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4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hBNP组(n=20):先以rhBNP 1.5 μg/kg静脉冲击后,再以0.0075 μg·kg-1·min-1连续静脉滴注;对照组(n=20)静脉持续滴注异舒吉(硝酸异山梨酯)或硝普钠.记录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程度、全身情况、左室射血分数(EF)和Tei指数.rhBNP的安全性评估采用治疗药前后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复查血电解质及肾功能,并对所有不良事件进行记录.结果 治疗72 h后rhBNP组呼吸困难和临床状况好转率优于对照组(P<0.05);rhBNP组治疗后左室Tei指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而两组治疗后EF无显著差异(P>0.05).rhBNP组未发生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 rhBNP能改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和临床状况,较硝酸异山梨酯或硝普钠缩短Tei指数,提高早期心脏舒张功能,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102.
急性心肌梗塞rt-PA溶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 :74例AMI患者分为A组年龄 35岁~ 6 5岁 ;B组年龄 6 6岁~ 80岁 ,各组按发病距溶栓时间≤ 3h ,>3h≤ 6h ,>6h~ 12h再通率比较。结果 :rt PA溶栓再通率≤ 3h 83 3%~ 74 7% ;>3h≤ 6h 86 7%~ 87 5 % ,>6h~ 12h 5 7 1%~ 6 3 7%。≤ 6h和 >6h~ 12h再通率有显著差异。AB两组不同年龄组再通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rt PA溶栓再通率高且安全无出血及其他副作用 ,溶栓再通率与时间密切相关 ,距发病 6h以内为溶栓最佳时间 ,溶栓再通率与年龄不相关 ,溶栓过程中肝素抗凝对提高溶栓成功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与炎症的关系。方法对110例冠心病心绞痛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及健康对照组采用比浊法测定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按标准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抵抗(AR)组、阿司匹林半抵抗(ASR)组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测定血常规,放免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入选患者AR发生率为2.73%;ASR发生率为7.27%,其中ADP诱导者占5.45%,AA诱导者占1.82%;AR或ASR合计为10.00%,而AS发生率为90.00%。对各组hs-CRP、IL-1β及IL-6三种炎症因子研究发现,AR与IL-1β无关;AR组或ASR组患者虽然hs-CRP呈上升趋势,但较A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IL-6则较AS组显著上升。结论hs-CRP、IL-1β不适合作为AR的预测和筛查指标,而IL-6的升高与A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比较稳定冠心病患者动脉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在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前后的浓度变化,探讨基线v WF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入选88例稳定冠心病,收集临床资料。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测定冠状动脉介入(PCI)前留取的动脉(主动脉根部)血浆v WF。根据基线v WF水平分层,随访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29例稳定冠心病患者在DES置入平均8个月后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和v WF测定。结果:DES置入8月后随访v WF浓度明显高于基线水平[(16.47±1.38)ng/ml vs(10.49±1.55)ng/ml,P=0.0067]。平均随访12.5月,v WF高水平组死亡、非致死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再入院和再次PCI联合终点与低水平组无统计学差异(P=0.179)。结论:稳定冠心病v WF水平与短期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无明显相关;DES置入8个月后v WF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内皮化延迟和内皮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05.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是由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合并闭塞性血栓所致,其有效治疗为及时有效恢复心肌水平的灌注.在急性下壁STEMI,梗死早期准确判断梗死相关动脉(IRA)有助于正确的治疗策略的抉择,预防或避免一过性严重的传导阻滞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所引发的不利影响.体表心电图(ECG)对于急性STEMI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但根据体表ECG,判断前壁STEMI的IRA相对容易且准确[1,2],而急性下壁STMI的IRA既可以是右冠状动脉(RCA),也可以为左冠状动脉的回旋支(LCX),ECG鉴别其IRA相对困难.故而,本研究拟通过系列描记的ECG预测IRA,并与同期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比较,旨在评价体表ECG预测急性下壁STEMI患者IRA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苯酚去肾交感神经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影响。方法 选用12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动静脉局部涂抹不同剂量的苯酚,按照给药剂量分为4组:假手术组、0.5 ml苯酚组、1.0 ml苯酚组和1.5 ml苯酚组。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监测血压,1周后行苯酚化学腐蚀神经术,术后4周处死大鼠,采血,肾动脉及肾神经组织送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含量,肾动脉采用HE、Masson、PAS染色,肾神经采用免疫组化酪氨酸羟化酶染色及神经丝蛋白染色。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4周,1.0 ml苯酚组血压显著降低[(163.60±5.87)mm Hg比(193.70±6.07)mm Hg,P<0.01],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显著降低[(50.50±31.01)ng/L比(197.50±35.27)ng/L,P<0.01];HE染色,肾动脉轻度损伤,神经中度损伤(3.46±0.30比0.44±0.30,P<0.01),酪氨酸羟化酶低表达(0.51±0.30比2.58±0.30,P<0.01),神经丝蛋白高表达(2.27±0.30比0.09±0.10,P<0.01)。结论 1.0 ml苯酚化学腐蚀神经术能够有效损伤肾神经,显著降低血压,且不造成肾动脉狭窄,其机制可能与肾交感神经酪氨酸羟化酶活性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稳定性冠心病B型利钠肽水平与冠脉病变及介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初步探讨稳定性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静脉血浆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以及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前后BNP水平的变化.方法:研究入选了88例稳定性CAD,均经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证实.收集临床、CAG和经皮冠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资料.所有入选者微粒子酶免分析法(化学发光法)测定静脉BNP浓度.其中29例在DES植入后进行了CAG复查和BNP测定.结果:BNP水平在单支病变组(123.51±18.50)pg/mL,2支病变组(148.32±34.97)pg/mL,3支病变(166.11±28.53)pg/mL,组间BNP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493 3).Gensini 积分≤33组BNP水平为(118.94±16.47)pg/mL;Gensini积分>33组为(180.59±27.35)pg/mL,P=0.046 8.DES植入8个月后BNP水平明显降低[(230.43±48.81)pg/mLvs(149.33±17.49)pg/mL,P=0.038 2].结论:冠脉痛变越重,BNP水平越高;稳定性CAD患者DES植入8个月后BNP水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老年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老年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1.5μg/kg负荷剂量静推,再以0.0075μg/(kg·min)持续泵入72h;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入选患者急诊PCI术后连续3d床头拍胸部X线,监测肌钙蛋白和中心静脉压等,于1、2、4周后行心脏彩色超声、胸部X线等检查,观察2组患者心力衰竭发生、中心静脉压和肺血管毛细血管压情况。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率明显降低(20.0%vs 50.0%,P=0.025);术后24、48和72h中心静脉压和肺静脉直径明显降低;术后1周、2周LVEF明显升高[(50.12±11.20)%vs(46.34±11.49)%;(47.53±12.32)%vs(45.98±12.23)%,P<0.05],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明显减低(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可有效改善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患者的心功能,效果优于单纯PCI。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TnI)、脑钠肽(BNP)对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ICU及心内科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32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联合检测H-FABP、TnI和BNP,行血气分析、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根据不同危险分层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不同危险分层患者的H-FABP、TnI和BNP水平,以及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H-FABP、TnI和BNP对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结果 随着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的增加,H-FABP、TnI和BNP水平不断升高,高危组的数值分别为(8.4±3.1)ng/ml、(0.981±0.357)ng/ml和(2458.00±1231.28)pg/ml,阳性率为100%,患者的临床过程愈加复杂,预后变差.结论 联合检测H-FABP、TnI和BNP,可用于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指导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110.
抗血小板治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治疗基石。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介导的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最后共同途径。因此,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GPI)成为治疗ACS和PCI患者的有效手段。但是,在降低缺血事件的同时增加出血风险一直是GPI的主要缺陷,而出血并发症有增加远期死亡率的可能。随着近期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