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篇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北京市部分企事业单位人群血脂异常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血脂异常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2012年在北京同仁医院接受常规体检的14 372人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为6组,分别测定身高、体重及空腹血脂指标,血脂指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北京部分企事业单位人群总血脂异常率为30.75%,男性为44.75%,女性为18.66%。男性、高血压、糖耐量异常、肥胖者更易于患有血脂异常,随年龄增长患病风险升高血脂异常率增高。结论该体检人群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较高,且与年龄、性别有关,提示30岁以后应每年进行健康体检。  相似文献   
2.
摘要:规范化开展药械安全性评价研究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是药物流行病学评价医疗产品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整合现有系统综述制作指南关于安全性评价的制定步骤和方法建议的基础上,同时借鉴观察性研究系统综述的方法学,提出了制作药械安全性研究系统综述的建议步骤。从组建多学科团队、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研究方案、文献检索及筛选、评估偏倚风险到统计分析,为研究人员如何开展和分析这类综述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3.
三城市社区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城市社区卒中患者康复知识知晓和接受康复治疗状况,为制订适宜的康复知识教育
和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方法 在北京、上海和成都3个城市社区,以问卷调查形式对964例卒中患者康复知识知晓、接受康
复治疗情况以及康复需求的现况进行调查。
结果 在被调查的964例卒中患者中,325例(33.7%)社区卒中患者表示接受过康复知识教育,仅
有100例(10.4%)表示对康复治疗比较了解和很了解。714例(74.1%)患病后进行了住院治疗,294例
(30.4%)住院期间接受过康复治疗,其中198例(20.5%)只接受过针灸治疗和按摩、推拿治疗,178例
(18.5%)接受过运动疗法治疗。出院后,仅有250例患者继续接受康复治疗。不接受康复治疗的原因中,
“从来就不知道康复治疗”是最主要的原因,占65.2%。74.3%的患者表示如果社区医院能够提供康复
治疗服务,愿意在社区接受康复治疗。现实中却只有8.3%的患者出院后在社区接受继续康复治疗。
结论 我国城市社区卒中患者出院后康复治疗的状况总体较差。在社区人群中建立康复宣传措施以
及康复治疗计划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 S)及其组分(肥胖、血压、血糖、血脂)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来自北京电力医院和北京小汤山医院的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et S发病风险随基线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浓度的变化。结果 Met S 5年发病率为14.52%,Met S组基线Hb[(144.46±13.47)g/L]明显高于未患Met S组[(141.00±14.7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后,Hb的升高与Met S发病风险的增加呈正相关。以最低四分位数作参照,随Hb升高,比值比(odds ratio,OR)值分别为1.238(95%CI:0.963~1.591)、1.243(95%CI:0.965~1.602)、1.439(95%CI:1.113~1.859)。结论 Hb与Met S及其组分存在相关性,可作为Met S发病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状况及其与健康自评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来自北京市城区和农村的2 411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家庭与经济状况、卫生行为、躯体健康及生活活动能力等多个维度的内容。结果在接受健康自评调查的2 335名老年人中,分别有6.38%和40.21%的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为"很好"或"好",17.26%和2.01%的老年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为"差"或"很差"。农村老年人在日常活动中的非完全自理比例均明显高于城区老年人。女性老年人"洗澡"、"自己乘车"、"上街购物"、"走半里路"、"剪脚趾甲"和"上下一层楼"等项目的非完全自理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老年人。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健康状态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生活非完全自理的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结果明显较自理老年人差。在各因素中,进食(OR=7.51,95%CI:3.55~15.89)和室内活动(OR=7.36,95%CI:4.29~12.64)是与健康自评有关的、主要的、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生活自理能力是老年人的自评健康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母亲孕前低体重与围生儿出生缺陷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CBM,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时限从建库至2017年1月,查找国内外报道母亲孕前低体重与围生儿出生缺陷的相关性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项研究,包括4项队列研究,1项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孕前低体重母亲74 880例,围生儿出生缺陷3 158例。孕前正常体重母亲610 413例,围生儿出生缺陷22 61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母亲孕前正常体重为参考,母亲孕前低体重与围生儿出生缺陷的相对危险度RR=1.05(95%CI=1.02-1.09,P<0.01);结论母亲孕前低体重对围生儿出生缺陷有影响,可能是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开发研制实验室管理软件,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的模式。方法:应用css/div标准化结构进行登录界面的设计,建立浏览器登录界面,设置用户登录及身份验证。结果:该实验教学管理软件不仅可在网上预约实验,还能够随时查询实验课程的安排及内容,查询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实验室仪器的管理、使用情况。结论:实验教学管理软件在实现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的同时,可提高已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对于学生科研意识及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disease,ASCVD)为主的心血管疾病[如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heartdisease,IHD)和缺血性脑卒中等]是全球死亡的首位原因。循环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升高和富含三酰甘油脂蛋白携带的残余胆固醇升高,是世界范围内血脂异常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ASCVD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1]。现有流行病学、遗传学和临床试验研究证据充分证实,LDL-C是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2]。  相似文献   
9.
评价北京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报告质量,了解区级疾控单位调查能力及报告撰写质量。通过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2017—2021年北京市发病数≥10例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报告,根据《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2012年版)》对调查报告内容进行评价。共纳入分析报告70起,时效性方面,45.71%(32/70)事件没有在当天报告,最长时间间隔为4 d。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面,仅有34.29%(24/70)的调查报告计算了罹患率,8.57%(6/70)报告进行了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并计算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或比值比(odds ratio,OR)。食品卫生学方面,61.43%(43/70)调查报告对食品加工场所环境进行描述,30.00%(21/70)调查报告提及了食品加工储存工具的卫生及食用情况。实验室检测方面,77.14%(54/70)描述采样种类及数量,但只有18.57%(13/70)调查报告对实验室结果进行了解释分析。全部调查报告均给出了结论依据,但40.00%(28/70)报告对结论依据叙述不够具体。北京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不够深入,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地区人群危险因素,为食管癌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河南省林州市(林县)姚村医院首次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311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河北省武安市和邯郸市经胃镜筛查正常者625例为对照组。调查两组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吸烟、饮酒情况,新鲜水果、肉蛋奶类、豆类食品、葱蒜、腌晒食品、油炸食品、烫热食品、霉变食品摄入情况及食管癌家族史等。对食管癌发病的相关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其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病例组平均年龄为(59.6±8.0)岁,对照组为(50.8±7.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23,P<0.001);两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因两组研究对象饮酒资料数据缺失较多而未进一步比较分析。两组吸烟率,新鲜水果、肉蛋奶类、豆类食品、葱蒜、腌晒食品经常食用率及家族史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油炸食品、烫热食品及霉变食品经常食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者发生食管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7倍,经常食用腌晒食品者是不经常食用腌晒食品者的1.5倍,有家族史者是无家族史者的2.5倍;经常食用新鲜水果、肉蛋奶类、豆类食品及葱蒜是食管癌的保护因素。校正年龄因素后发现,吸烟,经常食用新鲜水果、肉蛋奶类、豆类食品、腌晒食品及家族史是食管癌的独立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经常食用腌晒食品与年龄有交互作用〔OR=1.0,95%CI(1.00,1.01),P=0.006〕。结论食管癌是饮食因素、生活习惯、社会因素等对具有不同遗传体质的个体长期反复作用的结果,应积极推进食管癌的早诊、早治工作,加强卫生宣教,普及食管癌危险因素知识及防治方法,大力宣传戒烟,倡导健康饮食及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