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4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6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13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359篇
内科学   79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117篇
外科学   389篇
综合类   52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46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166篇
  1篇
中国医学   284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停用雷公藤糖浆精子密度可复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服用及停用雷公藤糖浆后患者精子密度的变化及生育恢复情况。方法 采用WHO的标准,对33例服用雷公藤糖浆的强直性脊柱炎2的精液进行分析,并调查和随访其生育情况。结果 服药期间,33例患者精液检查均 子密度为零或接近零的记录;停药120d以上,精子密度均见显著提高;33例雷公藤糖浆服用者中,13例的妻子有孕育史。结论雷公藤糖浆可致男性精子密度降低至零,停药后可以恢复生育。  相似文献   
32.
强直性脊柱炎从肾论治的证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病因病机是肾虚督脉空虚为本,邪实外侵为标,中医辨治应从肾论治,根据其临床特点,分为中枢型、周围型、迁延型;中药蠲偻方治疗本病,以补肾强督为主,佐以活血脉,壮筋骨,祛风除湿,通筋活络利关节。  相似文献   
33.
美洛昔康栓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美洛昔康栓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6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分别应用美洛昔康栓和美洛昔康片,剂量均为15mg·d~(-1),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49%和77.42%,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总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90%和21.87%,不良事件主要集中在胃肠道,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美洛昔康栓对AS患者的止痛效果及安全性与美洛昔康片类似,且总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单项最高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片剂组。  相似文献   
34.
核素骶髂关节显像对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监测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核素骶髂关节显像以及骶髂关节与骶骨的核素比值测定方法,探讨其在强直性脊柱炎(AS)治疗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29例临床及CT确诊AS的病人,共58个骶髂关节,先行核素骶髂关节显像及其核素比值测定,然后进行临床药物治疗。治疗后2周再行同样的核素检查方法,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 58个骶髂关节中,有51个骶髂关节示放射性核素呈不同程度浓聚,骶髂关节与骶骨放射性比值明显高于正常;2周后的检查所见其中原有异常的骶髂关节情况明显改善,有51个骶髂关节与骶骨比值均有降低,其中47个降至正常范围。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核素骶髂关节显像及其骶髂关节与骶骨核素比值测定,对骶髂关节炎的活动性监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采用扫描电镜—X线能谱联机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囊和滑膜组织的病理变化,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6例年青AS病人的髋关节囊和滑膜组织进行固定、干燥、喷金行扫描电镜观察,并用2例老年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炎的同名组织作对照。对扫描图象中的组织进行X线能谱扫描以确定是否存在钙颗粒。结果:AS组的关节囊和滑膜组织中胶原排列紊乱,其间有钙颗粒沉积。而对照组同名组织仅见胶原排列紊乱,X线能谱显示无钙峰出现。结论:青年AS病人髋关节囊和滑膜组织均有成骨现象发生,而老年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炎同名组织无成骨现象。这种软组织病理变化是影响AS髋关节功能的主要原因。其关节清理术需将关节囊和滑膜全部切除。  相似文献   
36.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健雄  沈彬  裴福兴 《四川医学》2006,27(3):236-240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男性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常见症状为腰骶僵硬和疼痛,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和四肢大关节改变。自20世纪70年代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病变以来,现已逐渐成为其主要治疗方式。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局部及全身多系统病变的特殊性。其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假体选择及对手术远期效果与手术并发症的预测仍存在争议。本文时国内外各项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7.
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抗原在AS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患者T淋巴细胞表面HLA-B27抗原,与传统的血清法(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比较,评价FCM检测HLA-B27在强直性脊柱炎(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标记的HLA-B27单抗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HLA-B27抗原结合,利用FCM专门分析软件测定HLA-B27-FITC平均荧光强度(FMI),从而间接定量HLA-B27表达情况,并采用血清法对118例AS患者标本进行HLA-B27检测。结果AS患者HLA-B27阳性率为88.9%(105/118),男女比例为5.25∶1,同其他各组比较均有较显著的差异(P<0.01);两种方法比较无明显差异(P>0.1)。结论利用FCM对疑为AS的患者进行HLA-B27抗原检测有助于AS的诊断,方法简便,稳定性好,重复性高,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总结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强直性脊柱炎中,男50例,女6例,平均发病年龄28岁;首发症状为慢性腰痛者43例占76.78%;关节外表现仅见虹膜炎10例占17.85%;骨盆正位片全部有骶髂关节炎占100%;HLA-B27阳性52例占92.85%;25例误诊占44.64%;治疗药物主要有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柳氮磺胺吡呤(SSZ)、甲氨蝶呤(MTX)、糖皮质激素等.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年男性,其首发症状多为慢性腰痛,临床易误诊,骨盆正位片、骶髂关节炎及HLA-B27阳性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家族性幼年强直性脊柱炎(JAS)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基因分析,提高对JAS的认识。方法对一家族性AS中57名幼儿、儿童进行体检、血尿常规、生化检测、血清学HLA—B27测定、X光骨盆平片、X光腰椎片、骶骼关节CT等检查,并进行基因及亚型分析。结果被检家族中<16岁57名,RF阴性,CRP8.5mL/dL,血清学HIA—B27阳性8人,临床诊断JAS 2人,均为男性,年龄15、16岁;HLA—B27基因阳性6人(血清学HLA—B27均阳性),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临床诊断JAS者,亚型分析均为HLA—B2704。结论JAS临床症状于年长儿童表现明显,基因分析对早期诊断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40.
强直性脊柱炎并骨质疏松9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及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选97例AS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检测其血沉(ESR)、C-反应蛋白(CBP)、HLA-B27、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酶(ALP),并进行全身疼痛评分、中医症状积分评定和晨僵时间、BATH功能指数(BASFI)、病情活动指数(BASDI)、颌柄距、指地距、枕墙距、Schober试验、胸阔活动度、脊柱活动度;用双能X线法(DEXA)测定腰椎、股骨颈、股骨转子部、Ward's三角区骨密度(BMD),检测骨钙素(BGP)、降钙素(H-CT)、甲状旁腺激素(PTH);42例检测了尿脱氧吡啶啉(D-Pyr).选102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腰椎、股骨颈、股骨转子部、Ward's三角区骨密度(BMD),31例检测了BGP、PTH、D-Pyr、Ca、P、ALP.结果AS患者发生骨质疏松者42例(42.27%),骨量减少者36例(37.11%);AS患者BG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并与腰椎、股骨近端BMD呈正相关.PTH、尿D-Pyr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并与股骨近端BMD呈负相关.AS患者中急时相反应物ESR与腰椎、股骨近端BMD呈显著负相关,CBP与AS患者腰椎、股骨颈、三角BMD呈显著负相关,ESR、CRP与尿D-Pyr呈显著的正相关.腰椎BMD与全身疼痛评分、中轴关节压痛指数呈负相关性,股骨近端BMD与指地距、BASFI、BASDAI呈显著负相关,与Schober试验、脊柱活动度呈显著正相关.AS患者的腰椎BMD与HLA-B27显示了负相关性.表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在AS中普遍存在,其发生与遗传、废用、免疫炎症等因素相关.AS患者骨代谢的失衡以骨生成的减少、骨吸收的增加为特点;PTH的增高及免疫炎性反应与AS患者骨吸收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