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1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65篇
内科学   26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1338篇
预防医学   8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7篇
中国医学   165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用于肺癌化疗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双盲随机对照原则,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30例、对照组23例及安慰剂组25例。三组均予TP方案化疗,化疗前3 d观察组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d,对照组予参麦注射液50 mL/d,安慰剂组予0.9%氯化钠250 mL/d,共24 d。检测各组治疗前及化疗结束时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比例。结果观察组白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程度明显轻于安慰剂组(P<0.05),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P<0.05),NK细胞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减轻化疗对肺癌患者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并能促进化疗患者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提高化疗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2.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均高,作为脑卒中后常见的伴随症状,焦虑和抑郁及自尊水平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分析早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3.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观察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32例,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79~93〔平均(87.64±6.32)〕岁;致伤原因:平地摔  相似文献   
64.
高珊  徐勤 《山东医药》2012,52(18):86-87
目的观察喉鳞癌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RT-PCR法检测62例喉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PTTG1蛋白、mRNA。结果喉鳞癌组织中PTTG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7.7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23.08%(P<0.01)。喉鳞癌组织中PTTG1 mRNA的表达量为0.74±0.13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0.47±0.10(P<0.01)。PTTG1蛋白表达与喉鳞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结论喉鳞癌组织中PTTG1蛋白及其mRNA高表达,在喉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鼻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方法检测C-erbB-2在62例鼻鳞癌组织、30例鼻息肉组织以及25例正常鼻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鼻鳞癌组织中C-erbB-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互关系。结果在鼻鳞癌组织中,C-erbB-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鼻息肉组织及正常鼻腔黏膜组织(P<0.05)。同时,鼻鳞癌组织中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有关(P<0.05)。结论 C-erbB-2与鼻鳞癌的生长、迁移和侵袭有关,可作为鼻鳞癌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指标,有望成为鼻鳞癌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分析氟比洛芬酯对肝叶切除患者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6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氟比洛芬酯组,在手术开始前10 min,氟比洛芬酯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对照组注射相同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0 min(T_0)、肝门阻断前(T_1)、肝脏再灌注1 h(T_2)、6 h(T_3)以及术后第1、3、5天(T__4、T_5、T_6)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结果:与T_0比较,两组T_(2-6)AST、ALT、TBIL(TBIL除外T_3)、TNF-α、IL-6、IL-8水平均有所增高(P0.05);术后第1、3、5天AST、ALT、TNF-α、IL-6、IL-8水平氟比洛芬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T_0比较,氟比洛芬酯组MDA逐渐降低,SOD逐渐增高,对照组则呈相反变化,两组MDA、SOD浓度在T_2-6与T_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比洛芬酯组MDA在T_(4-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浓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对肝叶切除患者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围术期炎症反应和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维生素 D 水平及骨密度检测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早期RA 组患者58例、晚期 RA 组患者34例及正常对照组3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 D[25(OH)D]水平并行方差分析,分析25(OH)D 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DAS28评分、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 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 CCP 抗体)及抗角蛋白抗体(抗 AKA 抗体)相关性,并利用骨密度仪对3组行骨密度检测。结果25(OH)D 浓度在早期 RA 组[(30.24±13.72)ng/mL]及晚期 RA 组[(27.78±8.55)ng/mL]较正常对照组[(36.71±10.65)ng/mL]明显减少(P <0.05),早期 RA 组与晚期 RA 组间25(OH)D 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5(OH)D 水平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及 DAS28评分、RF、ESR、CRP、Hb、Plt、抗 CCP 抗体及抗 AKA 抗体无相关性。骨密度检测发现,早期 RA 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者比例6.9%,正常对照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者占5.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 患者血清25(OH)D 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但早期 RA 与晚期 RA 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密度检测对早期 RA 诊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火针选择性去隐神经关节支及腓总神经关节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将60例临床诊断为膝骨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火针高选择性去隐神经关节支及腓总神经关节支,对照组采用隐神经关节支及腓总神经关节支神经阻滞治疗,评价治疗前、治疗3周后及治疗后3个月时VAS评分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 WOMAC )评分,并记录治疗过程中有无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火针高选择性去隐神经关节支及腓总神经关节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纯神经阻滞治疗。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改善及血脑钠肽( BNP )水平和血常规指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红细胞压积( HCT)、血小板压积( PCT)的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参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变及血BNP 水平和血常规指标RDW、HCT、PCT的变化。结果:参附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且治疗后血 BNP、RDW、HCT、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血BNP 及RDW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T、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有一定作用,降低血BNP、RDW、HCT、PCT水平,可作为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一项选择。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恩再适注射液肌注治疗LDH(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于40~59岁之间的LDH患者90例(男女各45例)经正规保守治疗4周无效且VAS≥5分患者,行腰4-5或腰5-骶1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后第2周仍存在下肢疼痛或(和)麻木者,按照完全随机等分法分三组、每组30例:A组(维生素B1+B12注射液组),B组(注射用腺苷钴胺组),C组(恩再适注射液组),通过上述三组治疗3~6周后,观察恩再适注射液组治疗LDH术后残余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结果:C组(恩再适注射液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A、B两组。结论:恩再适注射液可显著改善LDH术后残余神经痛症状,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