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腰椎和股骨骨密度(BMD)中几个技术问题研究,指出在测量和分析结果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方法比较同一患者选择标准束和薄型束扫描股骨近端结果的不同;对腰椎各椎体间T评分差〉1s时,分析不同方法的差别;列举1例患者比较股骨颈感兴趣区微小变化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对瘦体型患者薄型束扫描骨边缘比标准束完整,各部位BMD值有增加,在大粗隆部位二者T评分相差最大可超过3s;正常人相邻椎体间T评分差〈1s,患者1L3和L4相差2.2s,患者2L2和L3相差1.3s,患者3L2和L3相差1.5s,相邻椎体间差均〉1s;股骨颈感兴趣区重心位置在X轴线上从124变为120微小移动,股骨颈的T评分从-2.7s增至-2.4s。结论正确测量和分析技术对获得可靠诊断结果至关重要,需要进一步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部不同病变病理类型及病灶大小对18 F-FDG摄取差异的影响。方法分析155例患者胸部病变的18F-FDG显像,根据手术、活检等病理结果测量病灶T/NT比值及病灶大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恶性病变(肺鳞癌、肺腺癌和小细胞肺癌)及结核摄取18 F-FDG均高于炎性改变,恶性病变T/NT比值与病灶大小呈正相关(P均〈0.05);但结核及炎性改变T/NT比值与病灶大小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恶性肿瘤18 F-FDG显像T/NT比值明显大于炎性病变,但结核仍是导致假阳性的重要因素。恶性病变大小与T/NT比值呈正相关,良性病变大小与T/NT比值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 ,17岁。 1997年因“右下肢成骨肉瘤”在外院行右下肢截肢术。术后恢复良好 ,并完成化疗疗程。2 0 0 1年 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咳嗽 ,伴白色痰。偶有痰中带血丝 ,且咯血 1次。我院X线片提示右肺肿块。门诊以成骨肉瘤术后右肺转移于 2 0 0 1年 8月 10日收入院。查体 :右肺呼吸音低。CT示 :右下肺近膈顶处可见 2个软组织密度影 ,大者Φ =5cm ,其内密度不均并有钙化点 ,纵隔影居中 ,气管前、腔静脉后方可见肿大的淋巴结。肋骨、胸椎未见异常。左肺亦无异常。考虑右肺内转移瘤。为了解患者有无成骨肉瘤骨转移以决定是否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核素骨显像在肿瘤患者随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核素骨显像在恶性肿瘤患者随诊中的意义。方法 :1 0 0例恶性肿瘤患者行 2 75次常规99mTc 亚甲基二磷酸盐 (MDP)全身骨显像。观察分析全身骨骼放射性分布情况。结果 :首次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 1 8例 ,第 2次骨显像发现骨转移瘤 1 4例 ,第 3次及第 4次骨显像分别诊断骨转移瘤 1例与 2例。首次骨显像到发生骨转移的时间为 2~ 2 4个月 ,平均 7个月。结论 :定期复查骨显像能及时发现骨转移瘤 ,有利于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疗效。  相似文献   
5.
强直性脊柱炎并骨质疏松9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及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选97例AS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检测其血沉(ESR)、C-反应蛋白(CBP)、HLA-B27、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酶(ALP),并进行全身疼痛评分、中医症状积分评定和晨僵时间、BATH功能指数(BASFI)、病情活动指数(BASDI)、颌柄距、指地距、枕墙距、Schober试验、胸阔活动度、脊柱活动度;用双能X线法(DEXA)测定腰椎、股骨颈、股骨转子部、Ward's三角区骨密度(BMD),检测骨钙素(BGP)、降钙素(H-CT)、甲状旁腺激素(PTH);42例检测了尿脱氧吡啶啉(D-Pyr).选102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腰椎、股骨颈、股骨转子部、Ward's三角区骨密度(BMD),31例检测了BGP、PTH、D-Pyr、Ca、P、ALP.结果AS患者发生骨质疏松者42例(42.27%),骨量减少者36例(37.11%);AS患者BG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并与腰椎、股骨近端BMD呈正相关.PTH、尿D-Pyr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并与股骨近端BMD呈负相关.AS患者中急时相反应物ESR与腰椎、股骨近端BMD呈显著负相关,CBP与AS患者腰椎、股骨颈、三角BMD呈显著负相关,ESR、CRP与尿D-Pyr呈显著的正相关.腰椎BMD与全身疼痛评分、中轴关节压痛指数呈负相关性,股骨近端BMD与指地距、BASFI、BASDAI呈显著负相关,与Schober试验、脊柱活动度呈显著正相关.AS患者的腰椎BMD与HLA-B27显示了负相关性.表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在AS中普遍存在,其发生与遗传、废用、免疫炎症等因素相关.AS患者骨代谢的失衡以骨生成的减少、骨吸收的增加为特点;PTH的增高及免疫炎性反应与AS患者骨吸收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和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的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以炎性腰痛、肌腱端炎、外周关节炎和关节外表现为特点。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及四肢关节,还可累及眼、肺、心和。肾等脏器。表现为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韧带、椎间盘的钙化,椎问关节和四肢关节滑膜的增生,最终发展为骨性强直。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Gated-SPECT)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70例临床怀疑或已知冠心病患者和1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潘生丁药物负荷后和静息时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应用AutoQUANT全自动定量软件获得心肌舒张末(ED)和收缩末(ES)心肌断层像,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局部室壁运动(WM)和局部室壁增厚率(WT)等定量指标.结果:(1)12例正常对照者负荷后LVEF、EDV、ESV值和静息时比较无明显改变.左室局部功能随室壁部位有较大差异.(2)门控和非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比较:82例按非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读片,29例(41%)未能明确诊断;结合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读片,未能明确诊断数量减少至3例(4%).(3)15例可逆性心肌灌注缺损中,5例严重心肌缺血患者表现负荷后LVEF值较静息时明显减低,ESV扩大;5例陈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LVEF、ESV和EDV值分别为30.60%、169ml、220ml.结论: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可改善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核素胃排空显像观察逆行胃电刺激(RGES)对胃排空的影响,探讨胃电刺激治疗肥胖的机理,为其技术改进和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肥胖志愿者13例经内镜放置胃粘膜电极,于试验开始前30min及试验过程中持续给予RGES,d2研究内容同前,只是给予假性刺激.采用99Tcm-DTPA标记混合餐观察真性及假性刺激后胃半排时间.结果:受试者RGES后胃半排时间中位数为103.79min,假性胃电刺激后受试者半排时间中位数为88.66min.其中11例受试者RGES后胃半排时间长于假性胃电刺激后胃半排时间.2组(RGES组及假性胃电刺激组)胃半排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GES后受试者胃半排时间显著长于假性胃电刺激,可延缓肥胖者胃动力,延长胃半排时间.核素胃排空显像能客观定量地评价逆行胃电刺激对胃排空的影响,为其技术改进和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不失为一种无创、重复性好、具有定量和符合生理特点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介绍了自动毫安技术在PET/CT检查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并指出了临床应用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