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了解大学生灾难素养现状、影响因素及其需求,探讨大学生灾难教育的可行性。 方法 2016年9月在苏南地区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417名,采用自制灾难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大学生灾难素养总得分(92.27±17.40);不同年级学生灾难素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知识性灾难素养、行为性灾难素养得分高于非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有应灾计划(P=0.00)、自身参加过培训演习(P=0.01)、自评具备应灾能力(P=0.01)对大学生灾难素养有影响;96.6%大学生有灾难教育需求。 结论 2016年苏南地区大学生总体灾难素养水平中等,受多因素影响,绝大部分大学生对灾难教育存在高度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我国在校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睡眠障碍的差异。方法 筛选2005年—2019年之间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障碍率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Stata/SE 12.0和R 3.6.1),Egger's和Begg's检验进行发表偏倚检测,逐一排除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10篇文献入选Meta分析,医学生3 670例,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9.64%(95%CI 22.51%~37.30%);非医学生6 514例,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2.51%(95%CI 15.90%~29.88%),Meta分析表明医学生的睡眠障碍率明显高于非医学专业(RR=1.30,95%CI 1.08~1.57,P=0.005)。Egger's检验(t=-0.31,P=0.766)和Begg's检验(z=1.43,P=0.152)提示纳入文献无明显偏倚,逐一排除法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是稳定的。结论 医学生睡眠障碍率高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河南省几所普通高等学校的319名在校女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利用自制问卷、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中文版月经症状量表(中文版MDQ)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为77.1%(246/319),其中33.7%(83/246)为轻度痛经,53.3%(131/246)为中度痛经,13.0%(32/246)为重度痛经。原发性痛经者常见的症状以小腹疼痛难忍、坠胀最为常见(92.3%),其次为腰痛(56.1%)、虚弱乏力(54.1%)。调查对象发生原发性痛经时常用的缓解方式为尽量躺在床上(75.6%)、下腹部热敷(74.0%)、按摩痛经部位(32.9%);而不常见的缓解方式分别为向医生寻求帮助(7.3%)、格外关注痛经方面的电视节目(2.9%)、向老师寻求帮助(2.4%)。调查对象中痛经者的MDQ得分为(68.96±17.94)分,高于无痛经者的(52.16±12.88)分(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专业及母亲痛经情况不同调查对象的原发性痛经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医学专业调查对象的原发性痛经发生率高于非医学专业调查对象,母亲有痛经史的调查对象原发性痛经发生率高于母亲无痛经史的调查对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DQ得分、是否为医学专业和母亲有无痛经史是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发生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女大学生发生原发性痛经的情况比较普遍,且多数为轻、中度痛经,影响其发生情况的因素有PMS症状的严重程度、专业分布和母亲有无痛经史。因此,痛经者可通过学习痛经相关知识,改善PMS症状并采取正确方式缓解痛经症状,以提高经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研究女大学生经前综合征的现状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6—8月采用基本情况量表,采用John Bancroft编制的PMS诊断量表对新疆某医科院校女生进行随机抽样,随机抽取包括临床,中医,公卫,护理等专业510名女大学生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收回466份有效问卷,其中符合PMS诊断标准者264例,患病率为56.7%,其中轻度症状有110例(23.6%)、中度症状有 127例(27.3%)、重度症状有 27例(5.8%)。PMS女大学生生活压力较大者占15.9%,高于非PMS女大学生的10.9%,(Z=-2.599,P=0.001);PMS女大学生情绪变化较大者占16.3%,高于非PMS女大学生的11.4%,(Z=-4.176,P<0.001);PMS女大学生月经量偏少和偏多者分别占23.1%、14.0%,高于非PMS女大学生的13.9%、8.9%,(Z=-2.565,P=0.010)。根据Logistics回归模型得出饮食习惯(OR=0.623,95%CI:0.401~0.967)、睡眠质量(OR=0.644,95%CI:0.431~0.963)是女大学生PMS发生的保护因素;学习压力(OR=1.846,95%CI:1.065~3.201)和痛经情况(OR=2.474,95%CI:1.812~3.377)是女大学生PMS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女大学生发生经前期综合征主要与生活习惯和月经情况相关,应加强女大学生相关的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缓解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东莞市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为其防制提供相应依据。 方法 运用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对东莞市东莞理工学院和广东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东莞市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自评表》问卷调查,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发放问卷870份,有效回收834份,回收率为95.86%,疾病人数为94例,非疾病状态740例,心理亚健康占21.62%(160/740)。医学院校和医学专业的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分别为28.57%、30.45%,均高于非医学院校10.96%、非医学专业17.30%(P<0.05);大二、大四与大五学生的心理亚健康发生率(27.86%,32.43%)高于其他年级。最主要的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症状为不明原因疲劳、充满压力、工作效率低和感到无助,均占心理亚健康人群的95.00%以上。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熬夜频繁(每天熬夜OR=7.32,经常熬夜OR=3.48,有时熬夜OR=2.58)、经济困难(困难OR=5.72,拮据OR=3.46)、身边朋友影响(内向消极OR=1.69,作息不规律OR=1.44)是导致东莞市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重要因素。 结论 东莞市大学生中,医学生、大二学生及高年级学生的发生率比较高,生活环境与个人行为习惯是发生心理亚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潍坊市高校大学生AID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调查问卷形式对潍坊市某医学类高校大一至大四3 200名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3 073份。调查对象对AIDS蚊虫叮咬等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仅为40%左右。77.2%的对象对AIDS患者仍有歧视。超过90%的调查对象会积极采取性行为预防措施。研究还发现,医学生知识得分高于非医学生(7.88 vs. 7.27);女生态度得分为6.09分,高于男性5.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分析中,男生较女生更易发生性行为(OR=3.310, 95%CI: 2.686~4.079);随着月生活费的增加,男生与女生发生性行为的风险均降低(OR=0.650&OR=0.763);随着态度得分的增加,发生性行为的风险降低。 结论 大学生AIDS知信行水平均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应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大学生AIDS预防的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宽容的校园氛围,减少学生对AIDS的恐慌,消除对AIDS病人的歧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利用医学生对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随访与宣教,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痛经管理策略。方法 选取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随访组,对照组经前给予田七痛经胶囊口服,随访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医学生随访与宣教,对比干预前后2组治疗有效率、痛经症状评分、痛经知识知晓度及SF-36生命质量量表评分。结果 随访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63.33%);干预后随访组痛经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痛经知识知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F-36生命质量量表评分均有所提高,在精神健康和情感职能方面,随访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医学生进行随访和宣教是值得探索的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有效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中国高校大学生对抗生素的认知和使用现状及教育需求,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合理用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5—7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北京、河北、广西5所高校2 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抗生素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6.7%。男生、医学专业、大四年级、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城市生源的学生知晓率高于其他组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生素使用行为总正确率为64.1%,医学生(68.9%)高于非医学生(62.5%)(χ2=46.073,P<0.001),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生(66.2%)高于普通高校学生(59.6%)(χ2=41.001,P<0.001)。大学生希望通过医务人员(45.4%)、网络(11.9%)、医学书刊(9.7%)等途径获得抗生素使用方法(70.8%)和注意事项(81.4%)等知识。结论 大学生对抗生素的认知存在误区和不合理使用行为,应加强大学生医药知识教育,养成规范合理的用药习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福州市某高校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研分析,为大学生开展营养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对福州市某高校1 03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饮食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有977人(94.3%)具有不良饮食行为,760人(73.4%)存在两种以上不良饮食行为问题。女生的不良饮水(87.78%)与零食行为(42.60%)高于男生(χ2=7.482,P=0.006; χ2=6.356,P=0.012),医学生的不良早餐行为(14.04%)和过度食用垃圾食品行为(38.39%)明显少于非医学生(χ2=18.303,P=0.000;χ2=7.167,P=0.007),大四及以上的学生过度食用垃圾食品行为(60.47%)和其他年级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Z=-2.362,P=0.018),母亲文化程度仅与大学生的不良早餐行为有关(Z=-1.99,P=0.046),大学生的生活费水平与不良早餐、过度食用垃圾食品、不良夜宵、不良零食行为的发生都密切相关(Z=-3.826,P=0.000;Z=-4.367,P=0.000;Z=-3.089,P=0.002;Z=-3.463,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月生活费水平为大学生综合不良饮食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福州市某高校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普遍存在,加强大学生合理营养、均衡膳食知识健康教育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疾病知识、心理及行为状况,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及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问卷星设计调查问卷,对牡丹江医学院及牡丹江师范学院学生抽样各选取600名进行调查,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为问卷1 193份,总有效回收率为99.53%;医学生对新冠肺炎知识掌握平均得分高于非医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90,P<0.001);心理方面医学生平均得分17.04±4.63分,非医学生得分19.18±4.31分(t=2.390,P=0.019);行为方面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得分普遍较低,但是医学生比非医学生参加抗疫志愿活动的积极性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55,P=0.007)。结论 大多数医学生相比非医学生对新冠肺炎的知识了解更多,心理状态更积极,但大学生普遍都存在应对行为欠佳的现象,高校应针对不同专业的人群展开有效的宣讲教育、心理干预和活动组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对乳房自我检查(BSE)的认知程度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杭州市19~25岁的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本科女大学生各384人和393人,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给被调查者讲明填写的方法,按要求填写后当场收回,原始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录入与分析。结果医学专业女大学生没听说过BSE的73人(19.01%),不了解BSE方法的146人(39.02%);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没听说过BSE的254人(64.63%),不了解BSE方法的377人(95.93%)。经χ2检验P均<0.01。结论非医学专业学生对BSE的认知程度较医学专业学生低,加强对她们BSE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广州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现状及生活习惯对其影响,为提出有针对性干预痛经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2014年5月10-17日,在广州某高校随机抽取一半的女生宿舍楼,再按照简单随机数字法抽取楼层,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结果 在被调查的800名女生中,原发性痛经的患病率为60.50%。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经期或月经前后一周内喝冷饮[OR=2.41(1.21,4.78),P=0.012]、偏食[OR=1.38(1.03,1.87),P=0.032]、在月经期间吃生食[OR=1.40(1.02,1.92),P=0.035]是原发性痛经发生的主要因素。 结论 2014年广州某高校女大学生的原发性痛经比较常见,与经期触生冷食物以及偏食有关。学校应干预的重点为女大学生的生活习惯,针对无痛经的女大学生以预防为主的干预,有痛经的女大学生以缓解痛经为主的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在校女大学生痛经情况的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了解伴随症状,为预防痛经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运用基于中医基础理论设计的痛经生命质量量表,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抽取在校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女大学生痛经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01份,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女大学生痛经的影响因素依次为:遗传、压力、饮食习惯、人际关系及精神状态(P<0.05)。痛经伴随症状有小腹疼痛(98.3%)、腰背疼痛(85.8%)、肛门坠痛(54.6%)、头部疼痛(43.2%)、乳房胀痛(60.8%)等。结论女大学生痛经的发生率较高,建议从生活习惯、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自我调理等方面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南充市在校大学生对性传播疾病(STDs)的认知情况。 方法 在2014年9-11月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川北医学院等四所高校1 675名学生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STDs种类、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获取知识的途径、期望获取知识的途径等。采用Epidata2.0进行数据录入,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一般统计描述、率的计算、χ2检验。 结果 ①大学生对AIDS(93.9%)、淋病(81.4%)、梅毒(60.2%)的知晓率均较高,但对其他STDs种类(9.1%~43.2%)了解甚少,总体看来,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STDs传播途径知晓率依次是性交(96.2%)、血液(88.7%)、母婴传播(82.2%),总体看来,男女、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STDs预防措施知晓率前3位依次为:洁身自好,遵守性道德(79.5%)、使用避孕套(73.4%)、避免共用注射器,拒绝毒品(73.0%), 总体看来,男女、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40.7%认为STDs症状只存在于生殖器方面,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STDs处理态度:90.6%的人去医院,4.5%的人去私人诊所等。 结论 南充市大学生对STDs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其深度和广度上存在很大的欠缺,应加强教育其薄弱环节,充分了解和掌握STDs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成都市部分大学生新冠肺炎防治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优化大学生疫情防控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滚雪球方法,网络邀请成都市10所大学的在校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问卷包含知识、态度、行为3个维度,正确回答率≥80%者视为具备新冠肺炎防治健康素养;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问卷2 315份,其中有效问卷2 137份,有效率为92.31%。成都市2 137名大学生新冠肺炎健康素养水平为74.78%,知识、态度、行为素养水平分别为69.77%、79.64%和77.45%。新冠肺炎总体健康素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生高于女生(OR=2.43,95%CI:1.73~3.41);与大一学生相比,大四及以上学生最高(OR=1.96,95%CI:1.08~3.56);汉族学生高于少数民族学生(OR=33.59,95%CI:24.5~46.05);医学生高于非医学生(OR=1.88,95%CI:1.4~2.51);与家庭月收入<3 000元的学生相比,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学生最高(OR=7.72,95%CI:4.37~13.64)。结论 成都市2 137名大学生新冠肺炎健康素养总体较好,但知识素养水平整体偏低。加强对女学生、少数民族学生、非医学生、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群体的健康素养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陕西高职院校女生月经及经期保健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学生生殖健康教育提供资料支持。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陕西某高职院校590名大一女生进行月经情况及月经保健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该组大学生的平均月经初潮年龄为14.11±1.42岁;89.3%的学生月经周期及75.3%的学生经期在正常范围内。在对月经的认知方面,认为在月经期可以适当运动、认为经期可以淋浴的城市来源学生要优于农村来源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0.531、45.859,均P<0.05)。有64.1%的学生在月经来潮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痛经,仅有28.8%的人在月经异常时向医护人员求助。结论针对女大学生的月经状况特点,应加强对女大学生月经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贵州省高校痛经女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痛经管理行为及其相互关系,为完善高校女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3至6月通过麦客电子调查问卷,随机采集贵州省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和痛经管理行为数据,共纳入3587名研究对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痛经女大学生的电子健康素养、痛经管理行为进行分析。采用偏相关分析探讨二者相互关系,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痛经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对象的痛经自我报告率为65.74%。不同生源地(t<-4.374)、籍贯(t<2.921)、痛经频率(F<3.800)、网络途径(t<-7.337)、朋友途径(t<-2.434)、学校途径(t<-2.331)女学生的电子健康素养得分存有差异(P<0. 05)。不同年级(F<3.390)、生源地(t<-3.505)、籍贯(t<2.730)、痛经频率(F<6.400)、网络途径(t<-10.284)、家庭途径(t<-12.137)、朋友途径(t<-11.987)、学校途径(t<-10.912)女学生的痛经管理行为得分存有差异(P<0. 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电子健康素养各维度得分与痛经管理行为总分呈正相关(R=0.171、0.162、0.142,P<0. 05)。电子健康素养的应用能力维度得分会影响女大学生痛经管理行为得分(t=2.220,P=0.027)。结论 电子健康素养是影响贵州省高校女大学生痛经管理行为的重要因素,应重视高校女大学生的电子健康素养培养,提升其对痛经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淮安市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特点。方法 运用自编《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对淮安市四所高校185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对回收的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得分普遍低于中等水平,表现出较低的手机依赖程度。其中,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为男生的行为戒断水平高于女生,女生的人际健康水平高于男生,不同学科、年级、家庭所在地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类型大学生对手机依赖有着不同的特点,应分别开展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