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设计髋臼骨折ABC损伤变数定位系统并通过1122例髋臼骨折多中心分析研究,探索该系统的可行性与临床实用价值。方法:根据髋臼三柱壁概念,参考髋臼骨折多米诺骨牌效应所致的骨盆环损伤方向和股骨近端关节损伤程度,设A类为髋臼任何一柱、壁骨折;B类为任何二柱、壁骨折;C类为髋臼前、中(臼顶)、后柱/壁混合骨折。小写英文字母a、m、p,分别代表前、中、后柱/壁骨折。采取损伤变数分型:髋臼损伤变数,1系简单移位骨折;2系粉碎骨折;3系压缩性缺损。盆环损伤变数:α系骶髂关节/骶髂处骨折呈水平位分离变位;β系前者垂直方向分离变位;γ系耻骨联合分离/耻骨上、下支骨折变位;δ系αβγ综合性的浮动损伤。股近端关节损伤变数:Ⅰ系股骨头骨折;Ⅱ系股骨颈骨折;Ⅲ系股骨转子部骨折;Ⅳ系Ⅰ~Ⅲ混合性骨折。应用上述构成的髋臼骨折ABC损伤变数定位系统,统计1997年3月至2010年2月,1122例髋臼骨折,其中18例双侧髋臼骨折,共1140例髋。分析研究骨盆前后位片,髂骨、闭孔斜位片及2/3DCT资料。结果:1140例组别各损伤变数构成比:A类骨折237例(20.8%),B类骨折605例(53.1%),C类骨折298例(26.1%)。涉及前柱壁骨折808例,发生率为70.9%,中柱壁骨折507例,发生率为44.5%,后柱壁骨折1026例,发生率为90%。涉及髋臼变数1,即简单移位骨折203例(17.8%);变数2,即粉碎性骨折516例(45.3%);变数3,即压缩性骨折缺损421例(36.9%);涉及骨盆环损伤249例,占总数21.8%;涉及股骨近端骨折75例,占总数的6.6%;双侧髋臼骨折与相关盆环、股骨近端变数组18例(1.6%)。1140例髋臼骨折之关键部位与疗效要素:涉及髋臼中(臼顶)柱/壁骨折507例(44.5%);压缩性缺损421例(36.9%);盆环变数249例(21.8%);股近端关节变数75例(6.6%);而相对简单的Aa/p1/2、Bap1/2型髋臼骨折486例(42.6%)。结论:研究表明髋臼损伤变数中粉碎压缩,尤其是压缩缺损骨折占重要比重,同时彰显了髋臼骨折合并骨盆环或股骨近端损伤变数并非少见。该研究揭示了髋臼骨折损伤变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百分比表明了临床治疗的重点和要素:负重之臼顶44.5%;压缩之缺损36.9%;盆环之浮动21.8%;"头-臼"之双折6.6%。该系统在伤情评估、解剖定位、难度指数、选择对策、手术入路、疗效预后等方面,起到临床指导作用,创建了同类型骨折损伤变数的比较,为"同质语言"的交流,探索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2.
刚地弓形虫感染危害严重,研究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好的弓形虫感染检测方法对于弓形虫病的诊断至关重要。弓形虫病的诊断一般依赖于检测患者血清中弓形虫特异性IgM和IgG。目前,商业试剂盒大多采用天然抗原,其检测精确性较差。重组抗原已经被发展用来诊断弓形虫病,且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综述主要介绍重组抗原在弓形虫病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3.
李阳  王于昌  彭海文  董希杰  刘国栋  王伟  闫红  杨帆  刘丁  敬慧丹  解雨  汤曼力  陈娴  高伟  郭庆山  唐朝晖  唐昊  何炳灵  毛庆祥  王震  白祥军  陈大庆  陈海鸣  刀敏  都定元  冯皓宇  冯珂  高翔  何武兵  胡培阳  胡熙  黄刚  黄光斌  姜伟  金红旭  孔来法  李贺  李连欣  李湘民  李新志  李怡飞  李子龙  刘慧敏  刘长剑  马小刚  潘春球  潘晓华  彭磊  屈纪富  任前贵  桑锡光  邵标  沈印  孙明伟  汪方  汪娟  王军  王文楼  王志华  吴旭  肖仁举  谢扬  徐峰  杨新文  杨越涛  姚永坤  尹昌林  郁毅刚  张可  张兴文  章桂喜  赵刚  赵小纲  朱晓松  朱延安  朱长举  李占飞  张连阳 《中华创伤杂志》2023,(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 严重创伤患者救治受到了一定影响和冲击。2020年2月12日,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严重创伤紧急手术及感染防护专家共识》在线发布, 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发早期严重创伤的紧急救治和医护人员防护提供了有力指导。根据疫情发展,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疾病名称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决定自2023年1月8日起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因此, 2020版专家共识不再适用于疫情防控新阶段的严重创伤紧急救治。为确保新阶段严重创伤救治的时效性和安全性, 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创伤医学分会和《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牵头, 制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严重创伤紧急手术及感染防护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本共识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方案为政策依据,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Delphi法专家咨询投票, 从相关定义、感染防护、紧急手术和术后管理4个方面提出16条推荐意见, 为疫情防控新阶段严重创伤救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医学的进步使得人类的寿命不断增长,老年人群数目逐年增加,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老年人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应对应激能力下降,为此养老照护所需社会医疗负担日益加重。衰弱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机体生理储备能力的下降,可导致多种不良结局的发生,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随着全科医学的快速发展,基层医疗保健机构逐步成为老年患者享受健康服务的主战场,老年人被视为基层医疗机构管理的重点人群,全科医生早期识别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积极改善老年人的功能状态,会减少因此带来的跌倒、感染、住院甚至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由于衰弱的发生与发展机制尚未明确且相关研究有限,衰弱的识别与预测往往可以依靠衰弱评估工具来实现,因此选择适宜的衰弱评估工具极为重要。目前,国外对于衰弱评估工具的研究较早且较全面,在我国,基层医疗衰弱评估工具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公认统一的衰弱评估工具的“金标准”。由此,本文通过回顾现有的国内外文献,对衰弱评估工具在基层医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各类衰弱评估工具的特点及适用场景,以期为充分发挥基层全科医生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优势,延缓衰弱的发生发展,促进健康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为主的维持治疗对晚期乳腺癌治疗疗效的影响及影响治疗持续时间的主要原因。方法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从10家医疗中心选取接受含吉西他滨单药或联合其他化疗或靶向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收集吉西他滨为主方案的治疗线数、剂量、周期数、不良反应、停药原因以及疗效等数据, 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 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 rank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研究共筛选全国10家医院共239例晚期乳腺癌患者, 最终纳入224例患者进行分析。全组患者中位年龄52岁(26~77岁), 其中Luminal型83例, 三阴性97例,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型44例。55.4%(124/224)为绝经后患者。完全缓解(CR)5例, 部分缓解(PR)77例, 疾病稳定(SD)112例, 疾病进展(PD)27例。客观有效率为36.6%(82/224)。Ⅲ级及以上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白细胞下降(9例)、中性粒细胞下降(49例)、血小板下降(15例)、转氨酶升高(2例)。中位随访时间41个月(26~61个月), 中位无进展生...  相似文献   
36.
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糖尿病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老年糖尿病患病率持续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对人民健康和医疗条件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关于糖尿病的管理我国正面临着巨大挑战。目前我国尚属于发展中国家,各地经济差异大,医保经费极其有限。该文分析了老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控制标准、住院标准,为提高老年糖尿病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 HAE)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反复发作的皮肤和黏膜水肿为特征。水肿可出现在任何部位,最致命的为喉水肿,引发窒息,危及生命。若水肿累及消化道黏膜,可引起腹痛、呕吐等症状,易误诊为急腹症。颜面、躯干及四肢等皮肤水肿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提高急诊科医生的识别及处理能力,本专业组特编写此诊疗路径。路径除对HAE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进行介绍外,还汇总了既往在中国已经发表的急诊科病例,以便广大医生更好的理解疾病,并绘制诊疗路径图,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超长效氨氯地平皮下埋植制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有机高分子聚合物聚己内酯合成缓释载体,加入氨氯地平原料药制成可皮下埋植的氨氯地平缓释制剂.将SHR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MC组)、空白载体埋植组(BCE组)、氨氯地平溶液灌胃组(ASG组)、氨氯地平缓释制剂埋植组(ARI组),每...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比较泰素、卡铂(TC)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索注射液(商品名恩度(@))与TC 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生活质量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肓、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共126例晚期初治NSCLC患者入组,TC联合恩度治疗组63例,TC 对照组63例.所有入组患者在研究结束后继续随访至疾病进展和死亡.结果 恩度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9.3%,对照组的ORR为23.0% (P =0.078).恩度治疗组和对照组24周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8.3%和58.8% (P =0.017),疾病进展风险比为0.35(95%置信区间0.13 ~0.90,P=0.030).恩度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7.1个月和6.3个月(P>0.05).恩度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mOS)为17.6个月(95% CI为13.4~21.7个月),对照组为15.8个月(95% CI为9.4~22.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恩度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LCSS患者量表)有所改善,对照组患者在完成2个周期和3个周期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恩度治疗组完成1个周期治疗后,其生活质昔评分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8),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36),表明恩度治疗组在治疗初期更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恩度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化疗相比,TC 联合恩度一线治疗晚期NSCLC可降低早期疾病进展风险比(24周),提高ORR(P =0.078).TC联合恩度方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好,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有所改善,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0.
Zhang SH  Jiang ZF  Xie XD  Wei Y  Ren J  Liu JW  Liu WC  Li X  Bai YX  Jiao SC  Sun Q  Liu DQ  Xiao JX  Wang HQ  Tang LL  Cheng Y  Wang Y  Wang YS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6):1813-1815
目的 观察不同多西紫杉醇用法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葸环类失败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83例蒽环类失败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随机分为两组,A组34例:多西紫杉醇37.5 mg/m2静滴第1、8天;卡培他滨950 ms/m2口服,2次/d,第1~14天,每3周为1周期;B组49例:多西紫杉醇75 mg/m2 静滴第1天;卡培他滨950 ms/m2口服,2次/d,第1~14天,每3周为1周期.每周期评价疗效同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 78例患者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43例,有效率(CR+PR)61.4%(51/83).A组有效率61.8%(21/34),B组有效率61.2%(30/4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3).两组共83例患者可评价毒性反应,元严重不良事件导致死亡的患者,粒细胞减少是主要不良反应,Ⅲ/Ⅳ度发生率45.8%(38/83),两组分别为32.4%(11/34)和55.1%(27/49)(P=0.04).结论 不同多西紫杉酵用法联合卡培他滨是治疗蒽环类失败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方案,其不良反应能够耐受,两组疗效相当,周疗组Ⅲ/Ⅳ度粒细胞减少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