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血清和肝组织TGF-β1水平与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为肝纤维化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以肝活检病理诊断区分131例慢性HBV感染者纤维化程度(S0~S4),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TGF-β1表达并半定量.分析血清TGF-β1和肝组织TGF-β1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血清和肝组织TGF-β1均与肝纤维化程度具有非常显著性正相关(r分别是0.74和0.89,P<0.01).血清TGF-β1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问分割比较,S0和S1分别与S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各组与S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S1组和S3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5).肝组织TGF-β1表达在S3和S4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GF-β1和肝组织TGF-β1表达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相关(r=0.61,P<0.01).结论 血清TGF-β1和肝组织TGF-β1水平与慢乙肝肝纤维化程度相关,血清TGF-β1有希望成为临床判断轻度或重度肝纤维化的无创伤性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2.
某医院改制三年运行效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某区级医院位于古镇,是一所二级综合性医院。从2001年起,医院尝试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以股份制为经营模式,建立起不同于企业股份制的基层医院股份联合新体制。近期,我们对医院经营管理等方面改革的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3.
脂肪肝形成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与方法 病例来自1999年1月至2001年6月间本院住院病人138例,经腹部B超提示为脂肪肝患者.B超表现:①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②肝肾对比或肝肾回声差异,肝实质回声强度>肾回声;③肝前后部回声差异;近场肝回声密集增强而远场衰减;④肝内管道结构特别是静脉变细不清.  相似文献   
24.
娄国强  蒋兰英 《中成药》1996,18(3):29-30
苦黄注射液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310014)娄国强,蒋兰英,沈愈,吴惟一我院于1993年6月起采用江苏常熟制药厂生产的苦黄注射液治疗-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病例与方法1研究对象病...  相似文献   
25.
谷胱甘肽联合果糖二磷酸钠辅助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联合果糖二磷酸钠辅助治疗慢性重型肝炎(CSH)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男性28例,女性2例;年龄37±s8a),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谷胱甘肽0.6g静脉推注,bid×4wk,果糖二磷酸钠5g溶于注射用水50mL,静脉滴注,qd×4wk。对照组30例(男性27例,女性3例,年龄37±11a),仅用护肝、退黄、支持、抗感染及利尿等基础治疗法。结果:治疗组SB和AL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显效率47%、总有效率70%均优于对照组(10%,50%)。结论:谷胱甘肽联合果糖二磷酸钠辅助治疗CSH安全、可靠,并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7年11月至2009年6月在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64例孕妇,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28例),2组孕妇在妊娠第28、32和36周均肌注HBIG 200IU各1次,治疗组孕妇在孕28周时同时口服替比夫定,600 mg/d,观察2组新生儿HBV DNA载量和HB8Ag水平.结果 对照组所生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为30.56%(11/36),治疗组所生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为7.14%(2/28),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5,P=0.046),对照组所生新生儿HBV DNA阳性率为16.67%(6/36),治疗组所生新生儿HBV DNA阳性率为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孕妇及新生儿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替比夫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HBV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我国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不同ALT水平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分析2005年1月-2009年3月经肝活体组织检查证实的108例NAFLD患者的人口学、生物化学及病理学资料,并比较血清ALT正常与增高患者的病理学及临床特征. 结果在108例NAFLD中,49例(45.4%)为单纯性脂肪肝(NAFL),57例(52.8%)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2例(1.9%)为NASH相关肝硬化.ALT和AST水平,NASH患者分别为(156.2±137.7)U/L和(82.2士67.8)U/L,NAFL患者分别为(103.9±93.7)U/L和(52.2±33.4)U/L,t值分别为2.55和3.13,尸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T/ALT比值NASH患者为0.61±0.30,NAFL患者为0.78土0.77,NASH患者AST/ALT比值低于NAFL患者,t=2.18,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增高组中NASH占64.9%(50/77),ALT正常组NASH占29.0%o(9/31),x~2=11.49,p=0.00.ALT增高组炎症程度显著高于ALT正常组,x~2=10.3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肝脂肪变和纤维化程度在两组之间,x~2=5.52,6.12;P=0.12,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T增高组血清AST、y-谷氨酰转肽酶、总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和收缩压水平均比ALIT正常组显著增高(t值分别为5.91,2.00,2.30,2.10,3.14,2.43;p值分别为0.00,0.05,0.02,0.04,0.00,0.02),而AST/ALT比值、B超下脾脏肋间厚度则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3.70和2.95;p值分别为0.00和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T增高与病理学NASH相关(OR=2.78,95%CI 1.06~7.3,p=0.04),但血清ALT预测NASH的准确性欠佳,ROC曲线下面积为0.69(95%CI 0.59~0.8,P=0.00).结论 在中国成人NAFLD患者中可以见到完整的疾病谱.ALT升高患者NASH比例更高,血清ALT水平可预测NAFLD患者炎症程度,但不能预测脂肪变和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28.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性高的麻疹病毒核酸检测方法,以便对早期麻疹病毒感染做出准确及时的临床诊断.方法:采用TaqMan特异性荧光标记探针标记的RT-PCR技术对40例临床疑似麻疹患者的咽拭子进行麻疹病毒核酸的检测,同时对其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特异性抗体IgM.结果:40份患者咽拭子RT-PCR检测均阳性,40位患者入院第2天血清ELISA法检测,麻疹特异性抗体IgM阳性28例,阴性12例,1周后对12例麻疹特异性抗体IgM阴性的患者再次检测,结果12例全阳性.结论:荧光定量RT-PCR检测麻疹病毒方法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血清麻疹特异性抗体IgM检测方法相比,荧光定量RT-PCR法在临床症状出现后就能检测到,同时不受标本量的限制,在短时间内就可完成检测,更适合作麻疹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检查依据.  相似文献   
29.
泛素是具有高度保守性的76个氨基酸蛋白质,通过蛋白酶降解蛋白质。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蛋白质质控系统,参与调节细胞周期进程、抗原提呈、转录和信号转导等多种细胞生理过程,泛素化底物及其随后的降解过程贯穿于整个细胞的质膜系统,从细胞膜、内质网到核膜等等。病毒也利用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逃避宿主的免疫监测。因此,了解由泛素系统紊乱而引起的病毒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ALT水平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 将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入组前血清ALT水平高低分为酶正常组(ALT≤50u·L-1)酶异Ⅰ组(ALT51~100u·L-1)、酶异Ⅱ组(ALT101~200u·L-1)、酶异Ⅲ组(ALT>200u·L-1)。分别在治疗后6mo和12mo观察HBVDNA阴转、HBeAg转阴和HBeAg血清转换情况和ALT复常率。对使用拉米夫定后合并用降酶药和不合并降酶药6mo和12mo后HBV DNA阴转、HBeAg阴转和HBeAg血清转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拉米夫定治疗12mo后HBV DNA阴转率达91.7%,HBeAg阴转率达25%,HBeAg血清转换率达20.8%;各组比较,酶异Ⅱ组HBeAg阴转和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达53.3%和46.7%,高于酶异Ⅰ组和酶正常组(p<0.01)。2、拉米夫定治疗12mo,ALT复常率达62.2%,其中酶异Ⅱ组复常率达80.0%,明显高于酶异Ⅰ、Ⅲ组(p<0.05)。3、拉米夫定治疗后12mo不合并降酶药组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达31.4%和25.7%,明显高于合并降酶药组(p<0.01)。结论 对HBeAg阳性、HBV 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更适合抗病毒治疗的是ALT>100u·L-1的患者;在抗病毒治疗时不主张同时使用降酶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