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725篇
  免费   17560篇
  国内免费   12414篇
耳鼻咽喉   3437篇
儿科学   2508篇
妇产科学   2725篇
基础医学   17581篇
口腔科学   3874篇
临床医学   24246篇
内科学   24768篇
皮肤病学   1875篇
神经病学   5444篇
特种医学   45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93篇
外科学   9961篇
综合类   64299篇
预防医学   20059篇
眼科学   1893篇
药学   29135篇
  256篇
中国医学   26725篇
肿瘤学   12319篇
  2024年   2548篇
  2023年   8870篇
  2022年   7079篇
  2021年   8773篇
  2020年   7561篇
  2019年   8561篇
  2018年   4806篇
  2017年   7483篇
  2016年   7981篇
  2015年   8469篇
  2014年   11057篇
  2013年   11105篇
  2012年   14837篇
  2011年   15821篇
  2010年   14402篇
  2009年   14339篇
  2008年   14188篇
  2007年   13097篇
  2006年   12171篇
  2005年   11459篇
  2004年   9474篇
  2003年   7425篇
  2002年   6382篇
  2001年   5702篇
  2000年   4532篇
  1999年   3488篇
  1998年   2470篇
  1997年   1941篇
  1996年   1502篇
  1995年   1270篇
  1994年   1162篇
  1993年   1049篇
  1992年   917篇
  1991年   943篇
  1990年   810篇
  1989年   689篇
  1988年   480篇
  1987年   335篇
  1986年   235篇
  1985年   158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82.
83.
目的 探讨在苯妥英钠(Phenytoin,PHT)促进大鼠牙周膜干细胞(Rat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rPDLSCs)、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MSCs)黏附于牙骨质过程中,整合素α5β1(Integrin α5β1)起到的作用。方法 提取大鼠BMMSCs和PDLSCs,培养并纯化。通过细胞鉴定后,将获得的两种细胞各分为4组:40 mg/L PHT处理组、40 mg/L PHT+整合素α5抗体处理组、40 mg/L PHT+整合素β1抗体处理组、PBS处理组,每组细胞放入置有牙骨质片的96孔板处理4 h后,检测黏附于牙骨质片上的细胞量并做以比较。最后,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40 mg/L PHT组与对照组细胞的整合素α5、β1亚基的mRNA与蛋白表达量。结果 40 mg/L PHT可促进rBMMSCs及rPDLSCs黏附于牙骨质片,加入整合素α5、β1抗体后,均明显抑制了40 mg/L PHT对rBMMSCs、rPDLSCs黏附于牙骨质的促进作用(P<0.01)。qRT-PCR、Western-blot结果显示PHT处理组的整合素α5、β1亚基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40 mg/L PHT能促进rBMMSCs、rPDLSCs黏附于牙骨质,该作用与整合素α5β1的表达上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4.
陈科第 《传染病信息》2022,35(2):135-140
[摘要] 目的 探究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HBV-ACLF)患者血清中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122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B1, 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HBV-ACLF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组(53例)和死亡组(67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血清miR-122、HMGB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Pearson检验分析miR-122、HMGB1水平分别与TBIL、PA、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the model of end-stage liver disease score, MELD)评分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miR-122和HMGB1水平对患者的死亡预测价值,获得最佳临界值。根据临界值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3组患者在3年随访期间的生存率。结果 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并发症、病情分期、MELD评分、ALB、球蛋白、TBIL、ALT、AST、LDH、PT、PTA、HBV DNA、miR-122、HMGB1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并发症、病情分期、MELD评分、TBIL、PT、PTA、miR-122、HMGB1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均<0.05)。miR-122、HMGB1水平分别与TBIL、MELD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与PTA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miR-122和HMGB1预测患者死亡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1.42和14.56 μg/L。A组患者预后3年内生存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均<0.05)。结论 miR-122和HMGB1水平与HBV-ACLF患者的病情和死亡预后密切相关,可间接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在HBV-ACLF的诊断及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5.
目的:建立大黄特征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相关联的二维指纹图谱,研究大黄抗氧化活性物质。方法:利用高效液相多检测器联用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在线检测体系,对大黄中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共鉴定出大黄中化学成分15种;其中8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然后采用清除效率为指标对各活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结果发现化合物葡萄糖紫丁香酸、腺嘌呤、没食子酸、儿茶素或表儿茶素、双花母草素、2-O-桂皮酰-没食子酰葡萄糖等具有较强的清除ABTS·+的活性,而蒽醌类成分对ABTS·+的清除作用较弱。结论:采用HPLC-ABTS-DAD-Q-TOF/MS对大黄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快速分析鉴定,初步阐明大黄在抗氧化环节起作用的效应物质。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探讨二补助育汤对胚胎着床障碍模型小鼠子宫内膜形态及血管生成素-1(Ang-1)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和定位的影响。方法:24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二补助育汤组,每组6只,用米非司酮建立胚胎着床障碍动物模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妊娠第5天处死小鼠后,检测各组妊娠率、平均着床位点数、子宫内膜Ang-1和VEGF mRNA表达量及其蛋白定位。结果:模型组小鼠平均胚胎着床位点数、Ang-1 mRNA、VEGF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组(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补助育汤组平均胚胎着床位点数、Ang-1 mRNA、VEGF 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二补助育汤可提高子宫内膜Ang-1和VEGF蛋白表达量,促进子宫内膜血管生成,从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探讨3.0 T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中"燕尾征"缺失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诊断价值并分析黑质小体-1 (nigrosome-1)可视化与PD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1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0例PD患者及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57例非PD患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3.0 T头颅SWI检查.在获得的SWI图像上,由2名临床医师采用盲法独立对双侧"燕尾征"进行评估.一侧"燕尾征"缺失即判定为PD.计算"燕尾征"缺失诊断PD的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和准确度,并分析nigrosome-1可视化与PD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以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45例PD患者判断正确,评估者之间的一致性很高(k=0.963,P=0.000)."燕尾征"缺失诊断PD的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91.2%,阳性预测值为90.0%,阴性预测值为91.2%,准确度为90.7%.44例PD患者临床症状不对称,其中32例患者nigrosome-1可视化不对称.PD患者nigrosome-1可视化偏侧和临床症状偏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756,P=0.056).11例PD患者双侧nigrosome-1全部缺失,纳入全部缺失组,其余PD患者为非全部缺失组.全部缺失组和非全部缺失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6.500,P=-0.038),而病程、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第Ⅲ部分、改良Hoehn-Yahr(H-Y)分级、简易智能状态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68、0.140、0.839、0.054、0.067).结论:"燕尾征"缺失诊断PD的准确率较高,缺失程度可能与PD患者的抑郁程度有关,对PD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肺炎患儿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可溶性CD163(sCD163)、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脂蛋白a(LP(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肺炎患儿120例(病例组)、选取同期健康小儿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清s TREM-1、sCD163、SP-A、LP(a)水平,并根据患儿病情、感染病原体情况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病例组患儿的血清s TREM-1、sCD163、SP-A、L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重症组肺炎患儿的血清s TREM-1、sCD163、SP-A、LP(a)水平均显著普通组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细菌感染组肺炎患儿的血清s TREM-1、sCD163、LP(a)水平均显著非细菌感染组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细菌感染组肺炎患儿血清SP-A水平与非细菌感染组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肺炎患儿的血清s TREM-1、sCD163、SP-A、LP(a)水平与CPIS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 05)。结论 在不同病情的肺炎患儿中血清s TREM-1、sCD163、SP-A、LP(a)水平具有差异性,血清s TREM-1、sCD163、LP(a)在不同病原体感染的患儿中水平具有差异,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对于临床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