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庚  吴巧稚  顾刘宝 《安徽医药》2017,21(6):1134-113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他汀类药物使用及血脂达标情况,以分析糖尿病病人他汀类药物使用现状.方法 收集2型糖尿病住院的需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病人670例,根据入院信息收集病人一般情况,按是否患有冠心病分为未合并冠心病组(G1组)545例和合并冠心病组(G2组)125例,然后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该类病人入院时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及达标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病人入院前他汀类药物使用率为41.8%,LDL-C达标率52.8%.G1组他汀类药物使用率33.6%明显低于G2组他汀类药物使用率77.6%,但LDL-C达标率上G1组明显高于G2组.结论 2型糖尿病病人的他汀类药物使用率偏低,同时LDL-C达标率也不理想,2型糖尿病病人合并冠心病人群的LDL-C达标率更低,这需要临床药师更加关注病人他汀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相应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观察苯那普利治疗前后DN患者24 h平均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以及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层黏连蛋白(LAM)和Ⅳ型胶原(CⅣ)的变化.结果 苯那普利治疗6月后,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平均排泄量为(0.044±0.034) g,尿TGF-β1为(1.48±0.59) μg/L,LAM为(22.74±23.26 )μg/L量,CⅣ浓度为(13.47±10.94) μg/L量,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则较基线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 苯那普利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抑制肾脏TGF-β1、LAM及CⅣ的表达、显著减少DN患者尿蛋白的排出,从而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对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及他汀类药物对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纳入400例≥65岁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亚临床甲减45例,甲状腺功能(甲功)正常组共355例。筛查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观察2组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的差异,并初步探讨不同甲功状态对糖尿病视网膜发病的影响,同时观察他汀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结果亚临床甲减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相较于甲功正常组显著下降,但在排除他汀的影响后,上述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他汀对于老年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独立保护作用。结论亚临床甲减与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无明确相关,他汀类药物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糖尿病的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6-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择江苏省南京市、山西省晋中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3个城市6个区的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研究现场招募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疾病相关信息;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调查。采用SAS 9.3软件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2 415名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生存质量8个维度的评分由低到高依次为总体健康(56.02±16.59)分、情绪角色功能(67.79±42.99)分、躯体角色功能(67.95±43.06)分、精力(71.20±15.75)分、心理健康(72.91±15.11)分、躯体疼痛(76.55±15.32)分、社会功能(77.87±17.33)分和躯体健康(79.99±18.58)分。女性的生理健康(PCS)和心理健康(MCS)评分分别为(274.6±72.8)、(285.6±68.7)分,均低于男性[分别为(287.3±69.4)、(294.6±6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5岁及以上及病程5年以上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山西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低于江苏和宁夏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无高血压患者,不同医保类型中公费患者的PCS评分最高,非在职患者的PCS评分低于在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PCS评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R~2=0.068 2)、省份(R~2=0.061 5)、是否合并高血压(R~2=0.018 8)、性别(R~2=0.005 1)和病程(R~2=0.004 8);影响患者MCS评分的主要因素有省份(R~2=0.036 8)、年龄(R~2=0.023 2)、是否合并高血压(R~2=0.012 9)、文化程度(R~2=0.008 0)、病程(R~2=0.002 4)和性别(R~2=0.001 7)。结论糖尿病是身心性疾病,对患者总体健康损伤最严重;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中,对高年龄组、女性、文化程度较低、经济发展较差地区的患者要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ndey disease,CKD)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采用MDRD公式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CKD定义为存在白蛋白尿或者eGFR< 60 ml/(min·1.73 m2)?白蛋白尿定义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30 mg/g?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CKD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1 521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3.9 ± 12.0)岁,平均病程(6.6 ± 2.4)年,CKD及白蛋白尿的患病率分别为31.0%和28.9%,调整性别?年龄后,高血压?糖尿病病程及贫血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CKD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932(95%CI = 1.275~2.929,P = 0.002)?1.029(95%CI = 1.001~1.058,P = 0.040)及1.696 (95%CI = 1.089~2.639,P = 0.019)?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CKD及白蛋白尿高发,高血压?糖尿病病程及贫血与糖尿病患者发生CKD有关,为了预防或延缓CKD的发生与进展,应在糖尿病早期采取降糖?降压?改善贫血等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胆固醇饮食对大鼠肾动脉的影响及小檗碱对肾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SPF级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小檗碱组,每组10只,后两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小檗碱组给予小檗碱(100 mg/kg)灌胃,模型组按等比重的生理盐水灌胃,共6周,对照组常规饮食进水外不予以任何处理,实验结束后禁食24 h利多卡因麻醉,抽取静脉血,提取血清,测定空腹血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生化指标,取左侧肾动脉,行HE染色观察肾动脉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观察肾动脉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行RT-PCR及Western blot测定肾动脉的白介素(IL)-18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血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小檗碱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E染色及α-SMA免疫组化示模型组大鼠肾动脉组织内膜增生及斑块形成,内膜下可见泡沫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堆积;小檗碱组内膜组织轻度增厚剥脱,内膜下少量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增多不明显?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调节大鼠的血脂水平和抑制细胞因子IL-18的表达来改善肾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胡浩  孙伟  顾刘宝  涂玥  刘红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0):1965-1970
目的:探讨大黄素(emodin)对饥饿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自噬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首先,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黄素对Hank's平衡盐溶液(Hank's balanced salt solution,HBSS)饥饿诱导的细胞自噬标志性蛋白——哺乳动物同族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Ⅰ/Ⅱ表达水平的影响;其次,用红色荧光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redfluorescent protein-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3,RFP-LC3)质粒瞬时转染NRK-52E细胞,以HBSS(1 mL)联合巴弗洛霉素A1(10 nmol·L-1)处理,予大黄素(10 μmol·L-1)干预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FP-LC3荧光颗粒的变化;然后,以哺乳动物类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100 nmol·L-1)干预,观察阻断mTOR信号通路对大黄素抑制细胞自噬作用的影响;最后,通过诱导内源性mTOR抑制蛋白DEPTOR(DEP domain-containing mTOR-interacting protein)过表达,进一步评估mTOR信号通路对大黄素抑制细胞自噬的影响。结果:HBSS饥饿可诱导NRK-52E细胞LC3Ⅱ蛋白高表达,大黄素干预后可逆转HBSS诱导的LC3Ⅱ蛋白表达增加;HBSS联合巴弗洛霉素A1处理后可引起RFP-LC3荧光颗粒数目增多,大黄素干预后可抑制其数目的增加;雷帕霉素与大黄素、HBSS联合干预后,雷帕霉素可以恢复HBSS诱导的NRK-52E细胞LC3Ⅱ蛋白表达水平;而过表达内源性mTOR抑制蛋白DEPTOR同样可以阻断大黄素对LC3Ⅱ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大黄素可以抑制HBS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LC3Ⅱ蛋白表达和自噬活化,其阻断自噬的作用可能是通过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美国放射学会提出的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CR-TIRADS)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并与Kwak等提出的TIRADS(K-TIRADS)、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mericanThyroidAssociation,ATA)提出的恶性风险分层系统(ATA风险分层)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江苏地区8家医院的1760例患者的1912个甲状腺结节资料,根据术前超声图像对结节分别进行风险分层,构建ROC曲线评价并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ACR-TIRAD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0,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分别达86.9%、87.5%,但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较低(64.1%、62.9%)。K-TIRADS的AUC、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高达0.866、84.9%、76.1%。ATA风险分层AUC为0.852,其特异性高达83.4%,但敏感性较低(79.4%)。三种超声风险分层系统之间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K-TIRADS最高(Pd0.05)。ACR-TIRADS与K-TIRADS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7),但均高于ATA风险分层(P〈0.001)。三者之间特异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ATA风险分层最高。另外,有109个(5.7%)结节无法根据ATA风险分层进行分类,其中恶性率为31.2%。结论ACR-TIRADS整体诊断效率良好,但低于K-TIRADS及ATA风险分层。ACR-TIRADS具有最高的敏感性,ATA风险分层具有最高的特异性,而K-TIRADS整体诊断效能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2004年和2012年的糖尿病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溃疡特点、预后及住院费用。方法以统一的方法调查2004年全国10个省市14家三甲医院和2012年全国11个省市15家三甲医院住院糖尿病足病患者,包括病史、生化检查、足溃疡分类分期和预后及住院费用等。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u检验比较两组有关数据,住院费用进行消费价格指数校正。结果2004、2012年糖尿病足病患者分别为386例、682例。2012年与2004年相比,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病程、腰臀比、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血脂异常的检出率、脑血管病和外周动脉病变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溃疡性质及住院费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2004年相比,2012年患者的足病病程短[1(1~6)比6(1~16)月,u=-7.955,P<0.05]、男性比例高(65.2%比58.5%,χ2=4.738,P<0.05);吸烟率(45.8%比39.0%,χ2=4.602,P<0.05)、饮酒率(41.1%比19.1%,χ2=51.179,P<0.05)高;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t=-2.987、-2.855、-4.91、-3.748;均P<0.05);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升高(χ2=47.572、13.297、9.638、4.329;均P<0.05);足溃疡的感染率、Wagner 3级以上比例及Texas D期比例升高(χ2=6.787、40.880、11.028,均P<0.05);总截肢率升高,但大截肢率降低、愈合率升高(χ2=8.838、8.908、107.773,均P<0.05),住院天数缩短[18(12~32)比21(15~32)d,u=-3.349,P<0.05]。结论2012年与2004年的糖尿病足病患者具有高龄、男性居多、文化程度低、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差、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糖尿病并发症多、住院费用高的特点。2012年与2004年相比,糖尿病足病患者合并症及并发症更多、足溃  相似文献   
20.
刘小芹 《吉林医学》2014,(36):8193-819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术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选取180例进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术患者,统一由专职护士进行针对性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经护理后,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穿刺成功率达100%,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对甲状腺细针穿刺术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