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主动性社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随机抽取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114例分为主动性社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71),对主动性社区治疗组进行6个月的主动性社区治疗,入组前及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社会支持、临床症状和自杀风险,分析影响患者自杀风险的因素。结果:主动性社区治疗组6个月后客观支持得分、支持利用度得分高于对照组,阳性因子、兴奋敌对因子、焦虑抑郁因子和自杀风险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患者的支持利用度和焦虑抑郁症状与其自杀风险相关。患者是否参与主动性社区干预以及首次测量的主观支持、焦虑抑郁症状、自杀风险与患者6个月后自杀风险相关。结论:主动性社区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社会支持、减轻临床症状和自杀风险,干预后患者的支持利用度和焦虑抑郁症状与其自杀风险相关。主动性社区治疗、干预前的主观支持、焦虑抑郁因子和自杀风险可预测患者6个月后的自杀风险。  相似文献   
2.
例1:男,4岁。患儿自8个月时出现双眼凝视,四肢抽搐,某医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下称病脑),经治疗好转。两岁时因反复四肢抽搐伴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住院治疗,诊断为病脑后遗症,经治疗好转出院。这次因持续四肢抽搐4小时住院。查体:意识清楚,反应较迟钝,左侧面部血管瘤分布于左眶上部、眼睑及额部,形状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制足部简易固定装置在足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断层骨显像辅助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30例行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SPECT/CT足部断层骨显像发现足部骨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2~83(65.9±9.8)岁。采用抽签法分组:观察组15例,使用足部固定装置;对照组15例,不使用足部固定装置,采用常规体位摆放肢体。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病变侧别等基线资料。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足长轴与扫描床的夹角、足部扫描长度、扫描时间、辐射剂量,以及图像融合时X、Y、Z轴三个方向的偏差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病变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的足长轴与扫描床的夹角(95.6°±4.1°)小于对照组(123.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7,P<0.001);观察组足部扫描长度较对照组减少27.6%、扫描时间缩短27.8%、CT辐射剂量减少24.1%,分别为(15.2±1.4)和(21.0±1.8)cm、(6.89±0.63)和(9.54±0.79)s、(28.6±2.0)和(37.7±2.9)mGy·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02、-10.08、-10.16,P值均<0.001);两组间图像融合的偏差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3、-0.57、-0.13,P值均>0.05)。结论 该足部简易固定装置能够在不影响图像融合质量的情况下得到足的标准解剖位图像,并能降低患者所受CT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专科化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0月颅脑外伤手术后昏迷患者138例,按照专科化护理实施前后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专科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下肢DVT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1.43%低于对照组的10.29%(χ2=4.468,P=0.035),护理满意率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6%(χ2=7.154,P=0.008)。结论 实施专科化护理后可显著减少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结核菌素试验是用来测定机体能否引起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一种试验,以判断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免疫力,广泛应用于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卡介苗接种、化学预防对象的筛选、临床医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等领域。我们在此探讨2倍生理盐水稀释的结核菌素试验液与原液之间结果相关性,旨在降低免疫接种所出现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扫描层厚、翻转角对VIBE-Dixon序列测量腰椎骨髓脂肪分数的影响,探讨脂肪分数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的相关性,确定其与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绝经、运动的关系。方法 选取116名符合纳入标准的志愿者,行腰椎MRI VIBE-Dixon扫描和DXA扫描。测量L1~4椎体骨髓的脂肪分数和骨密度。用组内相关性评估测量可重复性。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评价2 mm与4 mm层厚的测量结果。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评价5°、10°、15°翻转角得到的腰椎脂肪分数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对年龄分组、BMI分组、运动情况分组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绝经组与非绝经组采用t检验。结果 经两名技术专家测量的组内相关系数ICC=0.983。不同层厚结果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981 (5°),0.969 (10°),0.972 (15°);P均﹤0.05]。不同翻转角、不同层厚结果与骨密度之间存在中度相关性[r=0.702 (2 mm-5°),0.732 (2 mm-10°),0.703(2 mm-15°),0.697(4 mm-5°),0.700(4 mm-10°), 0.714(4 mm-15°); P均﹤0.05]。腰椎椎体脂肪分数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F=31.87(2 mm-5°), 28.41(2 mm-10°), 28.69 (2 mm-15°), 34.11(4 mm-5°), 34.05(4 mm-10°), 32.82(4 mm-15°); P﹤0.05]。腰椎椎体脂肪分数随BMI增加呈上升趋势;绝经女性FF值明显高于非绝经女性;运动强度对FF值没有影响。结论 VIBE-Dixon测量腰椎椎体脂肪分数具有可重复性;层厚和翻转角对评估影响较小;腰椎椎体脂肪分数能较好反映骨质量,并与腰椎骨密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早期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情的危险程度。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经急诊确诊的248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28 d内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生存组220例,男157例,女63例;死亡组28例,男21例,女7例。记录两组年龄、性别、是否表现为胸痛、院前时间、心电图、是否接受PCI、是否出现早期心脏不良事件、是否28 d内死亡;记录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NT-proBNP、LVEF等,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工作者曲线(ROC曲线),建立Cox回归模型,分析LVEF和NT-proBNP对AMI 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 结果:分别比较28 d生存与死亡的患者,生存组的年龄、D-dimer和NT-proBNP均显著低于死亡组 [(68.0±11.6) 岁vs (73.5±7.6) 岁,P=0.002;(213.5±359.4) ng·mL-1 vs (685.7±624.9) ng·mL-1, P=0.000;(1796.4±3863.8) ng·mL-1 vs (6325.0±9951.8) ng·mL-1, P=0.002],而两组间院前时间、cTnI和LVEF无显著性差异,生存组的典型胸痛主诉和ST段抬高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死亡组;将NT-proBNP与LVEF带入相关性方程,发现二者间存在负线性相关(P=0.000,B=-0.001);单独将年龄、D-dimer、NT-proBNP、LVEF和院前时间带入Logistic方程,结果提示年龄(P=0.023,B=0.141)与患者28 d死亡正相关,其他各项均无显著差异,然而将NT-proBNP与LVEF按生存可能性进行拟合,将拟合后结果带入Logistic方程,结果提示其二者联合与患者28 d死亡率正相关(P=0.000,B=6.49),而绘制ROC曲线提示,两个因素联合对28 d死亡率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18。结论:检测NT-proBNP和LVEF可评估AMI的早期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鼠清醒无麻醉状态下的侧脑室给药方法。方法:选取雌性SD大鼠15只,使用自制脑室置管系统对大鼠行侧脑室置管,置管术后大鼠自由恢复1周,每日对大鼠进行驯养5~10 min。术后8~10 d在清醒无麻醉状态下每日向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10 μL。术后11 d侧脑室注入10 μL美蓝后麻醉大鼠,全部开胸经升主动脉插管,行甲醛心脏灌注后处死大鼠,待甲醛固定灌注完毕后取脑组织。结果:2%的美蓝溶液注入后脑室的全部内壁均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HE染色法)染色后脑内未见明显的出血或炎症,2只大鼠给药前, 置入侧脑室的不锈钢导管未见脑脊液溢出。结论:清醒无麻醉状态下的大鼠侧脑室给药方法简单可行,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