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91篇
  免费   2704篇
  国内免费   1366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331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1789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7271篇
内科学   2405篇
皮肤病学   168篇
神经病学   155篇
特种医学   10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4193篇
综合类   13474篇
预防医学   2385篇
眼科学   77篇
药学   6308篇
  85篇
中国医学   16624篇
肿瘤学   120篇
  2024年   487篇
  2023年   1660篇
  2022年   1437篇
  2021年   1865篇
  2020年   1778篇
  2019年   1814篇
  2018年   878篇
  2017年   1513篇
  2016年   1659篇
  2015年   1814篇
  2014年   3212篇
  2013年   2955篇
  2012年   3739篇
  2011年   3862篇
  2010年   3229篇
  2009年   3147篇
  2008年   3085篇
  2007年   2858篇
  2006年   2644篇
  2005年   2355篇
  2004年   1801篇
  2003年   1592篇
  2002年   1357篇
  2001年   1085篇
  2000年   859篇
  1999年   683篇
  1998年   553篇
  1997年   571篇
  1996年   435篇
  1995年   389篇
  1994年   310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190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目的观察膝痹宁对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大鼠滑膜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空白组、KOA组、膝痹宁组;KOA组、膝痹宁组造模。分别在膝痹宁灌胃治疗的第1、14、28、42、56天测量各组大鼠的膝关节横径;第56天处死大鼠提取滑膜组织,解剖学观察滑膜组织形态;天狼星红染色评估滑膜组织胶原沉积情况;WB和PCR检测纤维化标记物生长转化因子-β(TGF-β)、Ⅰ型胶原α1链(COL1α1)、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膝痹宁用药14天,28天时,膝关节横径变化并不显著,但膝痹宁用药42天,56天时,膝关节横径则较KOA模型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56天后对大鼠进行膝关节解剖学观察,KOA大鼠滑膜组织较正常大鼠有一定程度的增厚、充血、欠规则;而上述表现在膝痹宁大鼠有所减轻;天狼星红染色显示膝痹宁用药大鼠滑膜组织胶原沉积较少;纤维化标记指标物TGF-β、COL1α1、TIMP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在膝痹宁组均较KOA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痹宁对能有效减轻KOA滑膜纤维化,以“温经活血”立法的中药复方对组织纤维化具有良性干预效应。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中医康复综合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共入选病例144例,进入FAS和PPS分析集各144例,其中试验组72例,予基础治疗、内外膝眼透刺加电针、中药外敷加TDP神灯照射综合疗法,治疗2周,1次/d,停1周,继续治疗2周。对照组72例,同试验组基础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FAS和PPS的结果显示WOMAC评价表疼痛积分改善20%的比例、疼痛、功能积分变化以及受试者和研究者对治疗反应的总体评价,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射学病情分级两组治疗前后均无改善。两组不良事件均与干预治疗无关。结论中医康复综合治疗KOA安全性好,疗效确切,特别是在疼痛和功能的改善方面。中医康复综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 探讨保留足趾的自体复合第2足趾关节移植治疗手指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共收治创伤性手指关节炎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19~53岁,平均31.7岁;示指3例,中指6例;掌指关节(MP)关节炎4例,近侧指骨间关节(PIP)关节炎5例;均为创伤后继发的手指关节炎.采用游离带血供的自体复合第2足趾跖趾或趾骨间关节移植进行治疗,同时将受区废弃关节(7例)或切取自体髂骨移植(2例)修复供区骨缺损保留足趾长度,供区创面均直接关闭.术后观察手指和足趾骨折愈合情况、外形、移植关节活动度(ROM)、术后供区愈合情况和行走功能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本组术后9例移植关节全部成活,1例足部供区行髂骨植骨微型钢板固定,术后1周伤口不愈合,考虑为内固定物排异反应,予拆除钢板改克氏针交叉固定,2周后创口顺利愈合.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6.3个月.手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10周,平均8.3周,手指外观及功能良好.移植后的MP活动度为50°~75°,平均65.3°,PIP活动度为10°~85°,平均60.6°.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手指功能:优5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88.9%.足趾骨折平均愈合时间9~12周,平均10.2周,所有患者足趾外形良好,行走功能正常.2例取髂骨患者供区仅残留一条线形瘢痕,无疼痛、麻木等不适.结论 游离带血供的自体复合第2足趾关节移植治疗手指关节炎,同时应用受区废弃关节或切取自体髂骨移植修复供区骨缺损保留足趾,不仅能恢复手指关节的正常结构,使关节具有良好的功能,而且能保留足趾外形与功能,减少供区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对比朱氏一指禅推法联合电针与单纯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治疗3周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VAS评分、WOMAC量表评分及测量膝关节活动度(ROM)。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VAS和WOMAC量表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WOMAC量表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朱氏一指禅推法联合电针对膝骨关节炎治疗具有显著作用,尤其在改善关节僵硬、躯体功能障碍及恢复膝关节活动度方面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价西芦库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 Embase、 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西芦库单抗治疗R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1月。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疗效指标和安全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RCT,合计3 103例RA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西芦库单抗组RA病情缓解20%、 50%、 70%的受试者人数(ACR20、 ACR50、 ACR70)均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西芦库单抗100 mg q2w组ACR指标显著优于西芦库单抗50 mg q4w组(RR=1.10, 95%CI:1.03~1.17, P=0.005)。安全性方面,西芦库单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因不良事件退出率、感染发生率以及注射部位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 <0.01);西芦库单抗100 mg q2w组注射部位反应发生率高于西芦库单抗50 mg q4w组(RR=1.53, 95%CI:1.07~2.19, P=0.02),两组间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 0.05)。结论西芦库单抗治疗RA疗效肯定,但应注意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28.
摘 要目的:分析电子灸治疗仪联合推拿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珠海市人 民医院横琴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63 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31 例与对 照组 32 例。对照组使用推拿治疗,观察组使用电子灸治疗仪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疼痛程度及膝关节 功能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6.77 % 高于对照组的 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WOMAC 评分 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幅,且观察组患者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电子灸治疗仪联合推拿 可有效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患肢疼痛程度,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双磷酸盐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甲氨喋呤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双磷酸盐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晨僵时间为(16.17±5.85)min、关节肿胀数量为(3.36±0.82)个、关节压痛数量为(3.54±0.70)个、关节疼痛评分为(3.10±0.54)分,均优于对照组的(31.29±8.78)min、(4.53±0.95)个、(4.97±0.83)个、(4.83±0.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取双磷酸盐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补泻平衡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20例单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治疗组予补泻平衡手法,对照组予常规推拿手法,均每次20 min,每日2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6个月全身临床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全身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全身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后比较,2组治疗后3、6个月全身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升高。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中医证候评分升高,仍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101/110),对照组为78.2%(86/1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补泻平衡手法与常规推拿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均有效,前者疗效优于后者,且中远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