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26篇
  免费   1167篇
  国内免费   739篇
耳鼻咽喉   177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516篇
基础医学   903篇
口腔科学   101篇
临床医学   2620篇
内科学   1864篇
皮肤病学   162篇
神经病学   622篇
特种医学   589篇
外科学   1457篇
综合类   8328篇
预防医学   559篇
眼科学   234篇
药学   1674篇
  41篇
中国医学   295篇
肿瘤学   579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427篇
  2022年   321篇
  2021年   561篇
  2020年   506篇
  2019年   638篇
  2018年   633篇
  2017年   477篇
  2016年   554篇
  2015年   750篇
  2014年   986篇
  2013年   1060篇
  2012年   1313篇
  2011年   1276篇
  2010年   1389篇
  2009年   1488篇
  2008年   1189篇
  2007年   1259篇
  2006年   1085篇
  2005年   1007篇
  2004年   817篇
  2003年   679篇
  2002年   529篇
  2001年   371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评价非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对防止大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 大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后 ,分别应用他克莫司 (FK5 0 6 ) 霉酚酸酯 (MMF)和FK5 0 6 MMF 泼尼松 (Pred)行免疫抑制治疗两周 ,并设对照组 ,动态观察受者血糖、胰岛素及C肽变化 ,并作移植部位的形态学检测。结果 FK5 0 6 MMF组和FK5 0 6 MMF Pred组与对照组相比 ,移植胰岛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移植后 2个月在受者肝汇管区可见较多形态完整的胰岛细胞。FK5 0 6 MMF组维持术后正常血糖、胰岛素及C肽的时间超过 6 0d ,而FK5 0 6 MMF Pred组与前者比较 ,分泌C肽较少 (P <0 .0 5 ) ,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 (P <0 .0 1) ,胰岛素水平两组差异无显著性。FK5 0 6 MMF Pred组停药两周以后的血糖水平较用药期间、停药两周内有明显降低 (P <0 .0 5 ) ,胰岛素和C肽分泌有所增多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应用FK5 0 6 MMF和FK5 0 6 MMF Pred均有很强的免疫抑制效应 ,但糖皮质激素对胰岛细胞有毒性作用。小剂量FK5 0 6与MMF联用对移植胰岛细胞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2.
游离脂肪酸和胰岛素的分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华  李启富 《医学综述》2004,10(11):687-688
游离脂肪酸(FFA)对胰岛β细胞有脂毒性,阻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毒性作用在正餐后体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时更为明显。而高甘油三酯或高游离脂肪酸血症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是一种很常见的代谢紊乱,尤其是在未控制血糖的患者中。另外,FFA升高还可促进机体胰岛素抵抗,后者使胰岛素分泌增加。因此,为探明FFA和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有关FFA和胰岛素分泌的研究引起了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ionwieghtedimaging ,DWI) ,在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2例经手术病理 ( 10例 )或临床随访 ( 2例 )证实的脑脓肿和 5 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坏死囊变性脑脓肿 (其中星形细胞瘤 2 8例、脑转移瘤 10例、血管母细胞瘤 6例、听神经瘤 6例 ) ,在术前或治疗前接受了常规MRI检查及DWI。结果 脑脓肿 (脓腔 )在DWI上表现为明显的高信号 ,而脑肿瘤坏死囊变区表现为低信号。结论 DWI对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脑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价值 ,应与常规MRI序列一起列为基本序列。  相似文献   
64.
口服谷氨酰胺颗粒对烧创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观察口服谷氨酰胺(Gln)颗粒对烧(创)伤及大手术患者的疗效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将受试患者分为Gln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采用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Gln组口服或管饲Gln 0.5 g·kg-1·d-1,对照组使用同等剂量的安慰剂甘氨酸,疗程均为7 d.比较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蛋白代谢、免疫功能、肝和肾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等. 结果伤后两组患者血浆Gln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值,而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内毒素含量、肠黏膜通透性[尿乳果糖/甘露醇(L/M)]及尿氮排量均明显增高;但Gln组用药7 d后血浆Gln浓度与用药前比较增加38.04%(P<0.01).Gln组血浆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升幅分别为21.19%、51.11%、57.54%.血浆DAO活性、L/M比值、内毒素含量及尿氮排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降幅分别为47.26%、52.18%、22.22%、27.78%(P<0.05或0.01).两组患者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在用约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用药后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和便秘等,2~3 d后自行缓解,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口服Gln能显著提高患者血浆Gln浓度,明显减轻伤后肠黏膜受损程度,并能促进机体蛋白合成,降低蛋白分解,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 dependent kinases 5,CDK5)在耐药性癫(癎)患者颞叶中的表达,探索其在耐药性癫(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耐药性癫(癎)患者术后脑组织,用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 3种检测方法从基因和蛋白水平分别测定CDK5在耐药性癫(癎)患者颞叶中的表达,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荧光定量PCR发现CDK5 mRAN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这种基因的蛋白表达产物主要分布在神经元轴突和胶质细胞中,Western blot检测在相对分子质量35 000处有一蛋白条带,并且可见实验组(颞叶和海马中分别为1.4293±0.1839和2.0733±0.4738)高于对照组(颞叶和海马中分别为0.9680±0.4147和1.403±0.6163,P<0.05).结论 CDK5在耐药性癫(癎)患者颞叶中表达增强,提示他们可能参与了耐药性癫(癎)的形成.  相似文献   
66.
67.
细胞周期蛋白G2与头颈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周期蛋白G2(eyclin G2)是新发现的周期蛋白G家族成员之一,与传统周期蛋白促进细胞增殖不同,eyelin G2可以导致细胞周期阻滞,抑制细胞的增殖。Cyclin G2 mRNA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并证实了它可以抑制肿瘤生长,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成功抢救重度异烟肼中毒致心脏停跳1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17岁,入院31小时前自服异烟肼约100片(10g).服药后约20分钟出现意识障碍,全身抽搐.急送当地医院急救.治疗期间发生3次心跳骤停,每次持续时间约2分钟.  相似文献   
69.
PDCA管理法在手术室试用期护士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朱玉泉 《护理研究》2002,16(2):109-110
PDCA循环管理方法于 5 0年代由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 ,是按计划 (P)、执行或实施 (D)、检查 (C)、处理 (A )的原理 ,进行具有大环扣小环、螺旋式上升循环特点的管理过程。现已普遍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及护理程序中。手术室护理工作专业性强 ,护理人员年轻化。如何培养一名合格的综合性手术室护士 ,保证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质量 ,对试用期 (1a)护士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8a来 ,通过对 10名试用期手术室护士 ,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有计划的培训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制定目标计划  对试用期护士的培养 ,首先制定…  相似文献   
70.
5种真空采血促凝管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五种真空采血促凝管对常规生化检测项目的影响。方法 采集健康体检者及自愿者血液标本100例,选用5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真空采血促凝管,与美国BD公司生产的无添加剂的血清管进行采血质量和生化检测对比评价。结果 5个厂家生产的真空采血促凝管与BD公司生产的无添加剂血清管在多数生化检验项目上无明显差异(P>O.05),但有3个国内厂家生产的真空采血促凝管在标本采集质量、分离效果上存在明显不足,且在血清K、LDH、HBD、CK、CHOL、TG、HDL-c、LDL-c、APOA、APOB等检测上与对照组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且r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