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1篇
  免费   426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182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312篇
内科学   26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3篇
特种医学   104篇
外科学   598篇
综合类   675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12篇
眼科学   78篇
药学   505篇
  1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1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输尿管回肠吻合术在可控性尿流改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输尿管回肠吻合术在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后抗返流及防止上尿路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行去带盲升结肠可控膀胱术和新膀胱术的患者10例,采用带回盲瓣的回肠段作为可控性膀胱的输入襻,双侧输尿管黏膜下隧道法与回肠吻合,随访观察患者术后输尿管返流及上尿路感染情况等。结果 10例手术顺利,术后随访6~36个月,均未发生输尿管返流或上尿路感染,1例发生单侧肾积水,为吻合口狭窄所致。结论 黏膜下隧道法输尿管回肠吻合术预防去带盲升结肠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返流及上尿路感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总结65岁以上老年患者局部麻醉下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161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麻醉效果满意,手术时间20~50min,术后24h内可以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7.6天,术后约4%患者出现尿潴留等并发症。随访1个月~2年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局部麻醉下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手术并发症明显降低及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拓宽了手术适应证,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在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84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椎板切除减压术,并将其分为2组,A组,围手术期应用大剂量MP组,36例,术中进椎管前静脉给予MP 30mg/kg,15min滴完;术后静脉应用MP(80mg/d)3d。B组,围手术期应用氟美松治疗组,48例,术后静脉应用氟美松(10mg/d)3d。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变化情况(JOA评分17分法),并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结果:术前JOA评分A组为8.58±2.62分,B组为9.12±2.81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时A组为13.65±2.16分,B组为11.12±2.36分;术后3个月时A组为14.11±2.21分,B组为12.62±2.35分,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有9例患者术后即刻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而A组未出现类似病例。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大剂量MP对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脊髓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4.
不同骨延长器治疗肢体畸形并大段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利用Ilizarov支架、Orthofix肢体重建系统(Orthofix LRS)及Hybrid固定系统(Hybrid Fixation System)与Orthofix LRS的组合,对不同的肢体畸形并大段骨缺损进行矫形及骨延长治疗,同时观察其疗效。[方法]自2000年8月-2004年3月分别用Ilizarov支架、Orthofix LRS及Hybrid支架与Orthofix LRS的组合进行骨痂牵开/骨段滑移治疗合并肢体畸形的大段骨缺损。畸形处采用线形/楔形截骨。畸形愈合并骨短缩者楔形截骨后进行骨痂牵开骨延长术,骨不连并畸形及短缩者接合点加压与截骨矫形骨段滑移延长同时进行。[结果]矫正股骨短缩畸形7cm1例,胫骨6例,内翻畸形2例,后成角畸形2例,混合畸形2例。平均延长5.3cm(4.5—7cm),平均延长时间3.5个月,平均延长后外固定时间7个月,无神经血管损伤,膝踝关节活动未受影响。[结论]Ilizarov支架、Orthofix LRS、Hybrid固定系统与Orthofix LRS的组合用于骨痂牵开/骨段滑移治疗合并肢体畸形的大段骨缺损均能达到矫形及骨延长的治疗目的。Orthofix LRS及Hybrid固定系统与Orthofix LRS的组合较Ilizarov支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25.
抗心磷脂抗体与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L)与脑血管病(CVD)的关系。方法:检测26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和73例脑出血(CH)患者血清aCL。结果:ICVD患者aCL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1),且IgG型aCL比IgM型aCL阳性率升高(P<0.01)。CH患者aCL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1)。ICVD组aCL阳性率与CH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CVD组、CH组和对照组不同性别间aCL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CL可作为CVD危险性增加的指标,对CVD的预测有一定意义,包括ICVD和CH患者,aCL阳性率男女性别之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26.
肾嫌色细胞癌(附15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提高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治水平和对此类型肾癌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男 10例 ,女 5例。年龄 4 7~ 74岁 ,平均 5 7岁。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 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为肾嫌色细胞癌。病理分期 :pT1N0 M0 6例 ,pT2 N0 M0 5例 ,pT3bN0 M0 2例 ,pT1N2 M0 1例 ,pT2 N2 M0 1例。病理分级 :G2 10例 ,G3 5例。 11例获随访 ,随访 2~ 31个月 ,平均19个月 ,1例死于心脏病 ,1例局部复发 ,9例无瘤生存。 结论 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少见肾癌类型。肾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肾嫌色细胞癌的首选方法。与同期、同级的其他类型肾癌相比 ,肾嫌色细胞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7.
血红素氧合酶-1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探讨钴卟啉 (CoPP)诱导的血红素氧合酶 (HO) 1高表达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随机将动物分为假手术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动态检测血尿素氮 (BUN)、肌酐 (Cr)、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丙二醛 (MDA)的含量以及进行肾组织光镜形态学观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Westernblot分析HO 1。结果 对照组BUN、Cr升高 ,SOD下降 ,MDA升高 ,HO 1中度提高 (14 4.5± 13 .6) ,肾组织结构紊乱。实验组除HO 1含量大幅提高外 (62 9.4± 78.9) ,尚能显著逆转上述改变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CoPP预处理诱导HO 1在肾缺血之前高表达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 (OFRs)而减轻大鼠肾IRI。  相似文献   
28.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株的多重耐药外排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株外排泵SmeDEF的表达与耐药的关系及其表达调控。方法 琼脂稀释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并检测泵抑制剂的作用 ,提取临床菌的RNA进行smeD的RT PCR扩增。提取DNA进行smeT片段的PCR扩增 ,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随机选取的 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均有扩增产物。SmeT的N端氨基酸序列相当保守 ,smeD smeT间区测序发现耐药且泵抑制阳性株基因序列与敏感株明显不同。推测与耐药有关的突变出现在smeT的 82~ 16 5区间。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株SmeDEF外排泵的表达强弱与其耐药性有关。smeDEF基因的表达可能与调控基因间区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9.
踝部开放性骨折的急症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踝部开放性骨折的损伤特点及相关的急症手术技术特点。方法2001年8月至2006年4月,急症手术治疗踝部开放性骨折51例,男39例,女12例;年龄18-72岁,平均36岁。伤口Gustilo分度,Ⅰ度3例,Ⅱ度37例,ⅢA度7例,ⅢB度3例,ⅢC度1例。急诊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尽早开始手术。冲洗及彻底清创后,根据骨折类型、粉碎程度及伤口情况制定骨折处理的顺序,依次完成骨折复位、固定。结果4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48个月,平均26个月。无一例发生深部感染。12例伤口发生浅表皮缘坏死,2例伤口延迟愈合,2例伤口发生浅表感染。踝部骨折在10-18周(平均13周)愈合。采用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48例评分在76-100分,平均90分。结论踝部开放性骨折在急症手术时应彻底清创,注意保护皮肤活力。在处理后踝骨折时,可采用胫骨远端脱出法。多数手术应先精确复位、固定外踝骨折,对旋后内收型、外踝严重粉碎的踝部骨折应先进行内踝骨折的复位、固定。对严重的下胫腓联合分离,应直视下复位且常规使用下胫腓螺钉固定。  相似文献   
30.
目的设计颈椎前路椎管扩大术式并探讨该术式的可行性,为颈椎管多节段狭窄症提供新的手术方法。方法标本实验:选用4具C1~T1尸体颈椎标本,去除前方肌肉,保留后侧肌肉及固有韧带,解剖出横突孔,沿椎动脉走行,穿入直径3mm橡胶管,注入造影剂。沿C4~6椎体前正中纵行劈开,依次横向撑开3、6、9、12mm,并用木块填塞,三维CT下观察椎管前后径、横径、截面积、两侧椎动脉的直径、间距,神经根管变化。动物实验:用4只成年绵羊,麻醉后暴露出C3,4颈椎前方,将C3,4椎体纵向劈开,横向撑开9mm,取同侧胫骨9mm×9mm×15mm骨块植入撑开区。术后观察四肢运动恢复情况。结果标本在撑开3、6、9mm后,椎管前后径平均增加1.14%、3.53%、5.15%,横径增加7.92%、14.62%、22.74%,截面积增加8.52%,17.99%,25.01%;在撑开3、6、9mm时,两侧椎动脉走行间距平行,撑开12mm时,在C3,4和C6,7椎间椎动脉间距相差2mm,但走行无折屈、受压。撑开前后神经根管各径及长度无变化。标本在撑开3、6、9mm时未见骨折,撑开12mm时2具左侧、1具右侧椎板靠近棘突部骨折,均为裂纹骨折,无移位。4只绵羊术后第2d四肢可以自由行走,无神经、血管损伤征兆。结论经前路颈椎体纵向劈开扩大术,可以增加椎管容积、不影响脊柱三柱稳定结构。动物实验表明椎体横向撑开一定范围内(≤9mm)对颈髓及周围组织无损伤迹象。实验结果初步证实经前路颈椎椎管扩大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