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41篇
  免费   680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71篇
儿科学   293篇
妇产科学   223篇
基础医学   1661篇
口腔科学   444篇
临床医学   1938篇
内科学   1694篇
皮肤病学   212篇
神经病学   552篇
特种医学   260篇
外科学   1223篇
综合类   2548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2249篇
眼科学   159篇
药学   838篇
  39篇
中国医学   165篇
肿瘤学   11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274篇
  2021年   407篇
  2020年   357篇
  2019年   1092篇
  2018年   943篇
  2017年   591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705篇
  2013年   735篇
  2012年   806篇
  2011年   830篇
  2010年   715篇
  2009年   670篇
  2008年   645篇
  2007年   728篇
  2006年   530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73篇
  1984年   298篇
  1983年   224篇
  1982年   249篇
  1981年   238篇
  1980年   209篇
  1979年   209篇
  1978年   160篇
  1977年   123篇
  1976年   159篇
  1975年   143篇
  1974年   129篇
  1973年   10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31.
目的 使用文献计量学对国内外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推动未来国内该领域的发展。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检索得1986—2021年国内外大学艾滋病研究的相关文献,借助VOSviewer及R软件对纳入研究的发表时间、作者及单位分布、热点内容与前沿趋势进行剖析。结果 国外相较国内研究起步较早,国内外总体发文量均呈上升趋势,美国占据相关领域英文研究的主导地位。《中国艾滋病性病》(257篇)与J AM COLL HEALTH(46篇)分别是载文最多的中英文杂志,各研究团体间的合作尚不够紧密。中文研究侧重不同教育方式于艾滋病防控的探索,英文研究则更关注于该群体“酒精使用”、“物质滥用”与“心理”等话题,防艾生活技能及暴露前预防(PrEP)等或成为未来研究趋势。结论 刊载大学生艾滋病的期刊类型较多,而高发文量期刊数较少且作者及机构间的合作有待加强,国内应给予该群体物质滥用及心理等方面更多关注,同时今后要加强对艾滋病监测与防艾生活技能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分析医学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其抑郁情绪的影响,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西南地区某医科大学的1215名在校大学生,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感知亲密关系质量量表(PRQC)修改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CES-D量表平均得分14.25±9.11分,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4.5%,其中轻、中、重抑郁情绪检出率分别为18.3%、5.4%、0.8%。有抑郁情绪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无抑郁情绪者(t=14.471,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级、家庭所在地、宿舍亲密度、宿舍信任度、宿舍氛围影响大学生抑郁情绪(P<0.05)。结论 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有影响,高校工作者应重视早期识别抑郁情绪的学生,关注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状况,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探讨问题导向式学习(PBL)教学法在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为拓展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性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本地区某中学初一年级2个班102名中学生,分别设置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干预组采用PBL教学法。干预前后采用同一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仅在“艾滋病全称”等6项知识(χ2=6.029~9.434,P=0.004~0.028)的知晓率与“应将艾滋病病人进行隔离(χ2=17.275,P<0.001)”、“应对艾滋病病人关心同情(χ2=5.696,P=0.017)”2个条目的态度正向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干预组在各项知识知晓率与态度正向率较干预前均有所提高(χ2=3.840~23.520,P均<0.001~0.05)。干预前,两组在知识知晓率及态度正向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干预组在“艾滋病的全称”等9项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χ2=4.943~10.183,P=0.026~0.001),仅在“对艾滋病病人具有恐惧感”的态度正向率高于对照组(χ2=11.330,P=0.001)。结论 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PBL教学法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在传统课堂教授法的基础上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研究儿童期创伤焦虑障碍大学生接受人际心理治疗(IPT)的效果。方法 将某高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发现的、符合研究标准的48例焦虑障碍大学生用抛币法随机分组,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对治疗组实施IPT,在入组时和治疗结束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不安全感心理自评量表(SRFIS)和抑郁症状清单评估。结果 治疗因素和时间因素分别对焦虑自评分、抑郁清单总分、大体功能分、心理不安全感分和心理弹性分存在主效应作用(F=7.407~295.961,P<0.05),且治疗因素和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F=5.262~81.958,P<0.05)。相关分析发现,治疗后抑郁清单总分减少值、焦虑自评分减少值、大体功能分增加值分别与治疗后心理不安全感减少值、心理弹性分增加值呈正相关(r=0.456~0.894,P<0.05)。结论 IPT能够改善48名儿童期创伤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和心理社会功能,病情的改善程度与患者心理不安全感的减轻和心理复原力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了解四川省某医学院校低年级大学生HIV检测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在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控教育措施,提高HIV检测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3月,在四川省泸州市某医学院校对4门选修课共11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艾滋病自评感染风险、性态度、HIV检测情况、恋爱及性行为经历等。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纳入大一、大二学生862例。6.4%(55/853)的调查对象有过HIV检测史。89.8%(767/854)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在每次高危行为后都主动进行HIV检测。年龄>18岁(OR=1.990,95%CI:1.021~3.878)、自评有HIV感染风险(OR=1.940,95%CI:1.073~3.509)、知道HIV检测可快速实现(OR=2.401,95%CI:1.329~4.337)、发生过性行为(OR=2.591,95%CI:1.208~5.560)是HIV检测的促进因素。结论 应在大学生群体中加强HIV检测知识和可及性的宣传,同时加强艾滋病防控教育,提高大学生的HIV感染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136.
孙中慧  吴海宏  张娟  李念 《中国校医》2022,36(7):511-513
目的 分析徐州市泉山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学生因病缺课率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0学年泉山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数据,分析不同年份学生因病缺课的流行特征,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2016—2020学年泉山区学生总因病缺课率为0.15%,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21 732.656,P<0.001);总因病缺课率小学生(0.16%)高于初中生(0.11%,χ2=1 419.185,P<0.001)、高中生(0.07%,χ2=2 426.638,P<0.001),初中生高于高中生(χ2=491.878,P<0.001);传染性疾病导致的缺课人次数占因病缺课总人次数的66.05%;学生因病缺课高峰主要集中在11月至次年1月。结论 小学生是缺课的重点关注人群,传染病是中小学生疾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学生缺课率,保障学生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抑制控制训练联合积极情绪训练)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河南省3所高校600名大学生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其手机依赖情况进行调查,筛选存在手机依赖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66人)与观察组(67人),对照组给予抑制控制训练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积极情绪训练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手机依赖程度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2组手机成瘾量表评分、手机使用时间、心理弹性量表评分、认知情绪调节量表评分、抑制冲突效应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手机成瘾量表评分(37.11±5.01)分,低于对照组的(41.25±6.33)分;观察组手机使用时间(2.72±0.71)h,低于对照组的(3.37±0.55)h;观察组认知情绪调节量表评分(88.79±5.66)分、心理弹性量表评分(76.63±3.97)分,高于对照组的(81.14±4.79)分、(71.75±4.55)分;观察组抑制冲突效应量(40.35±10.22)ms,低于对照组的(45.14±5.66)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评分与认知情绪调节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397、-0.453,P<0.01),与冲突抑制效应量呈正相关(r=0.498,P<0.01)。结论 手机依赖直接影响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及心理韧性;而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开展抑制控制训练联合积极情绪训练,可减轻大学生手机依赖,提升认知情绪调节能力及心理韧性,改善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了解天津市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3月,以天津3所医学类院校和3所非医学类院校的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发放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940名天津市在校女大学生中,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为45.3%,其中,医学生(42.2%)与非医学生(49.5%)比较(χ2=5.009,P=0.025),两组之间痛经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非医学专业、经期着凉、经期久坐不动与原发性痛经明显相关(P<0.05)。结论 原发性痛经在天津市在校女大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与经期的不良行为习惯有关,应在大学生群体中积极开展月经期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分析西藏山南市某县小学生营养素养现状,探讨可行性提升方案。方法 使用课题组自编问卷,选取某县镇属小学和乡属小学各1所,对一至五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使用χ2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镇小学与乡小学学生营养素养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318名藏族学生在食物搭配、睡眠时长、户外活动时长、谷物主要营养素、深色蔬菜、预防缺血性贫血的食品等题目的知晓率较低。不少于83.9%的学生愿意将所知道的营养健康知识进行宣传。三、四年级学生报告一周内所吃食物种类平均为4.2~4.4类,五年级学生报告一周内所吃食物种类平均为6.0~6.3类。镇小学低年级学生在“饭前手卫生”(100% vs 81.8%,χ2=12.064,P<0.001)及“餐后口腔卫生”(88.1% vs 67.3%,χ2=6.965,P=0.008)方面的知晓率高于乡小学;镇小学中年级学生“新鲜水果代替食物”(81.9% vs 53.6%,χ2=11.970,P<0.001)知晓率高于乡小学,乡小学中年级学生“室外活动时长”(30.4% vs 6.9%,χ2=12.131,P<0.001)知晓率高于镇小学;镇小学高年级学生在“预防贫血”(29.3% vs 0,χ2=9.920,P=0.002)及“室外活动时长”(56.1% vs 0,χ2=23.561,P<0.001)方面的知晓率高于乡小学,乡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新鲜水果代替食物”(100% vs 75.6%,χ2=6.18,P=0.012)及“睡眠时长”(100% vs 80.5%,χ2=6.152,P=0.013)方面的知晓率高于镇小学,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山南市小学生营养素养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应在镇、乡各级学校应加强对认识食物、食物搭配、营养健康术语等内容的专题指导,以提高学生营养素养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了解武汉市大学生吸烟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现在吸烟的因素,为高校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4所高校的3 000名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大学生吸烟行为及其现在吸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 891名大学生中,27.33%的大学生有尝试吸烟行为,尝试吸烟的平均年龄为(15 ± 4.70)岁。武汉市大学生现在吸烟率为14.08%(407/2 891)。在现在吸烟者中,43.73%(178/407)和24.08%(98/407)的大学生选择在宿舍和卫生间吸烟。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4.48)、专科院校(OR=1.38)、自认健康状态比较差(OR=2.90)、有现在饮酒行为(OR=4.30)、有家人吸烟(OR=3.42)、每月生活费为1 000~1 999和≥2 000元(OR=1.59、2.52)的大学生更容易现在吸烟。结论 武汉市大学生吸烟率较高,为有效降低其吸烟率,高校应根据大学生吸烟行为危险因素的特点,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控烟干预措施,开展健康教育宣传,禁止烟草广告活动,鼓励和帮助大学生戒烟,创建校园无烟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