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0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03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28篇
中国医学   23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新型二噁英类卤代芳烃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卤代芳烃化合物具有类似于二口恶英类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都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毒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存在潜在的危害。作者对部分新型二口恶英类卤代芳烃化合物的性质、环境行为、分离分析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评述。  相似文献   
42.
[目的]基因工程法构建谷胱甘肤S-转移酶(GST)-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86 E7融合蛋白表达质粒,高效表达、纯化、鉴定蛋白质和分析蛋白质的存在形式.[方法]GST-HPV86 E7融合蛋白基因与pGEX-6P-1载体连接成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GST-HPV86 E7,重组质粒转入BL21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HPV86 E7,柱上切除GST标签,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纯化蛋白,SDS-PAGE、MALDI-TOF和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分别用于蛋白质纯度分析、分子量测定和蛋白鉴定;非变性电泳和分子筛排阻色谱用于蛋白质四级结构的分析.[结果]HPV86 E7大肠杆菌中正确表达,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测得的HPV86 E7精确分子量为(11319.76±5.66)Da.反相高压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鉴定的匹配肽段有11个肽段,氨基酸的覆盖率为90%.非变性PAGE和凝胶过滤层析实验观察到了HPV86 E7的单聚体、二聚体及多聚体.[结论]重组质粒pGEX-6P-1-GST-HPV86 E7成功构建,诱导后高效表达GST-HPV86 E7融合蛋白,HPV86 E7得到纯化,质谱分析证实表达蛋白为86E7蛋白,以多聚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43.
2007年10月28日,由上海市政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第103期东方科技论坛“本草物质组计划”专题研讨会在上海沪杏科技图书馆隆重举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梁鑫森研究员在本次论坛上提出了《本草物质组计划》的设想与建议,该《计划》深入分析了本草物质组计划的背景、目标、任务、路线、策略和可行性,建议对我国的中药资源进行系统研究,全面解析中药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构建本草物质资源库,从而完整系统地阐述中药的多组分多靶点整体调节机制,解读中药的科学性,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建立我国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可持续、高效的重大创新中药研究和产业化提供技术与资源支撑。该《计划》为我国中药现代化科学研究描绘出较为清晰的路线图,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深远影响。该《计划》的产生源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基于现代化理论和技术的复方中药系统研究”和科技部973计划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44.
目的:对壳聚糖的结构进行修饰,制备N-正辛基-N'-琥珀酰基壳聚糖。方法:以壳聚糖为原料,通过与正辛醛、丁二酸酐反应,在其2位氨基引入琥珀酰基和正辛基。产物用FTIR、^1H NMR、元素分析对其进行表征。用粉末X-衍射、DSC、TG对其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并初步考察了其对K562肿瘤细胞的亲和性。结果:合成了N-正辛基-N'-琥珀酰基壳聚糖,其结晶程度下降,水溶性增加,与K562肿瘤细胞亲和性较好。结论:N-正辛基-N'-琥珀酰基壳聚糖可作为新型肿瘤靶向载体.  相似文献   
45.
聚合物空心纳米球及其在药学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冯年平  武培怡 《药学进展》2006,30(8):350-353
概述聚合物空心纳米球的制备和表征检测方法以及作为给药载体在药学领域的应用.聚合物空心纳米球用作载药系统具有独特优势,除了具有靶向性和控、缓释性,它还可提高载药量、药物生物利用度及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检测载端粒酶反义核酸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的表征及生物学效应。分析其粒径范围、载药量及生物相容性。方法 以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分布及平均粒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反义核酸装载量,双室扩散法研究纳米粒的体外释药特性,核酸酶解法检测纳米粒对反义核酸的保护作用,MTT法研究纳米粒的细胞毒性。结果 纳米粒的平均粒度为201nm;包封率为67.3%,栽药量为3.66%。纳米粒体外释放开始阶段存在突释期,5d后释放量开始稳定,15d后仍有核酸释放。纳米粒中的核酸在37℃,经核酸酶消化1h后。仍然保持结构的完整、未被降解,而裸核酸在同样条件下30min即被完全降解。纳米粒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与空白对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制备的端粒酶反义核酸-PLGA纳米粒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好,以PLGA纳米粒作为载体可保护反义核酸免受核酸酶的降解。但PLGA纳米粒的反义端粒酶核酸载药量偏低,需进一步改进制备方法,提高载药量。  相似文献   
47.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2-巯基乙醇为蛋白质变性剂,在浓度为8mol/L尿素溶液中进行了大豆分离蛋白与甲基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反应;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证明,甲基丙烯酸成功地接枝到了大豆分离蛋白上;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数实验研究表明,各因数的最佳值分别为:引发剂浓度16mmol/L,单体浓度2.4mol/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h,巯基乙醇浓度0.05mol/L。  相似文献   
48.
1,3-双(二苯基瞵)-丙烷基-二氯化镍存在下,3,6-二氯哒嗪与1,4-二溴苯格氏试剂共聚,庚氧基取代苯与3,6-二氯哒嗪格氏试剂共聚得到了哒嗪类新型共轭共聚物。并用FTIR、NMR对中间体和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XRD测试对共聚物结晶性进行了讨论。该合成方法所得的共聚物收率分别为75%和67%。其中含有烷氧基苯单元的共聚物在DMF、DMSO等极性溶剂和有机酸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共聚物的紫外-可见光谱中,分别在310nm、345nm等处出现最大吸收峰。XRD结果表示共聚物具有一定的结晶性。  相似文献   
49.
将硝酸铁溶液与正硅酸乙酯混合,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Fe/SiO2粉状物作为催化剂,用化学沉积法裂解乙炔制备出无序多壁碳纳米管。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碳纳米管相互缠绕,管径均匀,外径在9~13nm左右。热重分析估计粗产品中碳纳米管的含量大约为50%,用XRD分析表明用此法制备的碳纳米管的石墨化程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50.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表征是化学表征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系统表征中药标准组分,采用了电喷雾电离源(ESI)、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的正负离子扫描模式,荻取标准组分在统一分析条件下,不同表征模式中化合物的光谱、质谱信息。通过对不同标准组分中大量表征数据的比对和分析可发现和归纳色谱、质谱规律,用于不同药材的成分差异性研究,以及由系统制备得到的同种药材不同层次标准组分中成分与含量的变化,为制备成分的确定和高效制备条件及参数的优化提供基础。建立包含分析方法的标准组分色谱质谱数据库,结合色谱、质谱规律,实现已知化合物的搜索匹配与自动质谱解析;预测和发现结构类似的未知化合物,提高研究效率,加强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