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0篇
肿瘤学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本研究利用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收集的1973年至2007年上海市区胰腺癌发病资料,分析上海市区胰腺癌发病的长期趋势。方法:按照世界标准人口计算胰腺癌的年龄标化发病率。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胰腺癌发病趋势。结果:上海市区男、女性胰腺癌标化发病率均呈持续上升趋势。男性胰腺癌标化发病率在1982年前以每年3.9%的速度上升,以后上升速度有所减慢,1982年至2007年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1.3%;而女性胰腺癌标化发病率在此期间始终以每年1.7%的速度上升。尤其在老年人群(≥65岁)和青壮年男性(15~54岁)中,其胰腺癌标化发病率上升趋势更为显著。结论:上海市区人群的胰腺癌发病率居世界中等水平,而老年人群的胰腺癌发病率已达世界高发国家水平。对于控制吸烟和其他可改变的胰腺癌相关环境行为的危险因素研究和健康干预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回顾上海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以工厂企业为单位的癌症早发现工作模式所取得的成效以及面临的困难。调研现阶段社区居民对癌症早发现的认识情况和筛查参与以及社区癌症早发现工作的现状,提出加强对社区居民癌症早发现的健康教育,提倡无症状筛查,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癌症早发现工作中作用等推进城市地区癌症早发现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胰腺癌流行现况、回顾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描述上海市胰腺癌的流行特征,分析发病率时间趋势,并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比较。方法:利用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和随访管理系统收集的胰腺癌发病资料,运用年度变化百分比对上海市区1973年至2006年胰腺癌发病的时间趋势进行分析。结果:2002年至2006年,上海全市共新诊断胰腺癌8190例,总粗发病率为12.17/10万,标化发病率为6.22/10万。胰腺癌占上海市男性发病的第8位、女性的第7位,男女发病比为1.18:1。郊区男女性发病比明显高于市区。71.06%的病例集中在〉65岁年龄组,80~84岁组的发病率最高。诊断明确的病例中,最主要发生于胰头(75.54%),诊断时期别多为Ⅳ期(64.41%)。1973年至2006年,上海市区男性和女性的标化发病率分别上升62.20%和75.54%。结论:上海市的胰腺癌发病居世界中等水平;粗发病率的明显上升与人口老龄化有密切关系+尤其是〉65岁老年人的胰腺癌发病率已达到高发国家水平;标化发病率处于持续缓慢上升过程。而控制吸烟是目前已知预防胰腺癌唯一有效的人群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4.
50岁及以上人群睡眠时间与衰弱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中老年人群睡眠时间与衰弱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WHO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中国项目第一轮基线调查,采用健康缺陷累计数与所考虑的40个健康相关变量的比值构建衰弱指数,采用两水平(个体层面和社区层面)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自报睡眠时间与衰弱的关系,并对年龄、性别和居住地区进行分层分析。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绘制自报睡眠时间与衰弱关系的剂量-反应曲线。结果 共纳入13 175名≥50岁中老年人,在未调整任何混杂因素的情况下,相比正常睡眠时间,睡眠时间较短或者较长均显著增大衰弱发生风险(OR=2.05,95% CI:1.71~2.44;OR=1.35,95% CI:1.12~1.63),在调整了性别、年龄、居住地区、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水果蔬菜摄入状况、吸烟、饮酒和体力活动后,相比正常睡眠时间,只有睡眠时间较短与衰弱发生风险显著正相关(aOR=1.60,95% CI:1.27~2.01)。对性别、年龄和居住地区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了性别、年龄、居住地区、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水果蔬菜摄入状况、吸烟、饮酒和体力活动后,相比正常睡眠时间,只有睡眠时间较短与衰弱发生风险显著正相关。此外,在≥65岁人群中,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相比正常睡眠时间,睡眠时间较短人群衰弱的发生风险增加91%(aOR=1.91,95% CI:1.46~2.49)。平均睡眠时间与衰弱发生呈近似“U”形关系。结论 睡眠时间较短可能与衰弱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我国≥50岁人群心脑血管疾病与认知功能的关联。  方法  利用WHO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中国项目基线数据。认知功能测试包括即时、延时词语回忆、数字广度、语言流畅度。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心绞痛和脑卒中。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心脑血管疾病与认知功能的关联。  结果  共纳入12 645名调查对象。一般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与不患心脑血管疾病者相比,只患心绞痛者即时、延时词语回忆和整体认知得分均更低(均有P < 0.05),共患高血压和心绞痛者每项认知得分均更低(均有P < 0.05),共患高血压和脑卒中者即时、延时词语回忆、数字广度测试和整体认知得分更低(均有P < 0.05),共患心绞痛和脑卒中者数字广度测试和整体认知得分均更低(均有P < 0.05),共患高血压、心绞痛和脑卒中者数字广度测试得分更低(P=0.019)。心脑血管疾病患病数量与每项认知得分均呈负相关(均有P < 0.05)。  结论  与不患心脑血管疾病者相比,共患心脑血管疾病与更差的认知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目前上海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最易发生抑郁的癌症.为此,本研究旨在了解上海市社区女性乳腺癌患者的抑郁和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上海肿瘤病例数据库中选取社区中1 328名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填写自评量表,共回收合格调查表1 172例.统计描述其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水平的流行病学分布,确定患者的抑郁发生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抑郁发生和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上海市社区女性乳腺癌现患者抑郁发生的比例为22.9%(95%CI:20.0%~25.0%),平均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07.62分(95%CI:106.41~108.83).乳腺癌患者存活期、诊断时期别、治疗状况、体能评分KPS、疼痛VAS评分等因素是影响患者抑郁发生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抑郁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早期诊断乳腺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社区康复指导服务可降低其抑郁的发生比例,提高社区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衰弱指数(frailty index,FI)对上海市50岁及以上人群的衰弱状况进行分析。  方法  数据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study on global AGEing and adult health,SAGE)"上海现场第一轮横断面调查(2009-2010年),以40个健康相关变量为基础构建FI以评估50岁及以上人群衰弱状况,FI值的范围为0~1,将FI ≥ 0.2判定为衰弱。  结果  共纳入8 632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63.3±9.9)岁。衰弱率为7.8%(95% CI:5.8%~10.4%),FI值为0.08(95% CI:0.07~0.09),两者均在女性、高龄、离异(分居/丧偶)者、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情况较差者中较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增龄、水果蔬菜摄入不足、低水平体力活动与衰弱及FI值较高相关。  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上海市50岁及以上人群衰弱率和衰弱指数的分布情况。面对上海人口深度老龄化的现状,开展对老年人,尤其是衰弱高危人群的评估及针对性干预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人群为基础的胃癌生存率资料反映了胃癌诊治效果,也可以为评价胃癌人群综合防治效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上海市肿瘤登记处收集的2002—2006年胃癌登记和生存随访报告资料,采用寿命表法和EdererⅡ法计算胃癌患者的观察生存率(observed survival,OS)和相对生存率(relative survival,RS)。结果:上海市2002—2006年共诊断胃癌病例28243例,患者5年OS和RS分别为32.15%和45.81%。35~54岁年龄段患者生存率高于其他年龄组;Ⅰ期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分期患者;管状腺癌的胃癌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郊区患者5年OS高于市区患者。不同性别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2—2006年与1972—1976年相比,男、女性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均显著上升。结论:不同年龄、居住区域、诊断时期别、肿瘤组织学类型和病理学类型的患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海地区胃癌的5年OS和RS在过去30年中显著升高,但仍低于发达国家。应提高胃癌患者早期诊断率,以改善胃癌患者的生存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肿瘤患者疼痛及治疗情况-2007年调查结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上海市肿瘤患者癌痛特征及治疗情况.方法:对2007年1月-3月在上海市各级医院治疗的1 131例癌痛患者进行癌痛和治疗情况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从发生疼痛至得到治疗的平均时间为4.1个月,60.6%的患者发生疼痛后能在1个月内得到治疗,79.1%的患者认为止痛药是最有效的止痛方法,68.4%的患者治疗疼痛最常就诊的科室为肿瘤疼痛专科.42.4%的患者认为服用止痛药会成瘾,45.9%的患者仅在疼痛时服用止痛药物.81.3%的患者月平均止痛药费用≤400元,71.9%的患者认为目前的止痛药费用基本或者完全可以负担.接受止痛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身体状况明显改善,患者对止痛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与常住地址类型、是否得到及时的药物治疗和药费负担有关.与1999年的调查结果相比较,1次门诊取药量、肿瘤疼痛专科就诊的比率、对止痛药物成瘾性的正确认知比率及按时服用止痛药的比率均明显上升.结论:止痛治疗可有效控制癌痛,患者对止痛治疗较满意,癌痛治疗的宣传教育工作初显成效;但是,患者对止痛药的认知度及获得止痛治疗的便捷性尚需进一步提高,并且需要进一步减轻癌痛患者的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我国50岁及以上人群社会参与度与抑郁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study on global ageing and adult health,SAGE)”中国项目第一轮横断面数据,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中的抑郁量表评价调查对象抑郁状况,社会参与度得分来自于研究对象参加社会活动的频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社会参与度和抑郁的关系,按照年龄组、性别和地区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本研究一共纳入12196名调查对象,抑郁检出率为1.72%(95%CI:1.54%~2.00%)。调整年龄、性别、地区、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婚姻状况、体力活动和吸烟饮酒等因素后,多元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参与度和抑郁发生相关(OR=0.94,95%CI:0.90~0.98,P=0.006)。在分层分析中,该关联只在城市、女性和50~60岁年龄组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社会参与度和抑郁的发生相关,提示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社会参与度有助于预防老年人抑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