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究前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至2010年8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移位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行前外侧小切口入路,40例;对照组后外侧入路,40例。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并发症。结果对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6~10周,观察组手术切口较对照组小,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并发症均少于后者。经统计学计算,两组数据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输血量小、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肌腱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ATFL)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7年1月利用自体腓骨长肌肌腱在踝关节镜下治疗的32例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标准、Tegner运动水平评分及距骨倾斜角变化对手术前后疗效进行评价,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2例均获得12~36个月随访,平均(26.00±6.65)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踝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至末次随访时未观察到踝关节不稳定现象,踝关节肿胀、疼痛均消失,查体跖屈内翻应力试验(-)、抽屉试验(-)。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为(92.00±3.84)分、Tegner评分为(6.03±1.15)分较术前明显提高,距骨倾斜角(4.61±1.09)°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肌腱解剖重建ATFL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镜下能更精准地探查韧带残端,定位韧带附着点,原位解剖重建ATFL,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局部光凝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的疗效。方法 60例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的D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30眼)和对照组30例(30眼),两组患者均采用原有的降血糖及降血压等内科治疗。观察组采用局部光凝治疗并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照组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视力、视网膜病变及黄斑水肿等情况。结果两组在提高视力、改善视网膜病变、消退黄斑水肿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局部光凝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曾伟清  潘焕生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95-195,197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年4月~2009年3月在我院住院并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4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患者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本组49例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平均(9.4±1.2)cm,手术平均时间为(81.6±12.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14.6±23.1)mL,术后24h平均引流量为(150.5±13.8)mL。全部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的随访,Harris评分:优46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7.96%。结论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快,临床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选自140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7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70例行内固定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上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下地活动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上,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应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好,可显著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松筋针松解加中药穴位注射治疗人工髋关节术后髋部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部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患侧臀部松筋针松解加局部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仅口服双氯芬酸钠胶囊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筋针松解加中药穴位注射治疗人工髋关节术后髋部疼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以中医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观点、著作为标准,选取十二家中医骨伤科流派,对其正骨学术思想及正骨手法特色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移植用于颈椎前路融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颈椎病患者施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同种异体骨移植术,术后随访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植骨融合率。结果 JOA评分术前(9.2±1.4)分,术后(15.4±1.6)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Nurick术前(2.7±0.8)分,术后(0.8±0.7)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后随访,X线片提示植骨处上缘与下缘之间以及上下椎体之间均有新骨生成,上下椎体之间已发生骨性融合。30例中总融合率为93%,单节段融合率为93%,双节段融合率为87%。结论同种异体骨移植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融合率高,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脊柱相关疾病是指脊柱椎体的骨、关节、椎间盘及椎旁肌肉软组织遭受损伤或退变,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小关节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直接或间接对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等产生刺激或压迫,引起的临床多种综合征[1].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发现,本病系脊柱正常的生理稳定系统发生功能性退变或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然而对于脊柱相关疾病的病机仍无相对准确、规范的定义标准.对于脊柱相关疾病的防治研究,较多的是对症状的处理,而对于考虑怎样预防脊柱相关疾病发生和治未病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该病属中医"骨错缝"的范畴,中医认为"脾主身之肌肉"(《素问·痿论》),"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素问·五脏生成篇》).笔者试从脾论治,阐述其在脊柱功能稳定机制中的作用,以冀为中医治未病这一治疗准则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膝关节盘状半月板(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217例DLM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依照NRS数字分级法评估术侧膝关节及髌周疼痛情况,将患者分为疼痛组(≤4分,n=26)和非疼痛组(≥4分,n=19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获取有统计学意义的连续性变量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校正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性能评价,决策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临床净收益评估。结果 疼痛组患者年龄、关节软骨损伤比例、术后无冷敷比例均高于非疼痛组(P<0.05),术后负重时间早于非疼痛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术后负重时间的AUC分别为0.767、0.77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4岁、7 d。年龄(>54岁)、关节软骨损伤(有)、术后负重时间(≤7 d)是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冷敷(有)是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