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20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204篇
预防医学   15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11篇
  2篇
中国医学   150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制备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BMP-2)/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涂层钛(Ti)片,探索其作为牙种植体的功效与机制。方法 将hBMP-2与hIGF-1两个生长因子涂覆到具有光滑表面的Ti上,比较两种生长因子包被的Ti与原始Ti在增强骨形成和骨整合的功效。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接触角测量,分别测定金属样品的表面特性。将MG63细胞种植于Ti上,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茜素红实验检查细胞钙化结节,Elisa实验检测碱性磷酸酶,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骨钙素与骨调素的表达。结果 SEM检测显示,包被了hBMP-2/hIGF-1的Ti,表面呈雪花辐射样。与原始Ti相比,hBMP-2/Ti、hIGF-1/Ti和hBMP-2/hIGF-1/Ti显示出较低的接触角(P=0.032,0.029,0.028),样本呈现良好的亲水性。MTT实验结果显示,MG63细胞能在hBMP-2/hIGF-1加持的钛片表面良好生长。茜素红实验显示,hBMP-2/hIGF-1的加持能提高MG63细胞的成骨效率(P<0.05)。Elisa实验显示,hBMP-2/hIGF-1能促进碱性磷酸酶的分泌(P=0.021,0.014)。Western blot 实验显示,hBMP-2/ hIGF-1的加持能诱导骨钙素与骨调素的表达(P<0.05)。结论 以hBMP-2和hIGF-1两种生长因子涂覆的Ti,能提高其表面细胞的成骨效率,可以作为一种种植材料进一步用于牙科实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一种Mn2+掺杂普鲁士蓝纳米颗粒,用于检测体外T1-T2双模磁共振成像和光热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微乳液法,以二氯化锰、氯化亚铁和铁氰化钾为原料制备Mn2+掺杂普鲁士蓝纳米颗粒;观察纳米颗粒的体外T1-T2双模磁共振成像性能;考察808 nm 激光照射后纳米颗粒的升温效果;通过CCK-8法和AM/PI活死细胞染色法观察体外光热治疗效果。结果 成功制备了Mn2+掺杂普鲁士蓝纳米颗粒,粒径为39.46±0.42 nm,电位为-25.9±1.2 mV,粒径均匀,分散性好;808 nm激光照射10 min 后,纳米颗粒分散系可以升温至 90 ℃。由 7T 磁共振测得的数据拟合获得 r1 值为 0.68(mmol/L)-1s-1,r2 值为 3.65(mmol/L)-1s-1,具有良好的T1-T2双模磁共振成像效果;在808 nm激光照射下,可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P<0.05);CCK-8 法和AM/PI活死细胞染色法的结果均显示纳米颗粒对HepG2细胞具有良好的光热治疗效果。结论 成功制备了粒径均一的Mn2+掺杂普鲁士蓝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的T1-T2双模磁共振成像效果和体外光热治疗效果良好,且无明显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3.
脑性瘫痪是导致儿童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不早发现、早治疗,可致患儿终身残疾和寿命缩短。单纯西医治疗主要采用药物、康复运动疗法等,但治疗效果不理想。中医治疗中的针灸、推拿、中药等疗法辨证施治调整人体气血功能,以求达到阴阳平衡,弥补了西医康复训练的不足。近几年多种方法联合应用治疗小儿脑瘫取得显著疗效,可大大提高脑瘫患儿康复的可能性。该文拟整合近年来中西医对小儿脑瘫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方法并进行综述,希望能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观察飞经走气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瘀血阻络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诊断为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辩证后为瘀血阻络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为飞经走气针刺组(30例),对照组为常规针刺组(30例)两组患者共治疗 28天。治疗前后运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中医证候量表SDSVD进行评定,比较治疗前后受试者之间的差异,并依据统计分析得出结果。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MOCA)对比后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候评分(SDSVD)对比,治疗组有效率为 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3.3%,两组疗效对比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1.飞经走气针刺法能明显改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中医证候。2.飞经走气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退变性脊柱侧凸中分布的规律性,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发生椎 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2年7月治疗136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资料,根据术前是 否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分为骨折组和无骨折组。骨折组34例,男9例,女25例;年龄(71.7±1.7)岁。无骨折组 102例,男23例,女79例;年龄(63.3±6.7)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胸背部疼痛程度,采 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T值,测量侧凸Cobb角,观察侧凸范围内骨桥发生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 法筛选出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骨折组发生T11骨折3例,T12骨折12例,L1骨折15例 ,T12及L1两个椎体骨折4例。 无骨折组平均年龄低于骨折组(t=17.20,P<0.001),两组的性别组成并无差异(χ2=0.218,P=0.641),胸背部 疼痛的VAS评分小于骨折组(t=9.30,P< 0.001),侧凸Cobb角与骨折组相比无差异(t=1.84,P=0.08),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 低于骨折组(t=5.63,P<0.001),骨桥发生率低于骨折组(χ2=12.333,P< 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伤 史(OR=1.36;95%CI,1.09~2.11)、骨桥形成(OR=3.31;95%CI,2.10~5.38)、骨质疏松(OR=2.45;95%CI,1.58~4.36) 会增加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机会。结论 在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好 发于胸腰段椎体,外伤 史、骨质疏松以及侧凸范围内骨桥形成是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改善钛种植体表面处理的新方法,提高种植体植入后成骨效率。方法 将RGD肽与壳聚糖(CS)通过酰化反应发生偶联形成RGD-CS,采用复凝聚法制备RGD-CS/pDNA复合体,并将RGD-CS/pDNA复合体接枝到经物理、生化处理后的纯钛表面。采用红外光谱仪和元素分析仪对 RGD-CS进行化学结构的表征检测,凝胶电泳阻滞试验结合原子力显微镜观察RGD-CS对质粒的包裹情况及RGD-CS/pDNA复合体的形态, EB染色法检测钛片表面 RGD-CS/pDNA复合体的接枝效果。结果 红外光谱检测结合元素分析表明,CS和RGD肽偶联成功;凝胶电泳阻滞试验结合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表明,在N/P≥2时,RGD-CS与pDNA完全复合,RGD-CS/pDNA复合体呈类球形;EB染色表明RGD-CS/pDNA复合体接枝钛片成功。结论 经RGD肽修饰的壳聚糖可以携带 pDNA作为钛种植体表面质粒包装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探讨肠梗阻病人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中应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的价值。方法将60例拟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的肠梗阻病人按随机数字量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病人术前应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10 ml(30 mg)进行鼻腔麻醉及导管前端润滑,对照组病人术前于鼻腔及导管前端涂抹石蜡油进行润滑,比较两组病人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病人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6.7%(29/30),对照组病人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病人置管所用时间明显减少,术中疼痛VAS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均未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肠梗阻病人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中应用,提高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所用时间,明显地减轻了病人术中的疼痛不适,未见并发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UCTD)的西医治疗常以对症支持为主,必要时可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但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而不能长期耐受,尤其是绝经后免疫功能紊乱女性患者。中医学无此病名,归属于"痹病"范畴,在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笔者运用中医学整体观念,配合因证施治治疗UCTD,6个月后抗核抗体由阳转阴,定期随访,病人恢复状况良好。现进行报道,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