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20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表达IL-29的重组新城疫病毒Lo Sota株(rL-IL29)对人胃癌BGC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胃癌BGC细胞分为对照组、rL-IL29组和Lo Sota株新城疫病毒(NDV)组,分别经PBS、rL-IL29及NDV感染处理后进行下一步实验。蛋白质印迹检测BGC细胞中IL-29、NDV、P-ERK、MMP2、p-AKT蛋白的表达;CCK8法、划痕试验及Transwell小室法侵袭实验检测胃癌BGC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结果IL-29蛋白仅在rL-IL29组表达,NDV蛋白在IL-29组及NDV组均稳定表达,且明显高于PBS组(P<0.05);rL-IL29感染BGC细胞后BGC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明显减弱,且rL-IL29的抑制较NDV组作用更强;BGC细胞经rL-IL29感染后P-ERK、MMP2(66 ku/72 ku)、p-AKT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及NDV组明显减弱(P<0.05)。结论rL-IL29抑制胃癌BGC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可能与ERK,AKT等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22.
23.
当今世界,重大突发事故、恐怖事件、自杀式恐怖袭击、特种意外伤害、局部战争等天灾人祸的发生日益频繁,已危胁到人类生存。批量复合伤时有发生,而批量复合伤具有杀伤强度大,作用时间长,伤亡种类复杂,群体伤员多,救治难度大等特点,在平时及战时均可发生。在运载火箭、导弹和航天飞行器的研制、试验和使用过程中,燃料泄露、中毒乃至爆炸等事故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后肠梗阻的病因。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4年1月间我院手术治疗的76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后肠梗阻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发生肠梗阻的时间及病因的关系。结果76例肠梗阻中,肿瘤性复发占60.5%(46/76),非肿瘤病因占34.2%(26/76)。69.2%(18/26)的良性病因所致肠梗阻发生于术后6个月。肿瘤性复发所致的肠梗阻全部出现在术后6个月以上。肿瘤局部复发是消化道肿瘤术后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小肠粘连是消化道肿瘤术后良性肠梗阻的重要病因。结论根据首次手术时间结合肿瘤病发部位可推测及判断急性肠梗阻的性质和病因。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外科治疗的原则.方法 于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术前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共158例(共162个肿瘤),其中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7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9例.行腺瘤切除术5例,根治性结肠切除手术49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74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16例,Hartmann直肠经腹切除结肠造口术2例,腹会阴切除术4例,Parks结肠肛管吻合术7例,乙结肠造口术1例.经手术切除的标本常规作病理学检查,并与该患者的术前活检作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09例(67.3%)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在89例术前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中,80例(89.9%)术后病理确定是腺癌;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亦有29例(39.7%)术后确定为浸润性腺癌.在109例腺癌中2例伴有肝转移(MI),18例则有邻近组织浸润(T4).术后病理证实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见癌结节者26例(23.9%).结论 应重视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高度警惕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在临床和内镜中疑为恶性的病变,若不涉及保肛问题,宜首选作病变肠段切除,如术中可确诊为浸润性癌,则应作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26.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变应原致敏和激发引起的、有神经介质参与的特异性IgE介导的、Th2类型鼻黏膜慢性炎症。AR的外科手术作为二线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顽固性鼻塞和鼻黏膜高分泌及高敏感性反应,临床上推荐酌情使用。但目前AR的外科手术还存在一些争议性问题,诸如适应证的选择、并发症规避及疗效评价等。有鉴于此,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中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AR的外科手术治疗专家共识。本共识从AR手术治疗历史、相关解剖与生理病理学原理等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AR手术治疗中的相关机制、手术方式与适应证选择,以及并发症处理与注意事项等,旨在指导并规范临床医师开展AR外科手术治疗,以期进一步拓展AR的治疗方式并提高相应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exosomes, hucMSC-Ex)在小胶质细胞极化态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 原代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收集其条件培养基提取外泌体(exosomes),电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和蛋白质印迹法对其形态特征、粒径大小及表面标志物进行表征;分别用PBS、LPS(1 μg/mL)、LPS(1 μg/mL)+hucMSC-Ex(100 μg/mL)处理小胶质细胞12 h,免疫荧光检测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钙结合蛋白Iba1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M1/M2极化态标志物变化;qRT-PCR检测小胶质细胞IL-1β mRNA和IL-10 mRNA的变化;ELISA检测细胞条件培养基中细胞因子IL-1β和IL-10的分泌量。结果: hucMSC-Ex电镜下呈现典型膜性“杯盘”状结构,纳米颗粒跟踪分析结果显示粒径大小为(119.7±47.9)nm,蛋白质印迹法证实其表达CD9、CD63和CD81特征表面分子;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活化组(LPS组和LPS+hucMSC Ex组)钙结合蛋白Iba1相比于静息组(PBS组)表达高,且LPS+hucMSC-Ex组高于LPS组;蛋白质印迹法结合qRT-PCR结果显示hucMSC-Ex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化减少M1极化态标志物iNOS、IL-1β表达,上调M2极化态标志物Arg1、IL-10表达;ELISA结果表明相比于LPS组,LPS+hucMSC-Ex组分泌的炎症因子IL-1β减少、抑炎因子IL-10增加。结论: hucMSC-Ex可能通过抑制NF κB活化,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极化而减少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8.
GITR mRNA在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lucocorticoid-induced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GITR)与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变应性鼻炎未治疗组(n=23,男12例,平均年龄34岁)、临床缓解组(n=17,男8例,平均年龄31岁)及正常对照组(n=24,男11例,平均年龄28岁)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GITR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变应性鼻炎未治疗组GITR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变应性鼻炎临床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P<0.01),而变应性鼻炎临床缓解组GITR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ITR可能参与了变应性鼻炎的病理过程,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如何确定标本边缘.方法 选择符合保留乳房标准的乳腺癌111例,实施保乳手术,手术标本边缘按照肿瘤周围1cm正常组织切除.术后根据病理、临床分期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定期随访患者局部和全身情况.结果 111例乳腺癌符合保乳手术治疗标准,实施了保乳手术治疗并能接受定期随访,1例出现局部区域复发.结论 按照肿瘤周围1cm正常组织切除,取其左、右、上、下、基底5个面作冰冻切片,证实标本边缘无肿瘤浸润.绝大多数患者可获满意的美容效果,提高了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MCP-1和BMP-7在耳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29例耳部瘢痕疙瘩组织、21例非病理性瘢痕组织和22例正常皮肤组织中MCP-1和BMP-7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对耳部瘢痕疙瘩组织中MCP-1和BMP-7表达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耳部瘢痕疙瘩组MCP-1阳性率为82.76%,明显高于非病理瘢痕组(28.57%)和对照组(9.09%),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033、24.350,P〈0.05);耳部瘢痕疙瘩组BMP-7阳性率为17.24%,明显低于非病理瘢痕组(57.14%)和对照组(81.82%),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42、18.432,P〈0.05)。耳部瘢痕疙瘩组织中MCP-1与BMP-7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538,P〈0.05)。结论MCP-1和BMP-7共同参与调节耳部瘢痕疙瘩形成过程,BMP一7可以作为防治耳部瘢痕疙瘩一个理想的基因治疗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