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04篇
  免费   5634篇
  国内免费   3826篇
耳鼻咽喉   393篇
儿科学   1347篇
妇产科学   565篇
基础医学   4896篇
口腔科学   655篇
临床医学   10613篇
内科学   6392篇
皮肤病学   296篇
神经病学   7408篇
特种医学   45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4530篇
综合类   14182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989篇
眼科学   997篇
药学   6886篇
  43篇
中国医学   3882篇
肿瘤学   1263篇
  2024年   156篇
  2023年   1177篇
  2022年   1821篇
  2021年   3186篇
  2020年   2904篇
  2019年   2327篇
  2018年   2379篇
  2017年   2690篇
  2016年   2903篇
  2015年   2692篇
  2014年   4964篇
  2013年   5803篇
  2012年   4733篇
  2011年   5133篇
  2010年   4315篇
  2009年   4076篇
  2008年   3983篇
  2007年   3980篇
  2006年   3741篇
  2005年   3226篇
  2004年   2548篇
  2003年   2254篇
  2002年   1900篇
  2001年   1660篇
  2000年   1367篇
  1999年   1117篇
  1998年   958篇
  1997年   851篇
  1996年   696篇
  1995年   579篇
  1994年   444篇
  1993年   351篇
  1992年   301篇
  1991年   216篇
  1990年   204篇
  1989年   180篇
  1988年   135篇
  1987年   127篇
  1986年   112篇
  1985年   156篇
  1984年   98篇
  1983年   61篇
  1982年   71篇
  1981年   71篇
  1980年   65篇
  1979年   57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21篇
  1976年   22篇
  197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的合理性与临床价值。方法 GCS≤ 8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 32例 ,早期肠内营养 ;B组 36例 ,早期全胃肠外营养。两组营养支持均在伤后或术后 2 4小时开始 ,观察两组患者营养状况 ,胃肠道并发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结果 EEN组的营养状况优于TPN组 ,胃肠道并发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TPN组 (P <0 .0 5) ,预后亦较TPN组有明显改善 (P<0 .0 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利用氯丙嗪预处理供体,观察对冷保存过程中供体肝脏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切取大鼠肝脏在0℃Euro-Collins液中冷保存,每隔2小时切取肝脏标本测定GSH,ATP含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肝脏冷保存时间的延长,对照组肝组织内的GSH及ATP含量迅速下降。实验组肝组织内的GSH和ATP含量下降速度明显缓慢。结论:本文认为,氯丙嗪预处理供体有改善肝组织在冷保存过程中的缺血性损伤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氯丙嗪作为Ca^ 通道的阻滞剂,降低肝细胞胞浆内Ca^ 浓度,减少ATP的消耗和氧自由基的生成,维持肝组织内GSH和ATP的含量,从而减轻了肝脏在冷保存过程中的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手部指屈肌腱损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1994年至1999年间共收治82例115条指屈肌腱损伤,分析其病史后进行总结.其中男58例,女24例,年龄2岁~55岁,平均39岁.用改良Kessler法缝合,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结果按TAM法评定疗效,优38例,良36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91.4%.结论手部指屈肌肌腱损伤显微外科修复加系统的康复治疗,对预防肌腱粘连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氟碳部分液体通气在治疗吸入性损伤中,呼吸道组织病理的变化,探讨氟碳部分液体通气治疗吸入性损伤的机理。方法:采用蒸汽吸入造成急性呼吸道损伤,观察氟碳部分液通气+高频通气治疗组与单纯高频通气对照组的气管,支气管,肺的光镜下HE染色的组织形态变化。结果:(1)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表现为左侧支气管,肺病变轻于右侧;(2)治疗组病变轻于对照组。结论:吸入性损伤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右侧为重,氟碳部分液体通气,可减轻吸入性损伤呼吸道充血水肿,并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能为其治疗吸知识性损伤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95.
雪旺细胞在局灶性脑损伤大鼠脑内的存活和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雪旺细胞移植入局灶性脑损伤大鼠脑内后的存活、迁移情况。方法 :SD大鼠采用 Feeney's自由落体撞击法制成局灶性脑损伤模型。雪旺细胞以 Hoechst33342荧光素进行荧光标记 ,在大鼠损伤后即刻移植入脑损伤区。移植后 3天、7天、14天、2 8天、6 0天、90天处死大鼠 ,观察细胞标记荧光情况。结果 :3天、7天时移植的雪旺细胞大量存活于损伤区、海马、侧脑室的脉络丛组织中。 14天后可观察到细胞沿软脑膜、室管膜、血管周间隙迁移 ,并在胼胝体部位排列成索条状。 6 0天时雪旺细胞的标记荧光减弱 ,细胞密度减少。 90天时已观察不到荧光。并在雪旺细胞存活区有巨噬细胞浸润。结论 :雪旺细胞移植入大鼠脑损伤区后可存活并沿特定部位迁移 ,可能由于血脑屏障破坏等因素 ,机体对其有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大鼠烟雾吸入后透明质酸增多与大鼠肺吸入性损伤的关系。方法 40 只SD 大鼠随机分成5 组:正常对照组和烟雾吸入后不同时间观察组。分别测定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中的透明质酸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炎性细胞比例及蛋白含量。结果 烟雾吸入后,血清和肺组织中的透明质酸含量升高,12 h 达到高峰[ 血清:12 h 组(470.4±97 .5) μg/L,对照组(186.4 ±31.5) μg/L;肺组织:12 h 组(697 .5±115.1)μg/L,对照组(202 .6 ±39.4) μg/L] 。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各时间观察组升高不显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6 h 达高峰;细胞数在12 h 最多,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结论 烟雾吸入后支气管内炎性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肺内透明质酸含量高于血液。透明质酸似可作为烟雾吸入性肺损伤的病理指征。  相似文献   
997.
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31例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经验教训。方法手术治疗25例,非手术治疗6例,手术行端端鞘膜法缝合13例,束膜法缝合5例,神经移植4例,粘连松解3例,结果按朱家恺标准评价,优者24例,良者6例,可者1例。随访时间最长者10年,最短者1年。;结论熟知桡神经和肱骨干及桡骨小头的密切解剖关系和细致的手术操作加强医生的责任心,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是安全可以避免的。手术应尽量进行,不能考虑骨折愈合与否。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MgSO4对皮层脑电图、肢体运动功能及血Mg2+浓度的影响。方法 用改良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皮层脑电图描记、血清Mg2+浓度测定及运动功能 评估。结果 MgSO4能减少扩展性抑制波(SDs)产生数(P<0.05);10% MgSO4治疗组疗效优于5%MgSO4组,且早 期给药效果更佳(P<0.05)。结论MgSO4作为兴奋性氨基酸(EEAs)非竞争性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 R)拮抗剂可有效减少SDs产生数,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后脑微循环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卫平  章翔  易声禹  方宏  费舟  付洛安  程光  顾建文 《医学争鸣》2000,21(12):1506-1509
目的 研究鼠急性颅脑损伤后脑微循环的改变,以找出影响颅脑损伤与恢复变化的规律。方法 大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采用自由落体致大鼠脑损伤,伤后0.5,3.24和168h取材,研究脑微血管形态学变化,并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分析颅脑损伤局部脑组织代谢的变化。结果 大鼠实验性脑损伤后0.5~24h大脑皮层微血管减少,并有“微无血管区”,微血管内可见微血栓形成;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增加,出现脑水肿,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1000.
环磷酰胺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免疫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剂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4-VO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观察环磷酰胺预治疗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海马CA1区的计量病理,海马区内二醛含量和Na^+,N^+-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预治疗组大鼠外周血内白细胞数明显降低,CA1区正常神经元计数增加,结论 环磷酰胺可AT酶活性升高而MD芩明显减低。结论 环磷酰胺可减轻大鼠离缺血再灌流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