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27篇
  免费   5168篇
  国内免费   5488篇
耳鼻咽喉   460篇
儿科学   1263篇
妇产科学   774篇
基础医学   5685篇
口腔科学   708篇
临床医学   15147篇
内科学   12017篇
皮肤病学   844篇
神经病学   2341篇
特种医学   19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93篇
外科学   4593篇
综合类   29279篇
预防医学   6776篇
眼科学   941篇
药学   17710篇
  91篇
中国医学   6192篇
肿瘤学   3588篇
  2024年   638篇
  2023年   2220篇
  2022年   1945篇
  2021年   2297篇
  2020年   2126篇
  2019年   2358篇
  2018年   1198篇
  2017年   2027篇
  2016年   2165篇
  2015年   2570篇
  2014年   3816篇
  2013年   4026篇
  2012年   5434篇
  2011年   6194篇
  2010年   5736篇
  2009年   5933篇
  2008年   6661篇
  2007年   6365篇
  2006年   6067篇
  2005年   6496篇
  2004年   5328篇
  2003年   4938篇
  2002年   3900篇
  2001年   3341篇
  2000年   2422篇
  1999年   2123篇
  1998年   1937篇
  1997年   1674篇
  1996年   1556篇
  1995年   1517篇
  1994年   1206篇
  1993年   893篇
  1992年   756篇
  1991年   739篇
  1990年   599篇
  1989年   614篇
  1988年   252篇
  1987年   167篇
  1986年   142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与球囊压迫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方法选取140例TN患者随机分为MVD组和PBC组各70例。对比2组术后疼痛缓解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分析治疗前后2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差异。结果 PBC组中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MVD组(P0.05)。PBC组术后即刻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MVD组(P0.05),而2组术后3个月、术后1 a疼痛缓解情况及术后1 a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C组术后面部麻木、咀嚼无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MVD组(P0.05);术后6 h,PBC组患者血清NE、Cor、MPO水平均低于MVD组(P0.05)。结论 MVD和PMC术治疗TN的远期疗效均较好,且复发率低;MV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小于PMC,但PMC手术应激刺激低于MVD,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并分析应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结核潜伏感染(LTBI)状况。方法将我院工龄超过1年的201名护理人员,其中内科、外科、辅助科室分别为82,85,34名。均予以外周血T-SPOT.TB检测,分析LTBI状况。结果所有受检人员中共有50名T-SPOT.TB检测结果为阳性,总潜伏率为26.37%;工作年限不足3年与工作年限≥3年的受检人员T-SPOT.TB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5.00%与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后者阳性检出率明显更高(P<0.05);不同科室中,工作年限≥3年者其阳性检出率均较工作<3年者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POT.TB检测技术作为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筛查结核病,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度,能快速、准确地诊断结核病感染,对控制传染源、降低感染率与提升检出率均具重要意义,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结核病的重要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参麦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序贯)+肝素综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8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吸氧、心电监护、抗心律失常、抗休克等,阿司匹林,30mg/次,1次/d,连续服用3d后减至10mg/次,1次/d。对照组44例阿替普酶(序贯)15mg,静推,后30min静滴50mg,后60min静滴35mg;阿替普酶(序贯)后,肝素100mg+生理盐水500mL,静滴,维持24h。治疗组44例阿替普酶(序贯)后,参麦注射液20mL+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益气活血通络汤(半夏、人参、川芎、赤芍、麦冬、郁金、茯苓、当归各10g,丹参、红花、黄芩、瓜蒌各15g,薤白、陈皮各6g,甘草~炙3g),100mL/袋,1袋/次,2次/d;肝素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再梗死、心力衰竭、休克、出血、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36%;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8.1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参麦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序贯)+肝素综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5.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PI)在国内外临床试验和应用中的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得显著的疗效。其中抗程序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D-1 ligand,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肾癌、头颈鳞状细胞癌、尿路上皮癌等肿瘤的治疗。但PD-1/PD-L1单抗也会引起免疫相关性皮肤、消化道、肝脏、内分泌、肺部等器官的不良反应,皮肤毒性如皮疹、白癜风、皮肤干燥症等是最常见也是最早发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究清热化瘀汤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0例)和依达拉奉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联合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瘀汤。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5%(38/40),显著高于依达拉奉组的总有效率75%(30/40)(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GCS评分升高,且联合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GCS评分高于依达拉奉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均脑血肿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明显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结论:清热化瘀汤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其神经缺损,降低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  相似文献   
57.
随着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在全球的肆虐,儿童感染者人数也越来越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是SARS-CoV-2感染人体的结合位点之一,可以与病毒尖峰蛋白结合,使得跨膜丝氨酸蛋白酶(TMPRSS2)启动S蛋白触发感染,引起白细胞介素-1、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等多种炎性因子的产生。与成人相比,儿童的ACE2及TMPRSS2的表达水平较低,推测儿童症状较成人轻,发病人数较成人少均与此有关。该综述对SARS-CoV-2感染过程中ACE2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有助于了解SARS-CoV-2的致病机制,为更好地开发药物及疫苗,防治儿童2019冠状病毒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徐晓兰  赖荣才  陈体强  石林春  陈士林 《中草药》2020,51(14):3770-3776
目的筛选赤芝三萜合成途径中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FPS)基因的上游调控转录因子。方法首先克隆了FPS基因启动子,并连接至pAbAi质粒构建诱饵载体pAbAi-FPS。将pAbAi-FPS转化Y1H酵母感受态细胞构建诱饵菌。采用SMART技术构建赤芝酵母单杂交cDNA文库,再将纯化的双链cDNA、pGADT7-Rec共转化诱饵菌株,筛选FPS上游的转录调控因子。结果构建了含pAbAi-FPS的诱饵载体并筛选出诱饵菌株,构建了cDNA文库并转化诱饵菌株,筛选出阳性克隆37个,得到作用FPS基因上游的转录调控因子18个,包括转录因子3个、核糖体蛋白5个及其他家族蛋白10个。结论筛选出转录因子GlSNF2、GlMHR和GlZn2Cys6为调控FPS表达的候选基因,为深入研究FPS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回顾我院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相关基因检测与精准药学服务实践过程,总结经验,与同行分享。方法从准备工作、相关检测项目的确定,学术推广、项目优化和开展情况等方面详细阐述我院基因检测开展过程与精准药学服务情况。结果根据临床需求,我院已开展了以心脑血管药和抗精神病药为主的27种药物,26项检测,2018年全年位1587名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建议,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欢迎。结论基于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相关基因检测的个体化用药建议是临床药师参与精准治疗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医生和药师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