada综合征的诊断及心源性晕厥的预警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一例两次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发作前的心电图,观察V1~V3室性期前收缩对ST段抬高的类型及程度的影响。结果两次晕厥前均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V1~V3ST段均呈马鞍型明显抬高,更濒临晕厥的一次室性期前收缩的ST段抬高更明显;同导联窦性心动的ST段抬高程度无明显改变。结论V1~V3室性期前收缩时ST段“扩增”抬高,伴有同一导联窦性心动ST段抬高如常,亦是支持Bmgada综合征诊断的一种有力佐证,ST段抬高越明显,可能预示更濒临晕厥发作。  相似文献   
23.
轨道辅助封堵迂曲粗大冠状动脉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伴轨道条件下释放封堵器治疗迂曲、粗大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患者4例,非选择性主动脉或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后,建立动-静脉轨道,沿轨道静脉端插入长鞘至CAF最窄部位的动脉侧,保留轨道并沿长鞘推入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置于CAF最窄部位,重复冠状动脉造影,见残余微量血液分流或完全堵闭,观察心电图(ECG)无异常后释放封堵器。结果:4例迂曲、粗大CAF封堵成功,术中无并发症。术后分别追踪观察30个月、8个月、2个月和1周,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TIE)复查患者心脏大小恢复正常。血常规、血生化检查均正常,ECG:3例恢复正常。结论:对迂曲、粗大的CAF,用伴轨道释放封堵器的方法介入治疗安全、有效。用国产器械同样能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再狭窄患者和术后早期患者血浆可溶性Fas的改变及短期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29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患者和无再狭窄患者,以及20例术后早期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均设立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其血浆可溶性Fas水平。结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组血浆可溶性Fas(469±126 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3±9ng/L)、冠心病组(123±23 ng/L)和无再狭窄组(132±30 ng/L)(P均<0.01);冠心病组和无再狭窄组血浆可溶性Fas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冠心病组和无再狭窄组之间血浆可溶性Fas差异无显著性。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 h血浆可溶性Fas水平急剧增高;术后3天对照组血浆可溶性Fas升高达最高峰,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则显著降低(分别为2 036±422和1 157±268 ng/L,P<0.01);术后7天对照组仍维持在高水平,治疗组下降至最低水平(分别为1 460±266和798±111 ng/L,P<0.01)。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患者血浆可溶性Fas高于无再狭窄患者,血浆可溶性Fas持续增高可能成为预测再狭窄的有效指标;阿托伐他汀干预可使血浆可溶性Fas水平显著降低,可能是阿托伐他汀防治再狭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5.
本文对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室电影法造影。结果显示左室射血分数的减少和左室舒张末压的升高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相平行,表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是决定左室射血机能损害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处理策略。方法 12例心脏压塞患者,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28~52岁。其中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8例,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1例,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2例,右心室起搏1例。根据心脏穿孔的不同原因、可能的部位及心脏压塞情况,分别采用心包穿刺引流、心包穿刺引流与开胸修补或开胸置管引流等方法治疗。结果 3例单纯心包穿刺引流均痊愈;8例紧急心包穿刺引流后开胸修补有7例痊愈,1例主动脉根部破裂者因心源性休克时间过长,死于呼吸衰竭;1例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者左回旋支穿孔,紧急心包穿刺引流后心包切开、胸腔置管引流痊愈。结论 根据心脏介入性治疗导致心脏压塞的不同原因、可能部位及心脏压塞进展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治疗此类并发症。  相似文献   
27.
窄QRS波心动过速的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窄QRS波心动过速是指QRS波时限≤100ms的心动过速,除房室旁路引起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折返环涉及心室外,其他均起源于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上,临床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28.
1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4月有 14例房性心律紊乱患者在我院行三腔起搏治疗。其中男 8例、女 6例 ,年龄 5 2 .5± 17.5 (45~ 80 )岁。每小时都有 3次以上经心电图证实的房性心律紊乱 [房性早搏及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 10例 ,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房颤及心房扑动 4例 ],其中 5例同时合并窦性心动过缓及Ⅱ度Ⅱ型房室阻滞 ,9例在阵发性房颤时见RR间期≥ 2 .5s。体格检查均示心界不大 ,无瓣膜杂音 ,二维超声心动图示心内结构正常。心电图在窦性心律时示P波增宽 ,P波时限 142± 94(12 0~ 180 )ms,有 8例P波呈双峰 ,峰距均为 …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通过研究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的影响,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对冠心病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7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治疗组和非曲美他嗪治疗组,观察其治疗前后QTcmax,QTcmin和QTcd的变化.另设正常人20例作对照组.结果冠心病患者QTcmax和QTcd较正常人增大,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后QTcmax和QTcd均有显著减少(P<0.01).其中以曲美他嗪治疗组更明显.同时,两组间比较,治疗后QTcmax和QTcd有显著差异(P<0.01),曲美他嗪治疗组减少更明显.结论冠心病患者QTcmax和QTcd较正常人增大,曲美他嗪通过缩小QTcmax而减少冠心病患者QTcd.  相似文献   
30.
经导管封闭治疗小儿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经导管封闭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6例ASD患儿.男6例,女10例;年龄2~14(8±4)岁,体重10~40(23±9)Kg.先行右心导管用球囊导管测量ASD大小,选择适合的封堵器,在X线及超声引导下释放封堵器堵闭ASD,术后随访疗效,追踪残余分流率和并发症.结果应用此法封闭16例ASD,全部成功.手术时间为(70±30)血n,透视时间(13±8)min,术中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右房、右室径较术前明显缩小,恢复正常(P<0.05);无残余分流发生.结论经导管封闭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术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的优点,但其长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