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1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451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94篇
  1篇
中国医学   87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了观察李氏5号方对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褪黑素受体(MTR)和Nogo受体(NogoR)表达的影响。我们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C组)、D半乳糖模型组(D组)、李氏5号方大剂量药物治疗组(L组)、中剂量药物治疗组(M组)和小剂量药物治疗组(S组);D、L、M、S四组每日皮下注射半乳糖65mg/kg体重,持续三个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小鼠海马神经元MTR和NogoR的表达水平。NogoR免疫组化染色结果:D组海马阳性反应细胞着色浅,少有突起,细胞数目少,仅为正常小鼠的20%,三个剂量李氏5号方治疗组染色结果与C组相似。结果提示: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MTR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的上调可能是老化小鼠的一种代偿性反应;NogoR表达下调提示老化小鼠可能存在脑白质的损害,出于机体自我保护的需要,NogoR表达下调以避免神经元修复机制对大脑的进一步损害;不同剂量的李氏5号方水提取液对两种受体的调节作用极为明显,说明这两种受体的表达可受到外源性药物的干预。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金银花及金芪降糖片中绿原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dsil C18(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结果 在上述条件下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为2.49%,金芪降糖片中绿原酸为8.776 mg/片。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金银花及金芪降糖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中药水提液絮凝过程,优化复方黄芪方的絮凝纯化工艺。方法 通过考察不同种类絮凝剂对水提液中有效成分保留率、出膏率、pH、黏度、浊度、电导率的影响,确定用于絮凝工艺中效果最佳的絮凝剂;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絮凝反应工艺条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黄芪甲苷保留率、总黄酮保留率、出膏率的熵权-层次分析法(AHP)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搅拌速度、药液质量浓度、絮凝剂加入量为考察因素,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其最佳工艺参数。结果 确定采用壳聚糖溶液作为絮凝剂,AHP结合熵权法可用于絮凝工艺多指标权重的建立,最佳工艺参数确定为搅拌速度360 r·min–1、药液质量浓度0.20 g·mL–1、絮凝剂添加量4.00 g·L–1;纯化后药液黄芪甲苷保留率、总黄酮保留率分别达到85.86%、71.52%,出膏率降至29.16%。结论 优化后的絮凝工艺稳定可行,为中药水提液纯化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中药序贯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减毒增效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9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肿瘤科病房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予中药序贯口服治疗,4周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最终纳入患者91例,治疗后观察组在全身状态(KFS)、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受益率等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且恶心、呕吐(包括急性、延迟性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毒性反应,贫血、白细胞减少等骨髓毒性、癌性疲乏的发生率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味觉减退、神经毒性、过敏反应等其他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序贯治疗联合化疗治疗NSCLC具有减毒增效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5.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新加良附方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获取高良姜、香附、穿山龙的有效成分及靶蛋白,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出胃癌的靶点,利用Venn软件获取共同靶点,使用Cytoscape3.7.2进行"化合物-靶点-疾病"的网络图构建。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互作网络(PPI),最后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新加良附方中筛选出高良姜素、槲皮素、木犀草素、薯蓣皂苷元等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作用于87个胃癌靶点,筛选出AKT1、MYC、CASP3、EGFR等关键靶点,并确定了PI3K-Akt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关键代谢信号通路,参与蛋白结合、转录因子活性、酶活性调节、受体活性等过程。结论:新加良附方通过多个靶点、多条通路发挥治疗胃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测定舒筋活络方(SHC)对骨关节炎(OA)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FLS)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对胶原酶法分离培养的FLS进行形态学观察,通过MTT比色法、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ELISA法等技术测定SHC对FLS增殖、迁移、侵袭等的影响。结果:体外分离的FLS生长状态良好,具备成纤维细胞形态特性;所选药物浓度范围对FLS增殖影响较小,与空白组比较,较高浓度和低浓度的SHC对FLS增殖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LS的增殖与SHC呈浓度依赖性;镜下观察到OA-FLS的迁移现象,其中,模型组48 h、72 h的迁移率与0 h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C组72 h的迁移率与0 h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48 h、72 h时,SHC组FLS迁移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C组FLS侵袭穿过小室膜的细胞个数较空白组明显减少(P<005);SHC各浓度组均对MMP3的释放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SHC调节FLS增殖、抑制FLS的迁移和侵袭,维护和修复OA患者关节内组织完整性,为OA的关节保护提供新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7.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健脾益肾化浊方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及ETCM数据库筛选健脾益肾化浊方的活性成分,运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对活性成分进行靶点预测;运用GeneCards数据库筛选PSCI相关疾病靶点;运用RStudio软件对健脾益肾化浊方及PSCI共同靶点绘制韦恩图;将二者共同靶点通过STRING及Metascape数据库分别进行PPI分析,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6.0绘制“健脾益肾化浊方-靶点-PSCI-通路”网络图;采用AutoDock对核心成分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出健脾益肾化浊方39种活性成分和553个靶点,筛选出PSCI潜在靶点2 305个,二者共同靶点为254个。通过GO及KEGG富集分析,发现健脾益肾化浊方可能通过突触可塑性、抗细胞凋亡、抗炎等多靶点、多途径发挥对PSCI的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提示活性成分Stigmasterol与核心靶点(MAPK1、SRC、MAPK3、TP53、HSP90AA1),Palmatine与核心靶点(AKT1)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健脾益肾化浊方治疗PSCI可能通过调节突触可塑性、抗细胞凋亡、抗炎等生物学过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相关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是否能够通过改善血小板功能进而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TP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和补肾活血方组。通过被动免疫造模法成功建立CITP小鼠模型,然后分别用0.9%生理盐水、醋酸泼尼松和补肾活血方干预14 d,采用全自动动物血液分析仪检测小鼠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和凝血时间;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相关糖蛋白(CD41、CD61、CD62p、PAC-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ITP模型组血小板显著下降、凝血时间显著延长。醋酸泼尼松、补肾活血方干预14 d后,与CITP模型组比较,其血小板显著增加,凝血时间显著下降;其糖蛋白CD41、CD61、CD62p和PAC-1的荧光强度和阳性率显著下降。结论:补肾活血方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增加血小板数量和降低凝血时间,并且能够通过改变血小板糖蛋白的表达进而改善血小板的功能,减轻患者的出血。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肾消通络方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db/db小鼠肾脏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肾消通络方对db/db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将24只SPF级8周龄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每组8只;另取8只同遗传背景野生型正常db/m小鼠为正常组,连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与治疗后每隔2周检测空腹血糖,每隔4周收集24h尿液,用于检测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给药8周后处死小鼠,摘眼球取血,用于检测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分离肾脏,放入4%多聚甲醛中固定,用于后续病理检测。HE和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 p65)、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空腹血糖、Scr、BUN、24h尿微量白蛋白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结构排列紊乱,肾小球肥大,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毛细血管管腔变窄;肾组织TLR4、NF-κB p65、MCP-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血清Scr、BUN、24h尿微量白蛋白均显著降低(P<0.01);肾脏病理改变减轻;TLR4、NF-κB p65、MCP-1蛋白表达显著减弱(P<0.01)。结论:肾消通络方能够抑制db/db小鼠肾脏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肾脏损害,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鹿角方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并从PI3K/AKT信号通路的角度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ngⅡ模型组、鹿角方+AngⅡ组、LY294002(PI3K通路阻断剂)+AngⅡ组、鹿角方+LY294002+AngⅡ组。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心肌细胞表面积;RT-PCR检测ANP、BNP mRNA表达;Wertern Blot检测PI3K、p-PI3K、AKT、p-AKT(Ser473)和GSK3β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ngⅡ模型组心肌细胞表面积、ANP和BNP mRNA表达以及p-PI3K和p-AKT(Ser47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而鹿角方可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使模型细胞表面积显著减小(P<0.01),ANP、BNP mRNA表达以及p-PI3K和p-AKT(Ser47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且抑制效果与LY294002相当,而鹿角方对GSK3β蛋白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鹿角方可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与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