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6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80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22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335篇
内科学   233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70篇
特种医学   99篇
外科学   147篇
综合类   737篇
预防医学   271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325篇
  3篇
中国医学   221篇
肿瘤学   7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 分析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特征及其预后,为该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北京市某医院心律失常住院的成年病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疾病分类(以病历资料中记录结果为准,包括激动起源异常情况及心率失常情况)及预后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北京市某医院心律失常住院的成年患者2 126例,2018年654例,2019年688例,2020年784例,病例数逐年增加。男女性别比为1.3∶1,年龄42~81岁,以60~81岁所占比例最高,为71.59%,就诊时间以8:00~12:59时所占比例较高,为35.75%。疾病分类中激动起源异常情况以激动起源异常为主,占56.91%,心率失常以快速性心律失常所占比例较高,为57.29%。不同年龄和心率失常情况不同的患者在不同年份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性别和激动起源异常情况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的激动起源异常情况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性别、年龄的患者心率失常情况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 126例心律失常住院患者中好转出院2 010例,转院70例,死亡46例。2020年好转出院患者比例显著升高,年份、年龄、激动起源异常情况及心率失常情况不同的心律失常住院患者预后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心律失常住院患者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好转出院患者增加。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发病特点存在差异,掌握疾病发病特点有利于整合工作,可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eurosurgery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平阳县人民医院NICU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0例不同原因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后6个月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和残疾评定量表(disability rating soale,DR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意识障碍的治疗效果明显好转(P 0. 05),植物生存比例显著降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GCS评分和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D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辅助治疗NICU昏迷患者,能显著改善其预后,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凋亡变化及Rac1、Cdc42的表达意义,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方法选取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异位囊肿组织作为EMs异位内膜组,对应的3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作为EMs在位内膜组,另选择3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作为正常组。电镜下观察子宫内膜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Rac1、Cdc42表达情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Western blot定量和实时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Rac1、Cdc42蛋白表达情况和Rac1、Cdc42 mRNA表达情况。结果相对于正常组,EMs异位内膜组和EMs在位内膜组细胞超微结构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凋亡异常改变,以细胞核、细胞器形态结构异常最为明显。EMs异位内膜组和EMs在位内膜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EMs异位内膜组和EMs在位内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Rac1、Cdc42相对表达量EMs异位内膜组明显高于EMs在位内膜组(P均0.05),EMs在位内膜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Rac1、Cdc42 mRNA相对表达量EMs异位内膜组明显高于EMs在位内膜组(P均0.05),EMs在位内膜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异常,细胞凋亡减少,且组织中存在Rac1、Cdc42大量表达,其信号途径可能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转移,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各地区中医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方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徐旭  张莹  李新  李晓霞 《中草药》2020,51(4):866-872
分析湖北省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后各地区发布的中医药预防方案,探究其规律,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新闻和通报,自2019年12月8日官方通报的武汉首例不明原因肺炎发病病例至2020年2月1日北京、天津等地区的13项含中药处方的中医药预防COVID-19的方案。13项预防方案中多用黄芪、玉屏风散等中药和方剂补"正气";由于疫情发于冬季,预防方案体现因时制宜的原则;北方8个地区多使用麦冬、玄参等滋阴润燥中药,南方5个地区多用苍术、藿香等芳香除湿中药,预防方案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人群体质不同采用不同处方,体现因人制宜的原则。此外,还应重视隔离病原、起居有节、调节情志、饮食营养、适当运动等预防措施。COVID-19的中医药预防应注重补正气,根据不同气候、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辨证用药,重视综合预防,灵活运用各种措施,达到最佳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模拟诊疗在留学生心血管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5名留学生随机编号,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8名学生分成3组(每组6名)进行模拟诊疗教学,对照组17名学生进行常规实习。通过填写评价单和相关的临床能力测试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选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 参与模拟诊疗教学的留学生均希望在各科实习中多采用此方法。在临床能力测试方面,试验组学生在病史采集[(22.16±2.17)vs.(20.33±2.03)]、体格检查[(23.05±1.79)vs.(19.78±2.05)]及回答问题[(23.50±1.47)vs.(19.56±1.92)]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病历书写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高仿真的模拟诊疗教学手段,弥补了留学生在实习期间不能充分接触患者的缺陷,有助于提高其临床操作技能、增强医患沟通能力等医学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合方案在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期间,于东莞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04例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2例)行奥曲肽治疗,观察组(52例)行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下降指标为(78.67±22.98)mg·L^-1、降钙素原(PCT)下降指标为(8.43±0.64)mg·L^-1,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消失时间为(2.12±0.21)d、腹部胀痛消失时间为(4.35±0.24)d、肠鸣音异常消失时间为(14.33±1.43)d、腹膜刺激征消失时间为(1.75±0.18)d,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接受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肌激动器和Fr&ankelⅡ(FRⅡ)型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效果。方法:选择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的患儿34例,其中12例用肌激动器矫治,22例用FRⅡ型矫治器矫治。所有患儿均为凸面型,上颌前突和(或)下颌后缩;ANB角\5b;磨牙及尖牙为远中关系。对比每个患儿矫治前后的模型和头侧位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结束后所有患儿磨牙和尖牙均达到或接近中性关系,ANB角减小至正常范围。使用 FRⅡ型矫治器组的患儿牙弓宽度比肌激动器组明显增加,而两组的基骨弓宽度无显著性差异。FRⅡ型矫治器使上切牙内收更显著,而肌激动器更能有效地控制下切牙的倾斜度。结论:两种功能矫治器都能有效地改善上下颌骨及牙弓的Ⅱ类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消痔丸对醋酸诱导大鼠肛门溃疡模型的药效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醋酸诱导大鼠肛门溃疡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消痔丸(0.81、1.62、3.24 g/kg)组、柑橘黄酮片(0.27 g/kg)组和痔炎消片(0.86 g/kg)组,另设置对照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与模型组ig给予同等体积的0.1% CMC-Na溶液。各组连续ig给药10 d,1次/d。观察各组大鼠表观指标,并采用Image J软件计算溃疡面积;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肛门直肠组织病理学,并进行分级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肛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肛门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消痔丸组可显著改善醋酸所致大鼠肛周溃疡、肿胀、黏液分泌等情况,加快大鼠肛周黏膜上皮修复,溃疡面积缩小,减少间质或黏膜下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和炎性渗出物;消痔丸组可抑制肛周组织中MMP-9、IL-6、TNF-α分泌和iNOS、VEGFA蛋白表达,增加TGF-β1表达(P<0.05、0.001)。结论 消痔丸对醋酸诱导的肛门溃疡模型治疗作用显著,主要通过抑制IL-6、TNF-α、MMP-9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和iNOS、VEGFA蛋白表达,升高TGF-β1表达,从抗炎消肿、抑制基质降解、促进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等途径,起到消肿生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aspin和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河北省盐山县人民医院及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共96例乳腺癌标本及25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aspin和p5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96例乳腺癌标本中,maspin表达阳性率为44.79%(43/96),明显低于其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72.00%(18/25),χ2=5.8738,P=0.015 4〕;p53表达阳性率为61.46%(59/96),明显高于其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8.00%(2/25),χ2=20.5869,P=0.0000〕。maspin和p53阳性表达均与肿瘤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均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且maspin阳性表达与p53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s=-0.447,P=0.000)。结论 maspin和p53在乳腺癌演进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提示二者可作为预测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参考指标,并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