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张亚东  谢群  曹明奎  邓健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1):3718-3720
目的:总结分析2例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后罕见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对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例患者的治疗当中,常规抗感染、解痉治疗效果不佳,镜检发现片状膀胱黏膜剥脱并局部渍疡,病检证实为膀胱黏膜慢性炎症伴溃疡,予膀胱黏膜电灼、溃疡电切后辅以激素膀胱灌注、口服激素等约1周后好转。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会导致膀胱黏膜脱落,这可能与黏膜破坏后的局部变态反应有关,行膀胱黏膜电灼、溃疡电切后激素治疗有效。[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22.
背景: 乙酰化率15.3%的壳聚糖在细胞生理条件下的溶解性差,限制了细胞的微囊化过程.目的: 用乙酰化率15.3%的壳聚糖制备乙酰化率50%的壳聚糖,探讨其在细胞生理条件下与异丁烯酸-羟乙基异丁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物制备微胶囊包埋肝细胞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 对照观察实验,于2006-01/10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 乙酰化率15.3%的壳聚糖由Sigma-Aldrich公司提供,肝细胞采用改良的两步原位胶原蛋白酶灌注法从体质量250~300g的雄性Wistar鼠中分离获取.方法: 微囊化肝细胞利用乙酰化率50%的壳聚糖和三元共聚物在25℃、无菌条件下凝聚制备.主要观察指标: 微胶囊的渗透性以空微胶囊中荧光葡聚糖(FITC-葡聚糖)的渗透率表示.微囊化肝细胞的稳定性通过机械剪切破碎实验测定.微囊化肝细胞白蛋白的合成能力采用ELISA测定.尿素合成能力采用检测试剂盒(Sigma Diagnostic)在540nm波长下比色测定.细胞色素P450活性使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测定7-乙氧基试卤灵(细胞色素P450IA1的底物)O位脱烷基化产物的荧光强度来实现定量.测定均以肝细胞平面培养为对照.结果: ①随着乙酰化率50%的壳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Mr20000和40000荧光葡聚糖的渗透率呈下降趋势.Mr70000荧光葡聚糖渗透率很低,随乙酰化率50%的壳聚糖质量浓度变化不明显.②包埋肝细胞密度为2×109>L-1时,震荡24h的破碎率仅为6%左右,未包埋肝细胞微胶囊在相同震荡条件下,4h全部破碎.③培养第1天1×106个细胞中尿素合成达到30μmol/d,明显高于15μmol/d的平面培养实验结果.培养7d后,微囊化细胞和平面培养细胞尿素的合成能力比较接近.④培养前3d 1×106个细胞中白蛋白达到10μg/a左右,培养7d后为5μg/d左右,整个培养过程中均高于平面培养的结果.⑤培养第1天微囊化肝细胞的细胞色素P450活性比平面培养高出近8倍,且在培养1周后细胞色素P450活性仍可以保持第1天培养的50%以上.结论: 生理条件下基于乙酰化率50%的壳聚糖构建的微胶囊在培养过程中有较好的渗透性及结构稳定性.与体外表面培养实验相比,改性后的壳聚糖微胶囊有利于支持肝细胞的体外功能.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在手术中应用含有庆大霉素的冲洗液以预防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003年7月-2006年6月116例具有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感染高危因素患者被随机分为庆大霉素组(GP)和对照组(CP),GP组在术中使用含有庆大霉素的冲洗液。术后随访2周,期间出现临床感染征象者考虑为术后感染。结果116例患者最终有109例完成手术,其中GP组58例,CP组51例。在所有完成手术患者中,13例临床诊断为术后感染(占11.9%),其中GP组3例(3/58,5.2%),CP组10例(10/51,19.6%),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42,P=0.0209)。13例诊断为术后感染的患者中有8例分离到病原菌,1例为血培养阳性;其中革兰阳性菌2例(占15.4%),革兰阴性菌5例(占38.5%),1例为白念珠菌(占7.7%),另5例细菌培养阴性(占38.5%)。结论输尿管镜碎石术后感染仍以革兰阴性菌较为常见,在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后发生血流感染概率较低。术中使用的冲洗液中加入庆大霉素后,可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肌腱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ATFL)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7年1月利用自体腓骨长肌肌腱在踝关节镜下治疗的32例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标准、Tegner运动水平评分及距骨倾斜角变化对手术前后疗效进行评价,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2例均获得12~36个月随访,平均(26.00±6.65)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踝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至末次随访时未观察到踝关节不稳定现象,踝关节肿胀、疼痛均消失,查体跖屈内翻应力试验(-)、抽屉试验(-)。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为(92.00±3.84)分、Tegner评分为(6.03±1.15)分较术前明显提高,距骨倾斜角(4.61±1.09)°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肌腱解剖重建ATFL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镜下能更精准地探查韧带残端,定位韧带附着点,原位解剖重建ATFL,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惠州市外来务工人员高血压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综合防治高血压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3月-2008年5月参加入职体检的外来务工人员8320例,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检,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惠州市外来务工人员高血压患病率为8.40%,男性为8.85%,女性为7.63%。男女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58.08%、41.92%、18.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BMI、职业、高盐饮食、家族史等因素对高血压患病乎有显著性影响(P〈0.01)。结论:惠州市外来务工人员高血压流行现状不容乐观,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减少高血压的患病率,提高血压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眼球穿通伤的Ⅰ期处理方法及时机.方法对350例眼球穿通伤病人,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结合临床分析发现,及时地清创缝合及显微手术对眼球穿通伤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正> 结肠癌是我国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居第三位。我们统计63例,其中48例(77%)未能及时诊断,本文就其误诊原因,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8.
中药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的影响,探讨甘松挥发油在离子通道水平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急性酶解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甘松挥发油对L型钙通道的影响.结果 浓度为3,5,10,20,50 μg/g甘松挥发油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L型钙电流,在浓度为10μg/g时,给药后电流密度抑制约为(45.7±3.5)%(n=5,P<0.01), 可使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电压曲线上移,但激活电位、峰电位及反转电位无改变;使激活曲线向正电位方向变化,V1/2从(-5.47±0.50)mV右移至(-2.77±0.49)mV(n=5,P<0.05);使失活曲线向负电位方向变化, V1/2从(-20.82±0.48)mV左移至(-29.44±1.03)mV(n=5,P<0.05).结论 甘松挥发油可通过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大鼠心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电流,使I-V曲线上移;使激活曲线右移,使失活曲线左移.  相似文献   
29.
目的:构建家兔正常颈椎曲度和颈曲变直的三维模型,并对三维模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以探讨颈椎后伸手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固定家兔颈椎后进行CT断层扫描,通过MIMICS三维软件分别重建正常曲度位和颈曲变直位2个模型;再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力学分析。对2个三维模型进行前屈20°和后伸60°的力学加载,观察颈椎各节段椎间盘的应力变化。结果:前屈20°应力时,第1、4、5颔椎节段力学变化较大,且颈曲变直模型应力大于正常曲度模型(P〈0.05);后伸60°应力时,2个模型各颈椎节段力学变化均不明显(P〉0.05)。结论:颈椎变直使颈椎节段应力变化加大,虚拟颈椎后伸手法可以调节颈椎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30.
目的:总结并归纳上尿路真菌感染并发梗阻的CT影像学表现,评价上腹部多层螺旋CT(MSCT)薄层平扫在该类疾患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4月-2009年12月诊治的4例肾盂-输尿管真菌球并发上尿路梗阻患者,男女各2例,均为单侧。术前均行腹部MSCT平扫,具体扫描参数为:120kV,280mA,重建层厚1.25mm,螺距1.375:1,窗宽360HU,窗位60HU。4例患者均通过患侧经皮肾造瘘术(PCN)控制感染,取尽真菌球,解除上尿路梗阻。结果:4例患者腹部CT平扫均提示患肾积水,患肾体积增大,肾周筋膜增厚,脂肪囊模糊,脂肪囊内Ⅱ可见条纹状高密度影。患肾集合系统可见散在高密度影,患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可见团块状高密度影,CT值为180~235HU。肾实质内无液性坏死及脓肿形成。4例标本中均发现真菌菌丝且念珠菌培养阳性。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出现约物相关性肝肾功能损害。结论:传统的静脉尿路造影易将上尿路真菌球误诊为上尿路肿瘤性病变或上尿路结石;腹部MSCT平扫简单易行,几乎适用于妊娠外的所有患者,结合CT值的判读可减少误诊。同时,集合系统的三维重建又大大简化了穿刺目标。肾盏的选取,使该类患者能得到最恰当的诊治,减少医源性全身真菌播散性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